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简介(人文科学模块)

时间:2010-12-19浏览:7747设置

 

趣味语言学

教学目的:根据“水桶理论,一个水桶的实际容量取决于水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语言学成为当代科学水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而目前高校中几乎所开设的所有语言学课程都有严重的知识老化的倾向,激发不起学生学习语言学的兴趣。有鉴于此,本课程试图从介绍当代科学研究的系统性着手,展示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语言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标,认识现代语言学在当代科学系统中的位置,了解现代语言学与其他相关科学的关系。同时对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语言学研究的兴趣,初步了解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1) 人类社会生产力类型理论

2) 信息科学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3) 第五代计算机在哪里?

4) 为什么说语言学是当代科学体系中的一门瓶颈科学?

5) 语言学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6) 语言学与自动翻译、在线通讯翻译

7) 语言学与心理学、与思维解读、意念控制

8) 语言学与神经学、病理学

9) 语言学与社会学、名族学、政治学

10) 语音解读:从机器的解读和生成到语音的社会功能和角色

11) 词汇解读:在词汇语义特征的世界里词汇的到底奥秘在哪里?没有隐喻的世界不可想象

12) 语法是什么?语法是从哪儿来的?能不能扭断语法的脖子?

13) 只要语法合格就充分了吗?一个句子能否自由进入一段话?

14) 为什么说奥巴马的胜利是修辞的胜利?

15) 如果有人说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遵循一些普遍的原则,你相信吗?

16) 如何推测世界上绝对不可能存在的某种语言现象?

17) 根据什么推测,如果一种语言中有某种形式则必然有另一种形式而反之则不

必然?

18) 太阳系的卫星轨道和人类语言中语法结构的轨层结构

19) 研究语言的基本方法是实验室方法,实验室方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程序

20) 一些经典分析介绍

考核方式:闭卷,所有测试题均为选择题

授课教师简介:金立鑫,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80年代初起先后就读于上海市教育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并于1992年获博士学位,留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作单位依次为:对外汉语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院)。1993年聘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19961997年任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2000320012月任韩国釜山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200212月应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和东京外国语大学邀请作学术访问。20044月至20053月任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20069月至20086月任韩国朝鲜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在国内外语言学学术刊物《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外国语》、《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学习》、《语文研究》和《语言文字与应用》等学术刊物发表普通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等学术论文90余篇,在大众刊物发表语言学科普文章70余篇,出版语言学专著两部,合作专著一部,主编论文集一部。

个人网址http://www.websamba.com/jinlixin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课程内容:

第一讲:什么是文学

“文学是人学”:外部世界与心灵世界

“没有文学,人生多寂寞”:文学与人生

“人人都是天生的诗人”:文学与情感

文学是人类优美的素质:文学的魅力

什么是“文学性”?

文学读解与鉴赏

讨论题:文学与非文学作品的区别

推荐阅读书目:

《诗论》朱光潜

《文学理论》童庆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第二讲:世界文学与文学经典

什么是世界文学

文学的世界性因素:民族性与世界性

文学经典的形成与重构

文学经典的功能:心智的培育与文化体认

如何阅读文学经典

讨论题:

1.为什么要读文学经典?

2.你成长过程中哪部作品对你影响最大?

3.你是否同意“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种说法?为什么?

推荐阅读书目:

《为什么读经典》[]卡尔维诺著,黄灿然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

《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哈罗德·布鲁姆著,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

《心灵的世界》王安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第三讲:什么是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范围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的目的与意义

推荐阅读书目:《简明比较文学:“自我”和“他者”的认知之道》,孙景尧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七缀集(修订本)》,钱锺书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第四讲:中外文学的基本主题(一)

成长、追寻、启悟

青春

爱情

(涉及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芒果街上的小屋》、《麦田里的守望者》、《约翰•克里斯朵夫》、《挪威的森林》、《第四十一个》、《情人》、《人生》等)

第五讲:中外文学的基本主题(二)

人性

命运、苦难、创伤性记忆

荒诞、异化

(涉及作品:《雪国》、《细雪》、《边城》、《受戒》、《金锁记》、《蝇王》、《美国的悲剧》、《人性的枷锁》、《雷雨》、《献给爱丽丝的玫瑰》、《热爱生命》、《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日瓦戈医生》、《苦难的历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平凡的世界》、《到灯塔去》、《我与地坛》、《野草》、《台北人》、《变形记》、《城堡》、《审判》、《局外人》、《鼠疫》、《等待戈多》、《第22条军规》等)

讨论题:为什么说“文学是人学”?

