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简介(社会科学模块)

时间:2012-06-04浏览:9576设置

 

世界海洋政治与中国海洋权益

课程简介:世界历史表明,在世界霸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海权角逐是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海洋的资源与战略价值更加重要,尤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使国际海洋秩序及其斗争方式和手段发生了深刻变革;伴随中国崛起进程的加快,从传统陆权国家向海权国家的转型已成为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日钓鱼岛和海洋划界争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争端不断加剧,美国不断通过其全球海洋霸权阻遏中国走向海洋,使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不断恶化。鉴于此,《世界海洋政治与中国海洋权益》将主要以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中国海权发展战略、海权问题与中美关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海洋权益热点问题为主要讲授内容,坚持学术性与趣味性的统一,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海洋意识与海洋观念,强化对大学生进行国际海洋法、国际海洋组织等方面的教育,为培养国际化、高水平、复合化的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海权”与“海洋权益”概念辨识

一、海权:权力政治的概念

二、海洋权益:权利政治的概念

三、海权、海洋权益及其相关概念的关系

第二章 地缘政治理论中的海权问题研究

一、马汉海权理论视野中的世界政治

二、麦金德的陆权理论与海权问题研究

三、麦金德之后的地缘政治理论与海权问题研究

四、德国地缘理论中的海权问题研究

五、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中的海权问题研究

第三章 关于海权发展历史动力问题的探讨

一、学术界对东西方海权发展不同历史命运的解读

二、资本扩张:世界海权发展最根本的动力

三、海军实力与制度创新能力:海权存续的保障机制

第四章 关于海权发展的地缘政治条件的研讨

一、陆海复合国家地缘政治的普遍性缺陷及其战略选择

二、地缘政治因素对海权兴衰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关于海权发展限度问题的探讨——以俄罗斯、苏联为个案的研究 

一、西进大西洋的海权扩张与俄罗斯的崛起

二、南下印度洋迷梦的破灭与俄苏的衰落

三、东进太平洋霸权战略的得失

四、关于海权扩张与俄苏兴衰的若干思考

第六章 关于新兴海权与既有海洋霸权关系问题的探讨

一、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关于大国崛起分析的历史逻辑

二、对西方霸权兴衰理论中海权问题的思考与质疑

三、德国处理与既有海洋霸权关系的失败教训

四、美国处理与既有海洋霸权关系的成功经验

第七章 关于中国海权发展战略问题的若干思考

一、从围绕中国海权发展战略的思想争鸣谈起

二、关于中国海权发展战略地缘政治层面的讨论

三、关于中国海权发展与综合国力关系问题的讨论

四、关于中国海权发展与中国和平崛起关系问题的讨论

第八章 海权问题与中美关系

一、问题的缘起:研究海权问题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

二、海权问题与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从近代到冷战时期

三、海权问题与冷战后的中美关系及当前的问题

四、中美理论界对海权问题与中美关系的矛盾认知

五、艰难的选择:中国应理性应对中美关系中的海权问题

第九章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概说

一、领海制度

二 专属经济区制度

三、大陆架制度

四、国际海底制度

五、国际海底制度

六、中国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互动关系

第十章 中日钓鱼岛和海洋划界争端

一、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形势日趋严峻

二、中日东海海洋划界争端加剧

三、日本海洋扩张战略日益凸显的深层背景

四、中国应对钓鱼岛问题和东海海洋划界争端的若干对策思考

第十一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争端

一、南海问题的内涵

二、东南亚南海争端方国家南海政策的走向

三、非争端方的东南亚国家南海政策的动向

四、冷战后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立场与做法

五、关于妥善处理南海争端的对策思考

考试方式:出勤状况(25%);课堂参与(25%);学期论文(25%

参考书目:

1.  刘中民:《世界海洋政治与中国海洋发展战略》,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

2.  刘中民:《国际海洋制度导论》,海洋出版社2007年版。

3.  刘中民:《国际海洋政治专题研究》(合著,第一作者),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马汉:《海权论》,萧伟中、梅然译,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

5.  []安德鲁•兰伯特:《风帆时代的海上战争》,郑振清、向静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  [加拿大]巴里•布赞:《海底政治》,时富鑫译,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版。

7.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蒋葆英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8.  []И.Н.波塔波夫:《战后海军的发展》,南京师范学院外语系俄语翻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9.  蔡鹏鸿:《争议海域共同开发的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10. []费尔南•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卷),顾良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11. []费尔南•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上下卷),唐家龙,曾培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12. []J. F. C. 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钮先钟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 高建军:《中国与国际海洋法》,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年版。

14. [荷兰]格劳秀斯:《海洋自由论》,宇川译,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联合出版。

15. 高之国、张海文、贾宇主编:《国际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年版。

16. 高之国、张海文、贾宇主编:《国际海洋法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年版。

17. 高伟浓:《国际海洋开发大势下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活动》,《南洋问题研究》,2000年第4期。

18. 胡启生:《海洋秩序与民族国家——海洋政治地理视角中的民族国家构建分析》,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 张炜、许华:《海权与兴衰》,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

20. 周忠海:《国际海洋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1. 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会:《中国海洋邻国海洋法规和协定选编》,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年。

22. []杰弗里•帕克:《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李亦鸣等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

23. 鞠海龙:《中国海上地缘安全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 []卡皮塔涅茨•伊万•马特耶维奇:《“冷战”和未来战争中的世界海洋争夺战》,岳书璠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25. []李露晔(Louise Levathes):《当中国称霸海上》,邱仲麟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 []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林茂辉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7. 李永采等:《海洋开拓争霸简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年版。

28. 李铁民主编:《邓小平海军建设思想研究》,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 张耀光:《中国海洋政治地理学:海洋地缘政治与海疆地理格局的时空演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 周健:《岛屿主权和海洋划界国际法案例选评》,北京:测绘出版社2005年版。

31. 刘从德:《地缘政治学:历史、方法与世界格局》,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2. 刘楠来等著:《国际海洋法》,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年版

授课教师简介:刘中民,1968年生,19911994年于河北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1年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河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任教,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教授,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东政治、国际政治理论、中国外交、海洋战略等。近年来曾到美国、沙特、叙利亚、黎巴嫩、卡塔尔、利比亚等国家做学术交流。

