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简介(人文科学模块)

时间:2009-06-09浏览:6195设置

(人文科学模块)

民国文坛大家十讲

课程简介:本课程拟选择民国时期十位著名的文坛大家来讲。主要讲述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文学和学术成就,当时和后来的影响,对后学的启示等等,适当涉及社会上的传闻和热点议题。初拟所讲名单:  梁启超、鲁迅、胡适、郭沫若、茅盾、郑振铎、郁达夫、陈寅恪、钱钟书、周作人(附张爱玲)

授课教师简介:陈福康,下乡务过农,进厂做过工,借调机关当过干部。1977年参加高考,入复旦大学。1979年考上同校研究生。1982年去出版社工作。1985年再考上北京师大博士生。1987年底来本校工作。今为本校文学研究院研究员,校一级学术骨干,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史、日本汉文学史、中国译学史等研究。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古典文学学会理事、《鲁迅全集》修订编辑委员会委员、上海鲁迅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出版过著作《郑振铎年谱》《郑振铎论》《郑振铎传》《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井中奇书考》《民国文坛探隐》,翻译《鲁迅比较研究》,古籍整理《郑思肖集》等。曾获全国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全国高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全国首届优秀传记文学著作奖,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等。

 

拉美文化

课程简介:课程从拉美文化的混血文化特征开始讲述,并以历史发展观的视角引导学生了解美洲土著印第安文明(以玛雅、阿兹特克、印加三大古代文明为代表)的兴盛与没落、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帝国兴起的历史背景、欧洲-基督教文化在美洲的传播及其与土著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的融合,以及拉美国家独立至今政治经济发展模式与其文化内涵之间的必然联系,整个课程主导思想是以历史为主线条讲述拉美文化的基本特点。期间穿插讲述绚丽多彩的拉丁美洲民俗文化和风情、曾经以其“魔幻现实主义” 而影响过中国整整一代作家的拉丁美洲文学、中国和拉丁美洲国家关系史等等,而对BRICs之一的拉美大国巴西也将作单独详尽的介绍。

 

摄影史略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使学生深刻了解摄影的历史和样貌,以及摄影史上的重要人物、流派与作品。了解摄影在每个阶段的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为学生的创作提供深厚的文化背景。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配合范例欣赏对摄影发展历程作讲解。教学中讲授者应尽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将死板的理论课上成欣赏课,使学生在欣赏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使用教材:

1、指定教材(或某几本教科书的某部分):

《世界摄影史》李文方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2、主要参考资料:

《世界摄影史》顾铮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世界摄影艺术之旅》刘飞越编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世界摄影大师图典》 紫图大师图典丛书编辑部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中国摄影出版社

《论摄影》(On Photography1977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西方摄影流派与大师作品》林 路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The American Photography Museum

http://www.photography-museum.com

A History of Photography

http://www.rleggat.com/photohistory

PhotoHistory (PhotoGuide Japan )

http://photojpn.org/HIST/hist1.html

课程内容:

第一章 关于《摄影史略》这门课  

第二章 摄影史中的“匆匆一瞥”  

第三章 从艺术学角度看摄影史

第一节1825—1839(探索与实验)

第二节1840—1889(写实摄影、绘画主义)

第三节1890---1917(自然主义、印象派、纯粹派、未来派)

第四节1918—1959(抽象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主观主义摄影、达达主义摄影)

第五节1960-  (当代摄影)

第四章 图库中的摄影踪迹

第一节  十九世纪

第二节  艺术摄影

第三节  新闻摄影

第四节  肖像摄影

第五节  时装摄影

第六节  人体摄影

第七节  科技摄影

第八节  纪实摄影

第九节  广告摄影

第十节  风光摄影

第十一节 都市摄影

第十二节 新潮摄影

授课教师:华东师范大学 沈俭 工程师

 

唐诗与宋诗赏析

教学目的:唐诗和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最典型的两种诗歌审美范式,通过本课的教学,希望达到如下教学目的,第一、使学生对中国诗歌特别是唐宋诗有比较全面系统的史的认识。第二、使学生对唐宋诗生成的背景和环境有比较深入、清晰的了解。第三、提高学生对于古典文学、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于诗歌等文学形式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对中国古代诗歌特别是唐诗、宋诗发展的脉络渊源作大略的、比较系统的梳理和介绍。