第六讲:中外诗歌比较

中外诗歌的基本主题:自然、爱情、乡愁、感伤、美的礼赞

中外诗歌中的经典意象

象征与意境

第七讲:翻译文学与中外文学关系

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

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文化过滤与改写:翻译选择、删改与有意误译

翻译文学的文学影响及文化意义

20世纪著名翻译家:严复、林纾、朱生豪、傅雷等

第八讲: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

比较文学的文化转向

中西文化的基本特质

中西文化精神之比较

中西文化视野中的文学生产

推荐书目:《中西文化异同论》,郁龙余编,三联书店,1989年。

第九讲:中外电影文化与文学

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

电影中的文学主题:成长、青春、伤逝、人间温情(涉及影片《草房子》、《西西里美丽传说》、《恋恋风尘》、《四月物语》、《天堂电影院》等)

中西文化碰撞:《刮痧》、《喜福会》

讨论题:

如何看待影视对文学经典的改编?

看影视改编的文学名著是否可替代原著阅读?

第十讲:后现代主义与当代大众文化

当代大众文化的后现代特征

欧美五六十年代与中国八九十年代青年文化之比较

一个时代,各自表述:网络文学、博客写作

表意的焦虑与爱情“消费”:流行歌曲

喧哗中的怀旧:“一代人”、“上海的风花雪月”、“普普通通的愿望”

授课教师简介:查明建, 1999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哲学(翻译研究)博士学位(香港岭南大学)。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教授,比较文学、翻译学硕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尖子留学人员浦江人才计划学者,哈佛大学“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曾获得安徽省高校英语“优质课教师”、安徽省“劳动模范”、“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学术著作有:1.《比较文学教程》(合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合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18982000》(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意识形态、诗学与文学翻译选择规范——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翻译研究(1949-2000)》(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论》(2008),《当代中外文学关系研究(1949-2000)》(2008)。译著有:《我不再烦恼》(台湾业强出版社,1997),编有:《2003年翻译文学》(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另外,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比较文学和翻译文学研究方面的论文30多篇。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理论、翻译文学、当代中外文学文化关系、文化研究。开设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有:Selected Readings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Contemporary Euro-Americ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e Studies比较文学概论当代比较文学专题等;本科生课程有:比较文学概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Selected Reading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等。

宋词赏析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为主,配合一定的专题讨论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第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可以对中国古代词史的发展演进有比较全面、系统、清晰的了解和把握。第二,提高学生对于词这种文学体裁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基本掌握鉴赏、分析的一些方法和手段。第三,以宋词赏析为中心,对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作比较深入的了解。

教学内容:

第一周:“词”的界定和中国词史概览。对“词”这种中国古代文学特定的文学体裁,就其特点、功能、地位等作出界定,同时对初唐至清末的词的发展史进行系统的梳理。

第二周:宋词概说和宋初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宋词的分期。二是宋初词沿袭晚唐五代花间词的传统,所呈现的特色风貌,其中重点分析晏殊、父子晏几道的词作。

第三周:转折期的词人。重点对两个承前启后的词人张先和欧阳修的词作进行分析,揭示其逐步摆脱花间词的局限,而呈现出的转折和过渡的特征风貌。

第四周:词的境界的开拓(之一)——柳永及其词。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柳永生平、思想作简单的介绍,二是对柳永词尤其是其慢词作比较细致的解析,三是对柳永词在词史的成就和地位作出评价。