自从事学术研究以来,发表学术论文和译文100余篇,近30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中国外交》、《宗教》、《世界史》转载,另有5篇论文收入《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著有《民族与宗教的互动: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研究》、《世界海洋政治与中国海洋发展战略》、《挑战与回应:中东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评析》、《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研究》、《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合著)、《国际海洋政治专题研究》(合著)、《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合著)等专著;在《文汇报》、《解放日报》、《环球时报》、《东方早报》等发表时政评论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等课题多项;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获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6项。曾开设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政治学概论》、《世界宗教概论》、《伊斯兰教与中东政治》、《美国政治与外交》、《民族主义与世界政治》等课程,目前为博士生开设“国际关系方法论”。

 

国际关系与大国外交

课程简介:国际关系与大国外交,在全面介绍国际关系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范畴、理论流派以及学科内涵的同时,重点分析美、欧、俄、中等大国的对外关系,并详细阐述全球各地区的重大热点问题。课程包含国际关系学科理论、世界大国外交政策以及全球热点问题等三个层面。对于以外语教育外主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本科生来说,了解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是进入各个涉外部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课程由汪波教授及青年教师钮松、蒋灏共同讲授。

教学内容:

一、国际关系学科的基本范畴

二、美国冷战后的世界新秩序

三、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

四、美国21世纪初的中东战略

五、国际合作理论与欧盟的区域一体化

六、欧盟在中东推动的经济合作与民主化进程

七、文明冲突与原教旨主义

八、朝鲜半岛的冲突与和平

九、地缘政治的理论与实践

十、阿拉伯之春的产生与结果

十一、课堂讨论

考试方式:出勤状况(25%)、课堂参与(35%)、学期论文(40%

授课教师简介:汪波,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大国外交以及大国与中东关系研究,并指导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研究生。多年求学经历中,曾获安徽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美国圣迭戈加州州立大学历史学硕士、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政治学理论专业),并于2001-0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06年在美国乔治城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做富布莱特高级研究学者。来上外工作前,在安徽大学和武汉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任武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近年来,获得和主持完成了多项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五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还多次应邀前往美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新加坡、韩国、以色列、伊朗、香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进行学术交流。

 

《圣经》《古兰经》故事导读

课程简介:

教学内容:

第一讲     文化原典——《圣经》《古兰经》简介

第二讲     《圣经》故事举要解读(一)

第三讲     《圣经》故事举要解读(二)

第四讲     《古兰经》故事举要解读(一)

第五讲     《古兰经》故事举要解读(二)

第六讲     《圣经》、《古兰经》故事与世界名著

第七讲     《圣经》、《古兰经》故事与世界电影

第八讲     《圣经》、《古兰经》故事与世界绘画

第九讲     《圣经》、《古兰经》故事与世界建筑

第十讲     《圣经》、《古兰经》故事与国际热点问题

授课教师简介:马丽蓉,女,中共党员,教授、复旦大学博士、上外阿拉伯学博士后、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中东学会理事、中阿友好协会理事、上海市申银万国教学科研一等奖得主、上外“首届青年博士学术骨干”、上外优秀博士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副所长、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导师、《阿拉伯世界研究》副主编。主要致力于“宗教与国际关系”、中东问题、中国人文外交等领域的研究,近年已发表中英文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12部(含4部专著),主持中博士后基金、教育部重大课题、上海市社科项目及校级课题10余项,并荣获省部市校各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5项。

 

 

广告策划与创意

课程简介:广告策划与创意是广告学科体系中最为核心的课程,策划不力,创意贫乏,会严重影响广告业务的开展。策划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其内涵:一个完整的策划包括预测和决策两大步骤;包括战略策划和技术策划两大内容;从策划的性质看,策划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综合性思维过程;从策划的范围看,策划普遍存在于人类行为之中,无论是政治统治,企业经营还是个人发展都需要精心的设计策划。本课程主要讲授广告活动的策划。

创意,从动态的角度看,就是广告人员对广告活动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从静态角度看,就是为了达到广告目的,对未来广告的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所提出的创造性的“主意”。创意在广告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本课程涉及大量广告学知识以及与广告学交叉的其他学科知识,选课的学生要善于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本课程的学习中来,互为所用,互相促进,以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广告策划概说(3学时)

第一节  广告策划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第三节  广告策划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广告策划的内容和程序

第五节  广告策划书

第二章   广告市场调查(3学时)

第一节  广告市场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第二节  广告市场调查的内容和范围

第三节  广告市场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章   广告定位策略(3学时)

第一节  广告定位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现代广告定位的概念

第三节  广告定位的方法

第四章   广告媒体策划 (3学时)

第一节  广告媒体策划的概念

第二节  广告媒体策划的原则

第三节  广告媒体的选择和组合

第五章   广告创意概说 (6时)

第一节  广告创意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广告创意的产生过程

第三节  广告创意的思维方法

第四节  广告创意的创造技法

第五节  广告创意者的素质开发

第六章    广告表现形态 (3时)

第一节  成功广告表现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广告表现的方法与技巧

第三节  广告表现的形式与手法

第七章   不同媒体形态的广告创意 (6学时)

第一节 平面广告创意

第二节 影视广告创意

第三节 户外广告创意

第四节 新媒体广告创意

第八章   公益广告创意 (6学时)

第一节 公益广告的涵义

第二节 公益广告的类型

第三节 公益广告的主题特点

第四节 公益广告的创意与表现

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广告策划和广告创意。广告策划与广告活动的战略和策略密切相关,我们将重点讨论广告的调查、定位和媒体策划等环节;广告创意与不同媒体广告的表现形态有关,我们将重点研究不同媒体广告的创意,不同广告的表现形态,并重点关注公益广告的创意。本课程采取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应用自己接触到的或感兴趣的广告案例参与课堂讨论和分析。

考试方式: 笔试:根据教学内容,课堂完成一道广告创意作品评析、一道论述题和一道案例分析题(各占比分2:4:4)。

授课教师简介:陈正辉,传媒学院教授,广告学系主任。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策略顾问。旅德访问学者。多年来担任了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中国媒体企划奖、中国艾菲奖、中国主题广告创意奖、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广告人•中国•实战广告案例奖、时报广告金犊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各类奖项的评委。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委托研究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以及多项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各类学术和专业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出版《广告伦理学》专著,在全国广告学界和业界具有较大影响,曾获“中国十大广告学人”称号。

 

社会科学论文写作基础与学术规范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针对社会科学各专业的本科生,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实践,使修习者:

一、掌握社会科学论文写作的一般程序,初步理解各种类型论文的不同特性与要求;

二、熟悉社会科学论文研究问题的选择技巧与取舍标准,初步了解网络化环境下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的基本方法和研究论证技巧;

三、明确社会科学论文的形式要求,学会引用文献与注释的规范写法;

四、体会社会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中应遵循的基本学术规范,明确抄袭与剽窃的判断标准及避免发生此种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        何谓对社会的“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

二、        什么样的问题是好的问题?——选题

三、        别人做过什么?你要做什么?——开题与研究设计

四、        如何论证你的观点?——假设与检验

五、        事实是什么?如何描述事实?

