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通识教育选修课选课人数创新高

时间:2013-03-14浏览:2926设置

       310,我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选课全部结束。本次选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得到广大同学的青睐。经统计,本学期学校共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92门(校内课程48门,外校课程42门,视频课程2门),共有4279人次选课,其中选修我校课程的外校学生更是高达457人。开课门数和选修人次均创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英语学院査明建教授主讲)、《高等数学》(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罗雪梅教授主讲)、《趣味语言学》(语言研究院金立鑫教授主讲)、《体育欣赏》(体教部王骏教授主讲)、《欧洲古代文明》(西方语系张敏芬副教授主讲)、《台港文学》(文学研究院姜玉琴副教授主讲)以及《汽车文化》(同济大学李理光教授主讲)、《音乐欣赏》(上海海洋大学康明安副教授主讲)、《宋词赏析》(东华大学史伟副教授主讲)等课程备受追捧,选课学生爆满。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试开设以来,我校通识教育改革逐步展开,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069月,学校制定了通识教育实施方案,借鉴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宝贵经验,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将核心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学科领域。为了进一步明确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克服外语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思辨能力缺乏的不足,学校从2012年开始,对课程结构进行系统规划和组织,强化学科交叉、专业融合和课程的综合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现课程模块化。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结构,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以下十大模块:世界文明&国际视野、中华文明&文化传承、艺术鉴赏&审美情趣、数理哲学&创造性思维、科技发展&科学精神、法政思想&公平正义、经济管理&社会服务、新闻传媒&社会道德、语言技能&言语交际、心理体育&身心健康。

在开课师资的聘请上,学校要求开设通选课的教师原则上应有中级以上(含中级)的职称,鼓励教授为本科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同时,学校积极利用上海市高校课程共享中心和松江大学园区平台,实现学生跨校选课、学分互认、资源共享。另外,学校于2012年开始增设了《魅力科学》和《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两门视频课程,进一步拓宽学生学习途径。

在教学内容上,学校要求通选课的课程内容应重在启发思想、传授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开展研究型教学,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学习成为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学校“课程中心”上建设课程教学网站;在考核评价上,学习成绩的考核要求突破课程学习结业时“一考定成绩”的模式,采用多种恰当的考核方法,进行综合评定。

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通选课的教学状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听课、现场问卷、网上评教、座谈等方式对通选课开展教学质量跟踪。对不合格或发生重大教学事故的课程取消下次的开课资格。同时,学校采取措施,对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课程采取立项方式进行重点建设。(教务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