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上海外国语大学自2020年起推出“SISU学术文化带”系列活动,旨在提升本科生的思辨能力、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
学术角作为“SISU学术文化带”系列活动之一,集专业性、前沿性、创新性于一体,致力于培养本科生学术旨趣、拓展学术视野、打造交流平台、营造互动氛围、提升人才质量。
本学期学术角活动持续进行中,敬请参与!
SISU云端学术角第十七期活动由教务处主办、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承办,以“学术书评会:从知识解读到文化吸收”为主题,将于12月4日(周五)19:00准时开启,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活动主题
学术书评会:从知识解读到文化吸收
活动时间
12月4日(周五)19:00
活动平台
腾讯会议
相关信息
会议主题: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学术角
点击链接入会,或添加至会议列表:
https://meeting.tencent.com/s/KDtdftgQZ4ne
会议 ID:416 372 780
会议密码:233233
活动流程
开场环节:王侃良老师作为主持人,介绍活动情况(5分钟)
发表环节:发表一(20分钟)
评阅人和听众对发表提问,发表人回答,点评(10分钟)
发表二和发表三同上
总结环节:主持人作总结发言(5分钟)
# 发表一:白话小说在日本“容受”的四个阶段
发表人:沈雨薇(本科2017级日语专业)
摘要:本发表将对高岛俊男《水浒传与日本人》一书中《四个阶段》这一章节中白话小说在日本“容受”的四个阶段——“原书”“和刻”“翻译”“翻案”进行介绍与梳理。作者在该章节中虽然没有对于一些概念进行非常深入的解释,但是语言通俗易懂,便于非专业学习者理解。对初步了解日本接纳白话小说的方式乃至吸收、接纳异国文化的模式提供了一些参考。
关键词:白话小说 高岛俊男 汉文训读 翻案
# 发表二:《论<三国志>在近现代日本的传承与容受》书评
发表人:杨璐琪(本科2017级日语专业)
摘要:在《论<三国志>在近现代日本的传承与容受》一文中,作者渡边义浩以回溯历史的视角介绍了《三国志》在不同时期的日本社会中的容受情况,并通过研究日本对《三国志》的传承容受现状与日本的汉学传统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于如今日本社会漠视汉学传统、对现代中国失去关注的“中国盲”倾向的担忧。然而,这种脱离原有国家文化的“文化本土化现象”并不仅仅反映在对《三国志》等中国古典作品的容受上,而是日本社会容受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时常发生的情况。本书评以和制汉语的存在为例,就这一现象进行了辩证讨论与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三国志 文化容受 本土化 和制汉语
# 发表三:浅谈《从白话到读本—冈岛冠山的轨迹》中作者的宏微观视角
发表人:韩昺旭(本科2017级日语专业)
摘要:冈山惠美子在《从白话到读本—冈岛冠山的轨迹》一文中,学习安东尼帕姆(Anthony Pym)的观点,提倡从文化分析这一宏观角度入手,探索文化翻译学在日本本土的体现。作者聚焦于唐通事冈岛冠山的翻译经历及移动轨迹,利用跨文化交流模型,论证其对日本江户时期读本这一新兴文学体裁出现的影响。文章整体思路清晰新颖,可读性较强,然而作者在论述过程中逐渐偏离最初的宏观立意,转向对微观个体的聚焦剖析。此外,作者对跨学科模型的“择取性”运用是否可取也有待考证。
关键词:文化 翻译学 冈岛冠山 宏观 微观
评阅人:王侃良老师
简介:复旦大学历史学硕士,名古屋大学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博士后。专攻日本江户时代汉文训读研究,涉猎日语史及思想史领域。已发表《荻生徂徠の「訳学」と徂徠点》、《荻生徂徠における助字研究と『助語辞』》、《荻生徂徠の訓点資料における左ルビについての考察》及《对近世汉文训读史若干问题的再思考——跨领域视野下的“训读”与“训译”》等多篇中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