第二周:初唐诗及其代表作家。包括,第一、“四唐说”的形成。第二、初唐诗的发展及其特点。第三、初唐重要作家作品介绍;盛唐诗及其代表作家。包括,第一、盛唐诗的发展和主要特点。第二、盛唐重要作家作品介绍:边塞诗人和田园诗人。

第三周:李白和杜甫。包括,第一、青春李白——盛唐河盛唐诗歌的的代表:李白。第二、转折性和集大成的诗人:杜甫。

第四周:中唐诗及其代表作家。包括,第一、韩愈和韩愈周围的诗人。第二、白居易以及“新乐府运动”。第三、刘禹锡及其他诗人。

第五周:晚唐诗及其代表作家。包括,第一、“小李杜”的创作。第二、晚唐的代表作家贾岛、姚和所谓的“晚唐体”。

第六周:宋初诗歌及其代表作家。包括,第一,“晚唐体”诗。第二,“白体诗”。第三,“西昆体”诗。

第七周:真正意义的宋诗的形成。包括,第一、“欧梅”(欧阳修河梅尧臣)。第二、王安石和“荆公体”。第三、苏轼和苏门文人。第四、黄庭坚和陈师道。

第八周:南渡诗人和“江西诗派”。

第九周:南宋中兴诗坛和中兴四大诗人。(主要介绍陆游河杨万里)

第十周:晚宋诗坛——四灵和江湖诗风。

第十一周:考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学生讨论结合。

考核方式:学期论文

参考书目:闻一多:《唐诗杂论》;施蛰存《唐诗百话》;冯沅君、陆侃如《中国诗史》;齐治平《唐宋诗之争概述》;钱钟书《宋诗选注》;钱钟书《谈艺录》;朱自清《经典常谈》

授课教师简介:史伟(1972——),河北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副教授。出版专著《宋代文学研究》,发表论文十多篇,散文随笔十多篇。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批评史,有较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扎实的学术基础。

 

音乐鉴赏

教学目的:本课是美育教育中一门较为重要的内容,国家教委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给予高度的重视。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音乐欣赏“以美辅德”,有利于人改造世界、改造自己和陶冶情操;音乐欣赏“以美促体”,有利于人净化环境,振奋精神和美化身心。另外,音乐欣赏的二次完成性能对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触类旁通的理解能力,归纳分析的思维能力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证明,音乐欣赏的教育不仅可以综合地培养人的各种素养,而且在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想象能力尤为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和作用。本课的目的就是从音乐作品的分析入手以启迪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从而使我国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不仅爱美,陶冶情操,提升修养,而且在不断发展成为一个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方面提供一定的辅助。本课是以全校各类(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因此课程内容上与专业的作品分析有一定的区别。本课特别注重音乐作品的代表性,广泛性,知识性和通俗性。比如: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类型以及中外作家作品等。因此,选课对象无需一定要具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欣赏导论  2学时)

主要内容:音乐信息元素及其功能,声音及听觉的感知能力的差异。音乐知识理论基础与音乐欣赏的层面,如何提高欣赏水平。

学习要求:要求全面理解音乐艺术的基础常识即音乐的本源,原点及生活及社会的意义,找到并理解和鉴赏音乐作品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自学:重新聆听和思考已接触过的若干音乐作品。

作业:简述声乐作品的艺术感受。

第二章   民族民间音乐  6学时)

主要内容:音乐的起源的几种学说,模仿学说,劳动来源学说,情欲来源学说等。劳动号子(各种)的实用价值,山歌及秧歌音乐,小调与曲艺音乐,地方戏曲及京昆剧音乐。

学习要求:认可和了解多种音乐起源学说的理论,学唱一至二首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及曲艺戏曲音乐,对国剧京昆剧的历史及发展现状有所了解。

自学:学唱二首小调音乐。

作业:试论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第三章  中、外歌剧,歌舞剧及音乐剧 (10学时)