第五周:词的境界的开拓(之二)——苏轼及其词。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苏轼生平、思想作简单的介绍,二是对苏词作细致的解析,尤其对其言志的特色和士大夫化的特色做细致的分析,三是对苏词的成就和影响进行评价,四是对“苏门”词人尤其是秦观的创作进行分析。

第六周: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周邦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周邦彦生平、思想作简单的介绍,二是对周邦彦词的艺术特色、思想内容作比较细致的解析,三是对周邦彦词在词史的成就和地位作出评价。

第七周:南北宋之交和南宋初期的词。内容包括,第一,李清照词以及她的“词别是一家”说。第二,陈与义、朱敦儒、张孝祥等南宋初期的词人及其词。

第八周:辛弃疾和辛派词人。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辛弃疾生平、思想作简单的介绍,二是对辛词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作细致的解析,三是对辛词的成就和影响进行评价,四是对辛派词人包括陈亮、刘克庄、刘辰翁等的创作进行分析。

第九周:姜夔和“姜张格律派”。主要对姜夔、张炎为代表的格律派词人及其词进行解析,内容涉及重要作家、作品的生平、思想,词作的艺术特色、表现手法,及其成就、地位、影响等。

第十周:“辛派”和“姜张格律派”之外的词人。主要介绍不属于上述两派而自成风格的重要词人,主要涉及吴文英、史达祖等。

主讲教师:史伟 副教授(东华大学)

音乐欣赏

教学目的:本课是美育教育中一门较为重要的内容,国家教委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给予高度的重视。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音乐欣赏“以美辅德”,有利于人改造世界、改造自己和陶冶情操;音乐欣赏“以美促体”,有利于人净化环境,振奋精神和美化身心。另外,音乐欣赏的二次完成性能对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触类旁通的理解能力,归纳分析的思维能力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证明,音乐欣赏的教育不仅可以综合地培养人的各种素养,而且在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想象能力尤为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和作用。本课的目的就是从音乐作品的分析入手以启迪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从而使我国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不仅爱美,陶冶情操,提升修养,而且在不断发展成为一个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方面提供一定的辅助。本课是以全校各类(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因此课程内容上与专业的作品分析有一定的区别。本课特别注重音乐作品的代表性,广泛性,知识性和通俗性。比如: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类型以及中外作家作品等。因此,选课对象无需一定要具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欣赏导论  2学时)

主要内容:音乐信息元素及其功能,声音及听觉的感知能力的差异。音乐知识理论基础与音乐欣赏的层面,如何提高欣赏水平。

学习要求:要求全面理解音乐艺术的基础常识即音乐的本源,原点及生活及社会的意义,找到并理解和鉴赏音乐作品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自学:重新聆听和思考已接触过的若干音乐作品。

作业:简述声乐作品的艺术感受。

第二章   民族民间音乐  6学时)

主要内容:音乐的起源的几种学说,模仿学说,劳动来源学说,情欲来源学说等。劳动号子(各种)的实用价值,山歌及秧歌音乐,小调与曲艺音乐,地方戏曲及京昆剧音乐。

学习要求:认可和了解多种音乐起源学说的理论,学唱一至二首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及曲艺戏曲音乐,对国剧京昆剧的历史及发展现状有所了解。

自学:学唱二首小调音乐。

作业:试论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第三章  中、外歌剧,歌舞剧及音乐剧 (10学时)

主要内容:西洋歌剧的历史及经典作品,中国歌剧的历史及作品。中外歌舞剧的作品,西方四部经典音乐剧《猫》《剧院魅影》《西小姐》《演艺船》等。

    学习要求:了解歌剧的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意义,熟悉歌剧中咏叹调,宣叙调的区别,欣赏歌剧的基本常识和剧场要求。

    自学:观看其他几部音乐剧如《悲惨的世界》等

    作业:学唱《猫》剧的主题歌,并学出艺术感受论文。

第四章  器乐曲,室内乐及大型交响音乐 (12学时)