六、        资料在哪里?

七、        为什么要作注释?什么是“合理借鉴”,什么是“抄袭”?

八、        高妙的文章一定让人看不懂吗?——论文的语言

九、        凤头、猪肚、豹尾,还少不了化妆——论文的形式要求

十、        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遵守学术规范

备注:除教师讲授外,在第二、三、四、五、七、八专题将至少用一半的时间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与课堂交流,本课程尤其鼓励修课者的积极参与,同时致力于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的能力。

参考书目:

 []哈里·泰特尔鲍姆:《怎样写主题论文》,孙明智、张辉译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Teitelbaum, Harry. 2003. How to Write a Thesis, 5th ed.

[]莎伦·索伦森:《怎样写学术论文》,贾中恒译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Sorenson, Sharon.2002. How to Write Research Papers, 3rd ed.

考核形式:

各位选课同学的成绩由四部分组成:

1、选课同学自行组合,四至五人为一小组,选择一篇专业论文加以研读、讨论,然后在课堂上由一至二位代表作口头报告,从写作规范的角度为大家分析这篇文章的优劣得失。具体篇目请注意课程参考资料网页。此部分成绩各小组成员完全一致,占总成绩的20%

2、每位同学在熟悉CMSMLAAPA格式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CAJ-CD注释格式(文科学报与此类似)的基础上,完成有关引证注释写作的练习,占总成绩的20%

3、期末每位同学须上交500-1000字研究设计一份,依照标准格式以A4纸打印,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教师电子邮箱,本部分占总成绩的50%

4、平时表现与课堂参与,占总成绩的10%

主讲教师:汪卫华,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国际事务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候选人,先后于1999年、2002年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20027月起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先后独立开设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史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2005年获第二届上外教学十佳

 

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

课程简介: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产权是对智力创造成果和工商业标记等享有的一种财产权。伴随这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但要让这一先进的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就需要获得社会整体对这一制度的认同,就离不开与其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环境,全社会都应提高知识产权意识。高校作为产生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无疑在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通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学习,增强知识产权法制观念,提高在实践中处理相关法律纠纷的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讲 知识经济、知识产权与我们的关系

了解知识产权与我们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关系,掌握知识产权的概念、范围、性质及特征,了解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

第二讲 著作权保护制度

了解著作权的概念及其基本含义的演变,领会著作权保护制度产生和发展

第三讲 作品

了解著作权作品的概念、特征、类别,熟悉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

第四讲传播者与著作权

了解著作权的内容构成,掌握著作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各项权项,明确著作权的取得途径与保护期限。了解传播者的权利。

第五讲 网络与著作权

了解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

第六讲著作权的限制

了解著作权权能限制的各种具体情形,领会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强制许可使用的适用条件及其相互区别,掌握合理使用的认定方法。

第七讲商标保护制度

了解商标的基本含义,领会商标与相邻标记的区别,明确商标的基本分类和商标的功能、作用,熟悉商标制度史的一般知识。

第八讲商标权与限制

了解商标权的概念、内容,明确相关权能的不同法律效力,领会商标权的限制。

第九讲专利制度

掌握专利、专利权和专利制度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了解我国专利制度的发展概况,弄清专利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了解我国专利制度保护的专利。

第十讲专利权及限制

掌握专利权各具体权项的内容,了解专利权人的义务,以及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几种行为,理解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价值和作用,正确行使专利权

教学方法:(1)教师课堂讲授(2)学生案例分析(3)学生小组报告`4)教学资料片等形式。

考试方式:主要教学方采取:考试为综合评分,其中:(1)平时:30%;(2)期末:学习报告 750%

参考书目:高巍 《大学生知识产权实用教程》,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授课教师简介:刘海虹,讲师。1993年毕业于烟台大学外语系,获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学院,获国际经济法专业法学学士。19957月起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任教,主要讲授《法律英语》、《国际技术转让法》等课程。参加编写教材《法律英语》(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赴德留学,2000年以优等生(Magna Cum Laude)成绩毕业于德国曼海姆大学(Universitaet Mannheim)法律系,获法学硕士(LL.M. Legum Magister)2000年至2002年在德国格来思 鲁茨 胡茨 赫施律师事务所(Gleiss Lutz Hootz Hirsch)法兰克福办事处中国事务部实习,工作,负责各种对中国直接和间接投资项目的法律咨询。2003年回上外法学院任教,主要讲授《知识产权法》等课程。

 

西方政治与文化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西方社会的历史变迁为主线,梳理了从古希腊、古罗马到当代的西方文明的来龙去脉,并对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社会、政治、文化传统作了详细介绍。

通过教学,希望使学生熟悉西方社会的历史变迁的基本脉络,了解政治学、国际关系、社会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开拓视野,构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对社会科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国家溯源

第三章    制度与文化

第四章    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政治与文化

第五章    不朽的辉煌:古罗马政治与文化

第六章    黑暗时代:中世纪

第七章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政治与文化

第八章    合众为一:美国政治与文化

第九章    其他国家政治与文化简介 

结语和答疑

考试方式:本课程以平时表现和期末论文相结合的方法考核

参考书目:1. (美)道格拉斯•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2.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99年版。

4.(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5.(英)佩里•安德森:《从古代到封建社会的过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三联书店1993年版。

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远古以来的人类生命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8.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

授课教师简介:张磊,法学院国际事务系主任,副教授。2005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20063月入选法国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精英学者”项目,赴法国里昂二大访学;2007年入选美国杜克大学-中国复旦大学联合“政治学研究方法班”(第一届);2009年入选美国国务院“外交政策研究”项目,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芝加哥大学访学。2008年荣获“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学科研二等奖”; 2002年被评为“上外十佳青年教师”(第一届)。

 

中国与世界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状况以及中国与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大国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如何影响世界,世界如何影响中国。