主要内容:西洋歌剧的历史及经典作品,中国歌剧的历史及作品。中外歌舞剧的作品,西方四部经典音乐剧《猫》《剧院魅影》《西小姐》《演艺船》等。

    学习要求:了解歌剧的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意义,熟悉歌剧中咏叹调,宣叙调的区别,欣赏歌剧的基本常识和剧场要求。

    自学:观看其他几部音乐剧如《悲惨的世界》等

    作业:学唱《猫》剧的主题歌,并学出艺术感受论文。

第四章  器乐曲,室内乐及大型交响音乐 (12学时)

    主要内容:中外各种乐器知识和乐队的组合,小型乐队与大型乐队编制,小型器乐曲与室内乐,各种奏鸣曲协奏曲,交响音乐的历史及早中晚经典作品及作家的历史地位。

    学习要求:了解各种中外乐器的性能及特点,区分不同的音色,分辨各种乐器的效果,了解器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大型交响乐的表现形式。

    自学: 演奏乐器(种类不限

    作业:完整聆听贝多芬的第五命运及第九合唱交响曲,并写出艺术感受及作品分析论文。

教学要求:本教学基本要求授课对象具有正常的听力能力和音乐作品的初级审美能力,教学基本上要求做到理论和实际分析作品相一致,同时力求做到雅俗共赏,深入浅出。作品的选择上尽量从内容的广泛度上予以把握并注重中外的作品比率。课堂上应有固定的钢琴乐器和必备的音响及视频设备。

教学方法:教学课堂上师生采取互动的方式,音乐的具体作品在欣赏后大多以问答形式来加深和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鉴赏理解。课后则布置一定类型的音乐听力欣赏作业并开展小组和班级的专题讨论。总体上从浅显的音乐作品入手逐步过渡到大型较复杂的音乐作品,以此来增强和提高普通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参考书目:

1.《中外名曲欣赏》王盛昌编;2.《音乐欣赏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编;3.《音乐社会学》(苏)阿·苏哈托著;4.《西洋百首名曲祥解》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

授课教师简介:康明安副教授,男,19537月出生。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文艺部副主任,上海市教师艺术团协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从事音乐艺术教育38年,出版《音乐美鉴赏》,《交响音乐赏析》,《音乐基本理论》等多部著作;论文发表四十余篇,其中优秀论文多篇;《全面把握和理解艺术的原点和艺术教育的真谛》获国家教育部全国优秀论文二等奖。长期知道学校交响乐团体和合唱团体艺术实践演出活动,在高校开设的课程有:《音乐理论基础》、《合唱与指挥》等,在上海东北片高校开设跨校的《音乐欣赏》等课程。

 

 

教学目的:书法是中国古老而特有的艺术,练习书法有助于日常书写的工整与美观并了解相关的历史与理论知识,是大学生必备的文化技能与素养。而且,用毛笔书写神秘的方块字历来深受外国人所喜爱,结合外语掌握书法,是一个很好地对外传播东方文明的契入点。

教学内容:以楷书学习为主。先通过二十二个简单汉字讲解用毛笔书写横、竖、撇、点、捺等基本笔画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临习颜体,欧体和柳体,并穿插讲解书法作品格式;最后要求学生各交至少一幅书法作品。共十次课。第一次,结合幻灯片、网络等多媒体手段介绍中国书法发展史及相关理论,布置学生自购或教师代购书法用具;第二至六次,通过22个简单汉字演示讲解基本笔法,附带理论;第七至十次,学生选定古人碑帖之一种用所学笔法进行反复临习,教师演示并结合音像材料。

教学方法: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示范为辅并附带理论。

 

《庄子》选读

课程简介:《庄子》一书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内容博大精深,包含着许多重要的观念法则和人生修身养性之道,对中国古代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至今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其汪洋恣肆从容洒脱的文章风格令后世文人景仰不已,苏东坡认为熟背《庄子》《孟子》《史记》是写好大块文章的必修功课,清代怪人金圣叹亦将其列为六大才子必读之书。本课程的开设,就是想通过《庄子》若干篇目的讲解是同学们能够对庄子其人其思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教学内容:

庄子其人

1、 庄周及《庄子》

2、 庄周的思想

逍遥游

1、“逍遥”的意义

2、庄子逍遥的境界

庄子逍遥义的历史演变

1逍遥游的历史阐释

 

