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1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1-04-28浏览:8555设置

关于开展2021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本科教学单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附件1),学校决定启动2021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推荐范围

按照教育部通知要求,申报推荐课程须为普通本科高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通识课等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

二、申报推荐类型

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包括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等五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依照《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附件2)规定开展课程推荐认定工作。

三、申报推荐基本要求

(一)课程开设要求。申报推荐课程须于2021131日前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在2020年春季学期,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授课的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如符合教改设计理念并取得预期效果,可视为完成一个教学周期。

(二)此前参加过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但未通过认定的课程,须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在上次推荐之后至少经过一个完整教学周期的改革实践方可申报。

(三)课程负责人要求。课程可由主讲教师个人申报或团队负责人牵头申报。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须为申报高校正式聘用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

(四)课程团队要求。课程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5年内讲授该课程教师,师德师风好,教学能力强,积极投入教学改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必要的技术支持人员可作为团队主要成员。

(五)参与申报课程的所有团队成员均须由所在学院(或工作单位)党委或相当级别党组织出具政治审查意见。

(六)申报限额要求。课程主讲教师、课程团队主要成员只能参与申报1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具体申报推荐要求见“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说明(附件3)”和相关类型课程申报书(附件5-9)。

四、申报原则

(一)质量为本。进一步优化一流课程结构,鼓励围绕重点领域申报满足人才培养迫切需求的课程,注重健全和完善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严格遴选标准,重点考查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严把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坚持优中选优、宁缺勿滥,确保认定课程经得住检验。

(二)分类推荐。线上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应突出优质、开放、共享等特征,并配套良好的教学支持服务;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课制宜,强调课程内容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并具有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

(三)注重实效。注重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改革;关注创新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情况,以及使用新型教学方式方法取得的学习成效。

(四)广泛参与。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参与一流课程建设,主动对接国家、区域、行业人才培养需求,积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教学资源以及创新性教学方式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五、材料提交

(一)申报工作组织

1.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学校将组织开展一流课程申报系列辅导和培训,请各相关单位关注教务处通知,组织符合申报条件、有申报意向或重点培育课程的课程团队积极参加。

2.严格遴选程序和标准。各本科教学单位需严格遴选程序,做好本单位内部符合要求课程的遴选推荐工作,严格对照标准,严把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

3.建设和规划相结合。各本科教学单位应重视一流课程建设工作,根据本单位教学实际,做好一流本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本科人才培养中相应的课程建设规划。

4.培育和申报相结合。各本科教学单位应重视一流课程培育工作,做好国家级、上海市级一流课程的校级培育,鼓励建设基础好、教学成效佳的课程申报更高层级课程建设项目。

(二)申报材料规范

1.申报书填写应严格按照字数上限要求,精简语言、突出特色、注重成果,勿超出规定字数,以免影响后续填报。

2.除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外,申报课程还需准备教育部要求必须提供的附件材料,所有申报材料在提交时须经申报单位审核并加盖单位公章。

3.所有提交的申报材料均可能在网上公开,请申报单位在提交前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4.部分类型课程(如线下课程等)需提供的说课视频在校内申报阶段暂不需提交。

(三)申报材料提交

请各本科单位汇总课程申报材料,经单位党、政负责人签字、盖章后,将申报材料(《汇总表》和《申报书》及附件材料)电子版打包,于514(周五)17:00前发至jiaoxueke@shisu.edu.cn,申报材料纸质版根据申报附件材料清单顺序装订,送至教务处教学科。逾期申报将不予受理。

 

联系电话:67701028

联系邮箱:jiaoxueke@shisu.edu.cn

教务处

2021428


 

附件:

相关发文: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

2.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含《“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

3.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说明

提交材料:

附件4: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docx

附件5:线上课程申报书(第二批) .docx

附件6:线下课程申报书(第二批).docx

附件7: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申报书(第二批) .docx

附件8:社会实践课程申报书(第二批).docx

附件9: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申报书(第二批).docx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