教学内容:

第一讲 中国与世界(黄仁伟)

第二讲 中国与俄罗斯:历史上最好的时间(汪宁)

第三讲 中国与俄罗斯:60年风雨几度春秋(汪宁)

第四讲 中日关系的历史(武心波)

第五讲 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武心波)

第六讲 中国与东亚(武心波)

第七讲 中美关系的历史(钱皓)

第八讲 中美关系的现状(钱皓)

第九讲 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钱皓)

第十讲 中美战略与经济关系(黄仁伟)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

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或撰写学期论文

参考书目:

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何兰:《冷战后中国对外关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逸舟:《中国对外关系转型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授课教师简介:

  皓(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教授、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

黄仁伟(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院长、教授)

武心波(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宁(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教授、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个人信用与理财

课程简介:本课程全面介绍了个人与家庭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理财知识,包括货币的时间价值、社会福利与所得税、银行等主要金融服务、流动性管理、保险、购房贷款、投资等;并指导学生开展初步的理财实践,如记账、制订预算等。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树立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存之有法的财富观,养成量入为出、计划引导、储蓄优先的生活理财习惯,为学生毕业后成家自立提供初步的生活理财教育。

教学内容:

(一)概论

主要内容:理财必要性、理财的定义与范畴、基本原则

教学要求:了解

重点、难点:基本原则

练习:个人(家庭)的理财经历与经验

(二)利息

主要内容:利息理论、利率与贴现率、货币的时间价值、现值与终值(含年金)计算

教学要求:理解

重点、难点:利率与贴现率、现值与终值(含年金)计算

(三)社会福利

主要内容: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

教学要求:了解

重点、难点: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

(四)个人收入所得税

主要内容:工薪所得税、工薪级差税制、收入与税额推导、劳务收入所得税、

教学要求:掌握

重点、难点:工薪级差税制、收入与税额推导

(五)个人信用

主要内容:消费者信用、信用消费、征信

教学要求:了解

重点、难点:征信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六)银行服务

主要内容:账户服务、理财服务、网上银行、安全防范、储蓄习惯、存款品种、存款利率、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银保产品、信用卡特点、信用卡使用、选卡技巧、分期付款、附属功能

教学要求:了解

重点、难点:理财服务、安全防范、储蓄习惯、信用卡使用、选卡技巧

实践活动:网银应用、刷卡(挥卡)消费

(七)保险

主要内容:保险原理、保险原则、人身保险、人寿保险、医疗保险、财产保险、理财保险产品、保险实务

教学要求:理解

重点、难点:人身保险、人寿保险、医疗保险、财产保险

(八)购房贷款

主要内容:房产常识、房贷政策、购房成本核算、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贷款偿还

教学要求:应用

重点、难点:购房成本核算、贷款偿还

(九)投资

主要内容:投资常识、投资对象、投资风险、证券投资、其它投资形式

教学要求: 应用

重点、难点:证券投资

实践:投资尝试

(十)理财规划

主要内容:记账、财务预算、强制储蓄、理财规划

教学要求:应用

重点、难点:财务预算、理财规划

实践:记账

教学方法:本课程内容涉及诸多领域,内容较为庞杂,体系结构不够清晰,且相关知识仍在不断更新变化。因此,学生完全记住相关知识难度很大。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实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考试方式:论文

参考书目:顾晓安编著《个人理财——原理、应用、案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6月出版。

授课教师简介:夏霁,男,1977年生,讲师。2003年获上外国际贸易学硕士学位,现主要从事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商务沟通研究,主讲本科生课程“外贸函电”、“进出口贸易实务”、“个人理财”等。

 

现代日本社会、政治与经济

课程简介:本课程为面向全校各本科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程。主要讲授有关二战以后日本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及其主要特点,并探讨日本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作为长期以来除欧美诸国之外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的成功中隐藏着众多的客观规律,对其进行具体描述和分析,能够帮助学生较深入地了解一个真实的日本。本课程立足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等三个方面,将全面地展示现代日本的基本面貌和主要社会制度。首先,社会部分包括主要社会制度、社会构造、国民的社会生活三方面的内容;其次,政治部分主要分为日本的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两个部分;再次,经济部分由农业、金融、产业和贸易等内容构成。

本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邻国日本的关注和兴趣,开拓视野,丰富知识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助于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将多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有关中外比较研究的新思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现代日本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更为客观地思考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各领域所存在的课题。

教学内容:(一)日本的教育与行政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3学时

主要内容:介绍日本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相关制度、教育内容、各类学校的数量及特色,并对日本的公务员制度、中央政府的构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行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日本的教育体制、行政体制。

重点、难点:教育内容、中央与地方的分权状况

(二)日本的社会构造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3学时

主要内容:在系统说明阶层理论的基础上,对日本的阶层构造、教育与社会移动的关系、阶层固定化问题进行介绍。

教学要求:了解日本目前阶段的社会阶层状况。

重点、难点:社会阶层及社会移动相关理论的说明

(三)宗教与日本社会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3学时

主要内容:介绍神道、佛教、基督教等日本的主要宗教信仰,具体描述日本国民的宗教观和日常生活中的宗教活动。

教学要求:初步了解宗教与日本国民日常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神道的说明

(四)日本人的社会生活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3学时

主要内容:分析战后日本国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状况的变迁,并以都市生活为例,介绍政府和市场为国民提供的主要服务。

教学要求:能够简单描绘日本国民的生活状况和习惯。

重点、难点:生活状况的变迁及其成因

(五)战后日本政治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3学时

主要内容:以自民党、社会党、民主党等日本战后主要政党的活动为主线,以主要政治事件为焦点,分析战后日本国内政治的特性和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要求:初步了解战后日本政党的活动规律和政治的运行方式。

重点、难点:各政党的变迁

(六)战后日本外交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3学时

主要内容:以日美、中日外交为主轴,分析日本战后的大国外交的特点。

教学要求:以日本为轴心,将中日美三国相互之间的外交有机地结合起来。

重点、难点:日美外交、中日外交不同阶段的特点

(七)海洋与日本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3学时

主要内容:探讨日本的海洋战略,以领土问题、能源问题为中心,分析海洋战略对日本外交和国内政治的影响。

教学要求:了解日本对海洋的依存度。

重点、难点:日本与周边邻国之间的领土纠纷

(八)日本农业问题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3学时

主要内容:介绍日本国内的农业政策和农业发展状况,总结日本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分析日本农业和农村所面临的问题。