1、             庄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

2、             庄子:鱼之乐;惠子:不知鱼之乐。

 

1.“方术”(学术)的渊源和流变过程从整体上进行了追溯和回顾。

2. “齐物”、“弃知”、“去己”的思想与古代的“道术”的关系。

渔 父

1.对儒家仁义忠孝观念和礼乐制度的批判。

2.表达了作者“法天贵真”的思想。

盗 跖

1.     辩难,旨在破除人们的是非观念。

 

1、  寓言、重言、卮言

知北游

1.庄子的涵义

2. 庄子之道

参考书目

郭象《庄子注》(在郭东藩《庄子集释》中)

方勇、陆永品《庄子诠评》 巴蜀书社

方勇、张晨霞《庄子闲读》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陈鼓应《庄子今译今注》 中华书局

崔大华《庄子研究》 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包括六个章节的内容:绪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况;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国宗教文化;中国传统艺术及审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方位介绍,全面透彻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教学方法:教师讲解、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课堂授课以启发、诱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分析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教学内容: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绪论           3课时

一、关于文化的基本概念

二、中国文化的涵义

三、研究中国文化的意义和方法

四、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和考试方式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6课时

一、中华文化的起源

二、中华文化的总体特点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6课时

一、              中国主要哲学思想

二、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三、              中国哲学的价值取向

四、              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

第四章  中国宗教文化                6课时

一、宗教概述

二、中国主要宗教

三、中国宗教的特点

第五章  中国传统艺术及审美          6课时

一、中国古典艺术精粹及民俗艺术

二、中国古典审美价值观

第六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3课时

采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庞朴:《中国文化十一讲》,中华书局,2008年版。

3、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5、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三联书店,2002年版

6、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4年版

8、傅佩荣:《解读庄子》、《解读老子》,三联书店,2007年版

9、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三联书店,2002年版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取平时成绩、期终学术论文成绩相结合的形式,以百分制计算,两项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30%,70%。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课程简介: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度,她地跨欧亚,文化兼有东西方的特点。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国家近在咫尺,却又因为相互的不了解而似乎远在天边。本课程旨在介绍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中的精华(具体内容包括: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著名城市,民间习俗,音乐、芭蕾、电影等方面的成就,民俗和交际特点,等等),使大家对这个国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全部课程均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授课教师:赵蓉晖 副教授 博士后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作品研究

课程简介:中国当代文学是一门与社会发展相同步的学科,所以,社会上的重大事件以及思想观念的嬗变都能及时地在文学中表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文学是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晴雨表。而且,与其他历史阶段相比,当代文学的历史虽然并不久远,但是已出现了一大批,甚至在世界上都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与作品。

教学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发生在当代文学中的(实际也就是自己身边中的)一些重大思潮及其意义;二是让学生了解作家的创作和生活,并对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的艺术特色有所掌握;三是培养学生的赏析、创作能力,增加文学方面的素养。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莫言(一);第三章莫言(二);第四章轮椅上的作家:史铁生(一);第五章 轮椅上的作家:史铁生(二)、女性主义作家:林白(一)

第七章  女性主义作家:林白(二);第八章   理性主义诗人:北岛;第九章  被遗忘的诗人:食指;第十章  创作与点评;第十一章  童话诗人:顾城;第十二章  “诗歌烈士”:海子;第十三章  学者散文家:梁实秋;第十四章  总结与复习。

参考资料:

1.陈思和等编《中国当代文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丁帆等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世界中古史概览

教学内容:

第一章    亚欧民族大迁徙和欧洲的法兰克国家(四课时)

第一节      亚欧民族大迁徙和日耳曼人的建国

第二节      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

第二章    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和十字军东侵(三课时)

第一节      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

第二节      十字军东侵

第三章    西欧各国封建制度的发展(四课时)

第一节      英法封建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德意封建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     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

第四章    中国时期的东欧和东南欧国家(三课时)

第一节      拜占庭帝国

第二节      俄罗斯

第五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新航路的发现(三课时)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第二节      新航路的开辟

第六章    封建专制时期的英国和法国(四课时)

第一节      英国

第二节      法国

第七章    欧洲文艺复兴(三课时)