教学要求:了解日本农业的现状和农业问题的本质。

重点、难点: 政府的农业政策

(九)日本产业通商政策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3学时

主要内容:对日本高度发展期、安定发展期、停滞期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进行综述性分析,探讨现阶段日本产业贸易政策的走向。

教学要求: 充分了解日本的产业发展状况,特别是最近20年的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影响。

重点、难点: 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

(十)日本金融与社会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3学时

主要内容:以日元汇率和银行业不良债权的处理为核心,分析日本的金融政策及金融业发展状况,并探讨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金融改革对国民生活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要求: 全面了解泡沫经济的意义及其奔溃对学生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金融改革具体内容

教学方法:本课程用中文授课。以教师讲解为主,每课均制作课件,提示内容要点,配合教师授课。同时,在讲授部分内容时,适当运用图片等影像资料,给与学生以直观感觉,促进其对讲授内容的理解。除课堂教学外,还布置思考题等课外作业,推动学生进行课外复习和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考试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期末采用闭卷考试或小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占100%

参考书目:

飯尾潤著《日本の統治構造》 中公新書 2007

天野郁夫著《高等教育の日本的構造》 玉川大学出版部 1994

中川清著《日本都市の生活変動》 勁草書房 2000

原洋之介著《現代アジア経済論》 岩波書店 2001

菊池城司著《近代日本の教育機会と社会階層》 東京大学出版会 2003

斉藤純一著《公共性》 岩波書店 2000

佐和隆光著《市場主義の終焉》 岩波新書 2000

小熊英二著《民主と愛国》 新曜社 2002

参考书目:

张立新等编《日本概况》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金子元久著《大学教育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著《公共行政的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丸山真男著《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 三联书店 2000

翟新著《近代以来日本民间涉外活动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李宝元著《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授课教师简介:

1. 窦心浩,男,19738月出生,江苏苏州人,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科教育学博士,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日社会与高等教育。主要研究课题为: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问题、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意识、外语类专业的课程改革与通识教育。

2.张绍铎,男,19748月出生,博士,毕业于日本岛根县立大学东北亚研究科国际关系专业,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与外交。

3.张建,男,19771月出生,商学博士,毕业于日本中京大学商学研究科商学专业,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农业经济、产业经济学。

4.瞿晓华,男,19679月出生,硕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日本社会专业,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金融、中日经济比较。

5.谢秦,女,19751月出生,博士,毕业于日本神户大学人间相关文化日本文化专业,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日文化比较、日本文化史。

6.陆晚霞,女,19734月出生,博士,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比较文学比较文化专业,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宗教文化、哲学思想。

7.刘玉飞,男,19694月出生,硕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日本社会专业,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在读,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日关系、国际政治。

 

社会心理学

课程简介:开设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不仅可以直接增进学生心理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使学生了解人们行为与社会环境及个人形成的内在社会心理特性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并学会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解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促使学生从社会心理学的思维方法观察人、理解人,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人们行为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更好地去解释和预测到人的行为,进而提高学生实际工作的针对性与科学性,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目标一:基本知识掌握

引导学生实质进入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掌握其中的基本知识架构的基础知识,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能独立解答本课程中各章的练习题;

目标二:学科知识运用

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观察,运用学科的理论原理,合理分析和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

目标三:初步学科研究能力

引导学生熟悉社会心理学系统研究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问题,并就某个特定的社会心理问题形成假设,并设计社会心理学研究计划,熟练处理研究中的变量关系。

教学内容:

(一)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二)第二章 社会中的自我

(三)第三章 社会信念与判断

(四)第四章 行为与态度

(五)第五章 基因、文化和性别

(六)第六章 从众

(七)第七章 说服

(八)第八章 群体影响

(九)第九章 偏见:不喜欢他人

(十)第十章 攻击行为

(十一)第十一章 吸引与亲密:喜欢他人与爱他人

(十二)第十二章 利他行为

(十三)第十三章 冲突与和解

(十四)第十四章 社会心理学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

(十五)第十五章 社会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

(十六)第十六章 社会心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教学方法:在整体上,重点和难点的解决选择融合学生自我生活,增加学生理解资源的基本策略,引导学生从大视野和整体心理科学背景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使学生把整个心理学知识背景动员起来;用自我个人的自我价值取向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行为分析,并试图用有关自我的理论解释人们自我结构和社会行为;助人与侵犯行为则结合现实社会的时代案例分析各种行为背后的自我和社会的原因;劝导和态度改变则结合时代社会心理现象和社会事件,结合应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经典研究,以及态度变化实例说明劝导起作用的过程;合作、竞争与冲突则引导学生将宿舍和班级作为社会行为分析单元,用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内容引导学生建立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分析概念。

考试方式:

考核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两类: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主要依据学生作业和课堂表现,共安排两次练习和学生的交流与评析,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讨论中的发言情况计算平时成绩。

期末考核占80%,以学科论文的方式进行。作为选修课,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观察,运用学科的理论原理,合理分析和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因此期末考核的论文以理论结合实践选取一定的社会生活事件进行分析并撰写成文。

参考书目:

《社会心理学》(第八版),[]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社会心理学》(第五版,中文第二版),[]Elliot Aronson等著,侯玉波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社会心理学》(第二版),金盛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授课教师简介:唐筱蓉,上海外国语大学心理辅导中心主任,副教授,有十几年的心理学教学与科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的工作经验。先教授过《普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心理学》等课程,主持了《普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曾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多次获上海市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及年会优秀论文奖。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简介:《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03)】指出,“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创新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本课程以开发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造力水平、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能力,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传授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锻炼相关能力和心理品质等。本课程以理论讲授和互动讨论、模拟实践相结合,在归纳知识点的同时,展开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意能力和进取精神。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的能力;为将来开办和从事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帮助学生了解小企业开办的程序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教会学生初步撰写创业计划书,可能的条件下进行模拟创业实践。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创业活动的一般性质,熟悉创业过程,掌握创业过程中机会的识别,以及创业各阶段中可能遇见风险及防范措施,掌握创业计划的要素,并了解创业需要的资源和组织管理技能,以及组织内创业的性质与运作方式,为解决创业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创新创业课程包括四个模块,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目的与环境;二是创新意识与创意思维的训练;三是创业者素质与能力培养;四是涉及创业实践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步骤。每个模块分为若干主题,各个模块相互独立,可单独讲授演练。

第一讲 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教育意义(2课时)

1、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2、课程总体介绍

3、创新、创业与就业

重点:创业意识、创业能力难点:处理好创业与就业的关系;从从业型向创业型转换

第二讲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现状(2课时)
1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情况
2
、国内创新创业环境与政策支持
3
、相关的机构与参考学习资源
重点:了解政策、掌握有效信息的来源

 第三讲 创业者素质与培养(2课时)
1
、成为一个创业者的准备工作
2
、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
重点:提高创业素质的途径,创业者的品格塑造

第四讲 创业项目选择、创业资源获取和策略设计(2课时)
1
、企业准确定位
2
、企业创办准备:选择创业行业的诀窍,市场分析,资金筹措
重点:为创办小企业准确定位 ;市场分析难点:制定创办计划

第五讲 创新意识培养与创意思维训练(2课时)
1
、创新意识与思维定势
2
、创意学的发展

    重点:创意思维技巧训练,打破思维定势

 第六讲 创业的前期步骤(2课时)
1
、开业登记要点
2
、工商登记
3
、税务登记
4
、用工手续、供水、供电申请
5
、资金注册
6
、银行贷款
重点:申办要点;难点:开业步骤和申办程序

第七讲 创业企业的管理和发展(2课时)

     1、融资来源:自筹资金、风险投资、创业基金
     2
、小企业的营销与项目管理
     3
、创业团队建设

第八讲 经典创业案例评析(2课时)
     1
、介绍成功创业的案例
     2
、分析创业失败的案例
     3
、特色经营案例讲评
    
重点:创业者的眼光和理念难点:先做人,后做事,有创意、有毅力

   第九讲 创业计划书的撰写与评估(2课时)
     1
、撰写创业计划书
     2
、分组评议各自的创业项目、资金筹措、经营风险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分析、投资回报预测、市场开拓、人员管理等
     3
、可行性分析
     4
、咨询评议
    
重点:创业计划书撰写难点:模拟创业的实施

  第十讲 创业模拟与实践(2课时)
1
、学会市场调研
2
、了解运作情况
3
、实地了解创业的真实情况
4
、与专家或成功创业者互动交流

重点:实地参观、考察、学习、思考难点:个人带着实际问题积极参与并有解决思路和方案

考试方式:

学生成绩组成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讨论等;

期中成绩包括:创业素质的自我分析。

期末成绩包括:《创业项目策划书》

课程综合成绩:平时成绩× 10% +期中成绩× 30% + 期末成绩× 60%

授课教师简介:

毕昆鹏(博士,校学工部长)

  然(硕士,校学生处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主任)

毕小龙(硕士,校学生处生涯发展教育中心副主任)

 

心理学与大学生活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运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针对大学生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恋爱、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健全人格、以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观念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

第二节  大学生的个体成长

第二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塑造  (4学时)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心理学知识

第二节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特点

第三节 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第三章 大学生的学习与创造心理 (共3学时)

第一节 学习的心理学知识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心理透视

第三节  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

第四节  大学生创造力与学习

第四章 人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共4学时)

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第三节 大学生的人格缺陷及矫正措施

第四节 大学生的人格障碍及其矫正措施

第五章 情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共4学时)

第一节  情商的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情商问题

第三节 大学生情商的培养

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共4学时)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意义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第七章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  (共4学时)

第一节 性与恋爱的心理学知识

第二节  大学生性心理与恋爱现象审视

第三节  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与调适

第四节  学会爱的艺术

第八章 大学生的生涯规划 (共4学时)

第一节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

考试方式:提交论文

参考书目:吴薇莉《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樊富珉《大学生心健康与发展》、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学》。

授课教师简介:周源源,女,1978年生,心理学硕士学位,讲师,校心理咨询中心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已多次开设《心理学与大学生活》选修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实践指导

课程简介:课程主要涵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自我探索技巧、职业决策技术,以及对职业信息的认知和处理、生涯规划技术和求职实践探索、职业素养与职业礼仪、就业权益保护等方面

以人生导航为目标,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指导,拓展学生的职业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学习通用性技能,督促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内容:

第一讲(3学时):绪论

1 职业、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意义与基本步骤

2 大学规划与职业生涯

第二讲(3学时):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

1 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历史沿革

2 职业生涯规划的三大理论

第三讲(3学时)职业生涯探索辅导(一)——自我探索部分

1 与职业生涯相关的自我特质概念与意义

2 探索自我特质的方法与技巧

第四讲(3学时):职业生涯探索辅导(二)——职业环境与信息处理

1 当前宏观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及职业分类情况

2 主要行业的职业分类及任职要求分析

3 职业信息处理的方法与技巧

第五讲(3学时):职业适应与求职技能

1 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职业适应

2 简历撰写和辅导、面试技巧解析

第六讲(3学时) 教学实践活动

第七讲(3学时):职业素养与求职礼仪

1 职业基本素质

2 求职基本礼仪

第八讲(3学时):职业决策与行动

1 决策的概念、类型与技术方法

2 目标设定的原则与行动方法

第九讲(3学时):就业法律与权益保护

1 职业相关法律法规概况

2 大学生求职法律问题解析

3 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关系分析

第十讲(3学时):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实务技术

1 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原则和步骤

2、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

考试方式:1)平时考核(40%):包括出勤、实践活动;(2)期末考核(60%

授课教师简介:

皮凡倩,女,硕士,上海市中级职业咨询师,校学生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2003年至今长期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作为高校就业辅导教师先后赴国内外参加专业培训学习,专注于大学生生涯辅导理论研究和职业咨询工作实践,多次参与教育部、上海市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课题项目研究,发表《大学生择业定位现状及对策研究》、《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和高校党建的互动思考》等多篇专题论文。

李然,男,硕士,上海市中级职业咨询师,校学生处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2004年至今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多年从事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等领域研究、教学、调研、咨询,发表数篇大学生职业发展专题论文。

胡正明,男、硕士,上海市中级职业咨询师,新闻传播学院辅导员,2003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多年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比较丰富的一线经验,致力于高校毕业生实习求职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先后发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讨》,《试论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等多篇论文。

李亚萍,女,硕士,校学生处生涯发展教育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2004年至今从事学生工作,有着丰富的生涯发展辅导经验,致力于学生的生涯发展教育研究,作为高校生涯发展教育教师曾先后多次参与专业培训,发表数篇专题论文。