第一节      早期文艺复兴

第二节      后期意大利文艺复兴和西欧各国文艺复兴

第三节       自然科学和新哲学的兴起

第八章  宗教战争和三十年战争(三课时)

第一节      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

第二节      三十年战争

第九章  中古后期的西班牙和尼德兰革命(三课时)

第一节      中古后期的西班牙

第二节                        尼德兰革命

 

瑞典文化掠影

授课内容:

第一讲:瑞典概况:地理,气候,人口,政府组织,宗教,贸易和工业,教育;

第二讲:瑞典历史:维京时代,瑞典王国的形成,古斯塔夫·瓦萨,和平时代,从贫穷走向富裕,福利社会的成型;

第三讲:旅游地理:首都斯德哥尔摩,重要港口城市哥德堡,瑞典南部,瑞典北部,瑞典中部湖泊地区;

第四讲:瑞典传统:复活节,仲夏节,露西娅节,圣·马丁节,圣诞节(包括节日习俗和饮食);

第五讲:瑞典的重要发明和世界之最:发明家诺贝尔以及诺贝尔奖;安全火柴,活动扳手,拉链等日常用品的发明;瑞典的著名商标:沃尔沃,宜家,爱立信,利乐包装;

第六讲:瑞典人的日常生活:瑞典各地见闻,瑞典的少数民族,瑞典的饮食文化;

第七讲:瑞典文学1:瑞典童话(选读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小飞人卡尔松》);

第八讲:瑞典文学2:经典作品(选读斯特林堡的《半张纸》),瑞典诗歌(选读);

第九讲:瑞典电影:已故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的介绍;瑞典著名影星英格丽·鲍曼的介绍;放映经典影片《野草莓》或《第七封印》;

第十讲:瑞典音乐:瑞典著名的音乐节,瑞典著名乐队ABBA介绍,瑞典特色音乐(播放瑞典语歌曲和瑞典传统音乐)。

 

 

瑜伽

教学要求:

一、了解瑜伽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瑜伽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及瑜伽运动的特点与锻炼功效。

二、基本掌握瑜伽的健身知识与健身方法,并掌握瑜伽运动的基本健身姿势及动作与呼吸的配合。

 

户外运动(自行车远足登山与定向运动)

课程介绍:动感单车和远足登山运动是一项户外休闲体育运动,它是当今最受欢迎的十大运动时尚项目之一。它既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和体魄,又可以欣赏自然的美景和呼吸新鲜的空气。随着户外休闲体育运动的兴起,动感单车和远足登山运动被认可是安全的,它是一项非常适合年轻人的运动,它逐渐走入大学体育课程,成为休闲,健身体育项目,受大学生的青睐。定向运动在我国是一项新型的、非常健康的智力型体育运动,定向运动的很多方面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目的非常一致。定向运动是参加者借助地图和指南针,按照规定的顺序独立地完成寻找若干个标绘在地图上的点标。在每两个点标之间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路线,并以最短的时间跑完全程。

 

中国饮食文化

课程简介:中国饮食文化主要对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门——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系统地论述。

 

大众体育舞蹈

课程简介:体育舞蹈与健康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公共选修课程。

 

珠宝鉴定与欣赏艺术

课程简介:珠宝首饰艺术鉴赏与设计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既时尚又实用的课程。它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珠宝玉石的基本鉴别,珠宝首饰的材质创新,和在此基础上的珠宝首饰概念设计。单纯谈珠宝首饰会让人联想到旧石器时代那些古朴自然的化石项链,想到古埃及人用彩色玻璃做成的圣甲虫挂饰,本课程正是从这些古老具象的传统文化内韵讲起,在珠宝首饰材料鉴别的基础上,与现代抽象的珠宝首饰的概念设计与欣赏有力结合,培养学生对于珠宝首饰艺术的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欣赏辨别能力。本课程介绍了常用的首饰材料——金,银,宝石(钻石,红蓝宝石,祖母绿等)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的鉴别与保养,同时对珠宝首饰艺术的国内外行业特点,发展历史,和国际上许多珠宝学院(美国珠宝学院,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院等)的最新概念作品进行详细地讲解。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鉴别欣赏能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