袁王珏,女,硕士,上海市中级职业咨询师,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多年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在读,研究国际公关方向,同时兼任公共关系学专业课程教师,教授“公共关系学”、“中文公关语言”、“公关礼仪”等课程,撰写过多篇职业发展及公共关系相关专题的论文。

 

大学生安全教育

课程简介:《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国民意识、提高国民素质和公民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达到如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了解安全基本知识,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安全问题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安全问题的社会、校园环境;了解安全信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分类知识以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安全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能。掌握以安全为前提的自我保护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等。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大学生面临的安全形势

第二节 大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

第三节 大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

第二章 法律法规、校纪校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我国法律体系简介

第三节 大学生须知的法律法规

第四节 校纪校规概述

第五节 大学生最关注的法律问题案例概述

第三章 出行平安、交通安全

第一节 交通安全现状

第二节 酒后驾车的危害

第三节 安全行车

第四节 事故责任划分

第五节 上海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

第四章 大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一节 治安形势分析

第二节 大学生安全防范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大学生守法教育

第四节 大学生应急攻略

第五章 社会实践与求职安全

第一节 社会实践安全

第二节 求职安全

第六章 心理安全

第一节 心理安全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异常心理的类型和判断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第四节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与应对

第七章 文化安全

第一节 文化安全概述

第二节 文化的渗透途径和预防

第三节 民族与宗教

第四节 杜绝“黄赌毒”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第八章 大学生危机事件应对

第一节 危机事件概述

第二节 危机的识别与评估

第三节 危机事件应对策略

第九章 网络安全

第一节 网络安全概述

第二节 我们眼中的网络安全

第三节 网络安全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第四节 网络防“黑”技术

第五节 防范“网络信息诈骗”

第六节 网络文化

第十章 高校稳定

第一节  高校稳定工作概述

第二节 影响高校稳定因素分析和研究

第三节 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研究

教学要求:教学中强调师生双方的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内容,积极开展问题分析、安全演练、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校园和社会安全环境的认识,为安全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方法: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安全技能训练、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等方法。

考试方式:论文、调查报告撰写。学生根据每章内容,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研究论文。或者3-5名学生组成研究小组,根据感兴趣的主题研究之后,形成调研报告。

参考书目:

[1]《大学生安全教育》,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编,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2月。

[2] 祖嘉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及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拉德布鲁赫著,米健、朱林译,《法学导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4]《上海该外国语大学学生手册》

[5]《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月。

[6] 魏纯镭、肖丽主编,《军事理论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4月。

[7] 贾铁军,《网络安全管理及实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8月。

[8] 米寿江主编,《宗教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月。

[9] 《新时期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及机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76月。

授课教师简介:

杨敏,讲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保卫武装处综合科科长,同时兼任心理辅导中心心理咨询师。2008年,心理学相关课题《高校大学生健康心理人格培养模式初探》荣获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专享基金。2009年,心理学调研报告《不同类型青年大学生心理压力源及其成因研究》获得上海市共青团青年工作优秀成果奖。2010年,获得学校心理咨询专业技术(中级)水平认证和学校心理咨询实践能力认证。担任公选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讲教师。在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和上海市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举办的“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增爱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最具潜质奖”。

龚凡,讲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保卫武装处处长。曾经担任公共必修课《法律基础》的主讲教师,丰富的案例、精彩的语言融会贯通于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受益匪浅,荣获“兰生教育管理奖”,多篇论文发表于高校保卫研究学相关杂志。

彭元明,讲师,文学硕士,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保卫武装处副处长,同时兼任心理辅导中心心理咨询师。获得上海市职业咨询师与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曾任教《美学》、《西方文艺理论与实践》、《形式逻辑》,两项课题荣获上海市立项。

潘安农:2001年转业进入公安,先后担任九亭派出所民警、治安支队综合室主任、大学城派出所副所长、政治处副主任,现任大学城派出所教导员,现任松江区集邮协会副会长、《松江集邮》报主编,松江区楹联与诗词学会副会长,参与出版《松江楹联选》等书籍。担任“东方讲坛”讲师,曾在“以安说防范,共建平安城”宣讲活动和“平安奥运,平安上海”公众应急安全教育专题宣讲中被评为“优秀讲师”。现为松江区“岳阳讲坛”讲师团成员,松江分局警训基地兼职教官。

汪丽,思政讲师,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到上海外国语大学任教。目前担任保卫武装处调研科科长。曾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参加高校咨询培训并获证书。参与课题《国际型工商管理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荣获上海市2009年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参与研究多个课题,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研究领域涉及法学、思政教育、管理学、经济学。开设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等课程。

杨宏,松江公安分局东方讲坛讲师,复旦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松江公安分局大学城派出所副所长。2010年,荣获“世博会先进个人三等功”。

杨苗,松江公安分局东方讲坛讲师,现任松江交警支队三中队宣传民警。自工作以来,定期在大中小学、政府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开设交通安全讲座,获得好评。2010年,荣获“世博会宣传工作突出贡献奖”。

薛惠明,助政师,2004年到上外保卫处从事政保工作,目前担任保卫武装处综合科副科长。曾责任执笔《上海高等教育文库——为了校园的平安》第四章节重大活动的安全管理,完成高校教委的《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三地学校安全研讨会,多篇论文发表于高校保卫研究学相关杂志。

 

传播与东西方流行文化(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西方应用传播学引入中国,其传播理论、观点、概念对更新我们的观念,改善国内文化产业界的经营发挥积极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运作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在这样背景下,对于西方应用传播学理念,以及东西方文化产业的操作方法的学习成为新一轮热潮。流行文化的建构与传播是东西方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主要讲述西方传播理论与流行文化的相互关系、流行文化建构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现象、流行文化的“狂热”分析,以及当代东西方流行文化的传播热点等。

授课教师简介:汪幼海(东华大学)

 

合同法案例精选与解析(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合同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掌握不同类型合同的法律规定将成为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维权手段。本课程从合同法角度对不同类型的精选案例予以详尽的法律解析,并通过对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和保管合同等十五种有名合同的对比学习,讲授不同类型合同的成立和生效要件、合同必备的主要条款、合同履行、合同担保以及违约责任等具体的法律规则和特点。

本课程通过十六周、每周两课时的学习,对精选的十五种有名合同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方式,以期实现深入浅出的授课目的,并使选课的非法学专业学生达到较为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应用合同法的目的。

授课教师简介:高伟(东华大学)    

 

商务礼仪(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商务礼仪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商务人员在商业交际活动中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本课程涉及商务礼仪的基本理念、商务交往中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把尊重、礼貌、热情用恰到好处的形式,规范地表达出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到最实用的商务礼仪。

主讲教师:刘春章(东华大学)

 

金融投资学(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金融投资学是为非财务金融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它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的基础上,以证券投资行为为研究对象的一门金融学专业课程。通过学习金融投资学这门课程增强学生对证券市场的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的证券投资分析的认识,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了解证券投资方面的知识,初步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技能。

主讲教师:赵红岩(东华大学)

 

当代摄影解析(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视觉思维和影像构成的视点来剖析和解读一些典型的图像和当代摄影作品构成上的历史审美发展趋向和对三维文本、现象、背景的思考空间。分三个层面来进行: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流程;具体文本的剖析和解读。结合影视的多种语言,怎样与别的媒界相结合,综合各种艺术形式的特性,怎样来丰满画面。不同文化下的摄影作品及摄影师的特性解释。把当代摄影作为立体文本放置在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中考查,不仅是对学生的影视理论、文艺理论素养的一次巩固,更是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理论对实际的影视现象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形成新颖、全局的文艺观点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摄影语言个性的开发。然后让学生去创作,做出理想的作品。

主讲教师丁力(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实用专利基础(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与法律、技术有关的技能性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利意识,提高其创新保护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专利申请审批及利用的知识、专利信息收集和利用的知识,能够熟练进行专利申请文件撰写、阅读、分析及利用,并能够利用各种手段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

主讲教师:倪蕙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法律与人生(外校课程)

教学目的:人的一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走完一生。有的人走的轻松愉快,有人的走的疲惫不堪;有的人风风火火,有的人则平平淡淡;有的人曲折跌宕,有的人则一帆风顺;有的人有滋有味,有的人则不堪回首……。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人生和法律之间的基本关系,及作为人生许多环节和要素的智慧、人格、诚信、爱情、友谊、挫折等与法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并通过大量案例的法律分析,使学生懂得人生的道路上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并能够经常地用法律来指导和规范人生的实践。

教学内容:让法律之光照亮人生、法律和信仰、法律和公平、法律和正义、法律和平等、法律和人格、法的预见性、权利的界限、婚恋中的法律、法和诚信、法和挫折、法和自由、人生和合法性、法和智慧、从苏格拉底之死谈法和道德等。

主讲教师:蒋德海(华东政法大学)

 

立法学(外校课程)

教学目的:掌握立法原理、熟悉立法制度、掌握立法技术,为活跃立法理论的研究、完善立法制度的构建、提高立法技术的运用,并进而提升我国的立法质量提供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论。

教学内容:立法理论:立法价值、立法概念、立法原则、立法决策。立法制度:、立法权限体制、立法程序、立法解释、法的适用、立法监督。立法技术:设计技术、表述技术。

主讲教师:郭清梅(华东政法大学)

 

会计学(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会计学》作为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目标、会计环境、会计假设、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等基本理论;会计法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道德等基本规范;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规范、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主讲教师:张奇峰(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钱币与金融文化(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介绍中西方货币与金融文化,具体内容包括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顺次介绍中国古代货币及货币文化,包括先秦的贝币、布币、刀币、蚁鼻钱、戈币,铢两体系、年号宝文体系、银货币专题等内容。本课程不仅介绍钱币、银行业、货币现象等问题,而且注重介绍这些问题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东西方钱币文化的交流。

主讲教师:李光洲(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国际服务贸易(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国际服务贸易是一门伴随着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课程。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掌握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原理,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的协议与政策,知悉我国服务贸易政策及管理体制,从微观与宏观两方面把握服务经济、服务产品特征、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服务贸易的政策等内容。

主讲教师:程新章(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税法(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以及各税种税法要素的法律规定。主要内容包括:税法概论、增值税法、消费税法、营业税法、关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等。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我国现行主体税种应纳税款的计算、申报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主讲教师:何自强(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女大学生成长指南(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女大学生成长为主题,从多视角对女大学生进行成才立业、人生发展以及社会生活常识的指导。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社会性别、女性角色、女性魅力、女性优势、女性心理、女性情感、女性个性、女性成才、女性求职、女性素养、交往礼仪、择偶婚恋以及现代女性成功要素介绍与分析等。

主讲教师:邵宁(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美国文化与移民(外校课程)

主讲教师:邵宁(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企业经营战略模拟(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利用《商道》企业经营模拟软件进行的企业经营战略模拟。学生扮演总经理以及生产、市场、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对该公司每年的经营做出一系列决策,并与其它学生扮演的虚拟公司竞争。决策涉及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还穿插着金融、贸易、会计、期货、投资、电子商务等众多学科的知识点,引入了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如广告、品牌形象,折扣、债券、股票等等,操作更为负责;众多方面融入了规模效应,更接近现实情况,最大限度地模拟一个公司在国际化市场竞争条件下的真实运作状况。

主讲教师:程雪婷(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中国新闻事业史(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关于近现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大致沿革的历史考察,关于近现代中国新闻事业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著名新闻机构盛衰的历史考察,关于近现代中国新闻事业不同历史时期新闻思想、新闻法制演变的历史考察,关于近现代中国新闻事业不同历史时期著名新闻工作者成败得失的历史考察,关于近现代中国新闻事业与国际新闻界交流的背景介绍。

主讲教师:董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传播学原理(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原则的指导下,结合我国新闻传播实践,了解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以便今后更好地从事大众传播事业。要求学生掌握传播学基本原理的实际应用,传播研究的起源,传播过程的诸要素,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制约主要模式。

主讲教师:吴婷(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国际金融(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国际收支及其调节的理论与政府措施,国际储备的理论与管理;外汇汇率的决定与变动;外汇业务与外币使用,外汇风险管理;外汇管理;人民币汇率;清算结算;国际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对外贸易短期信贷、出口信贷,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体系。

主讲教师:虞伟荣(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模拟导游(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模拟实践课程。本课程利用现代化电教设备及其他教学手段,通过导游活动的示范和演练,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导游专业知识(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等),培养学生实际英语导游能力。本课程分为导游工作程序和景点导游两大板块。

主讲教师:田纪鹏(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发展变化、学科特点、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规律等内容。

主讲教师:叶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