    主要内容:中外各种乐器知识和乐队的组合,小型乐队与大型乐队编制,小型器乐曲与室内乐,各种奏鸣曲协奏曲,交响音乐的历史及早中晚经典作品及作家的历史地位。

    学习要求:了解各种中外乐器的性能及特点,区分不同的音色,分辨各种乐器的效果,了解器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大型交响乐的表现形式。

    自学: 演奏乐器(种类不限

    作业:完整聆听贝多芬的第五命运及第九合唱交响曲,并写出艺术感受及作品分析论文。

教学要求:本教学基本要求授课对象具有正常的听力能力和音乐作品的初级审美能力,教学基本上要求做到理论和实际分析作品相一致,同时力求做到雅俗共赏,深入浅出。作品的选择上尽量从内容的广泛度上予以把握并注重中外的作品比率。课堂上应有固定的钢琴乐器和必备的音响及视频设备。

教学方法:教学课堂上师生采取互动的方式,音乐的具体作品在欣赏后大多以问答形式来加深和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鉴赏理解。课后则布置一定类型的音乐听力欣赏作业并开展小组和班级的专题讨论。总体上从浅显的音乐作品入手逐步过渡到大型较复杂的音乐作品,以此来增强和提高普通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参考书目:

1.《中外名曲欣赏》王盛昌编;2.《音乐欣赏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编;3.《音乐社会学》(苏)阿·苏哈托著;4.《西洋百首名曲祥解》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

授课教师简介:康明安副教授,男,19537月出生。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文艺部副主任,上海市教师艺术团协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从事音乐艺术教育38年,出版《音乐美鉴赏》,《交响音乐赏析》,《音乐基本理论》等多部著作;论文发表四十余篇,其中优秀论文多篇;《全面把握和理解艺术的原点和艺术教育的真谛》获国家教育部全国优秀论文二等奖。长期知道学校交响乐团体和合唱团体艺术实践演出活动,在高校开设的课程有:《音乐理论基础》、《合唱与指挥》等,在上海东北片高校开设跨校的《音乐欣赏》等课程。

摄影基础

教学目的:《摄影基础》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如何掌握以摄影手段捕获静态图像的知识。以图像解释世界——传递思想、情感与意志。并为其他学科采集所需图像打下基本的技术基础。由于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因此本课程强调基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对摄影作品的分析理解,并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拍摄中。

使用教材: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下册(中国摄影出版社)

John Hedgerow’s New Book of Photograph

How Famous Photographers Work

《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中国摄影出版社)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关于相机

第二章        曝光与测光

第三章        照明

第四章        摄影构图基础

第五章        关于摄影中的色彩基础知识

第六章        关于人像摄影

主讲教师:沈俭 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体育舞蹈

课程简介:体育舞蹈是融体育与舞蹈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它是集世界上各民族舞蹈之精华,经过专门机构的规范和统一而形成的,是文明社会里的一种高雅活动。体育舞蹈分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包括华尔兹、探戈、维也纳华尔兹、狐步、快步、伦巴、恰恰、牛仔、桑巴和斗牛等十个舞种,各个舞种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有的舒展大方,有的热情奔放,还有的浪漫抒情。目前,体育舞蹈正因它固有的娱乐和锻炼价值,已悄然走入校园,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本课程是在大学体育课身体素质锻炼的基础上,结合体育和舞蹈的和谐的统一,他以自身特有的魅力满足同学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的需要,丰富社会生活,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的一门新型课程。

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掌握体育舞蹈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形成自觉进行锻炼的习惯,为实现终身体育目标提供可选择的手段;

2、生理健康目标:通过体育舞蹈的练习,可以提高机体的心肺功能,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塑造良好的体型;

3、心理健康目标:在优雅的音乐中与舞伴翩翩起舞,可以使人的个性、潜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改善心理状态,客服心理障碍,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生活观;

4、社会适应目标:体育舞蹈所特有的交际功能,可以学生之间良好的合作精神,促进相互之间的友好交往,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内容:

理论(6学时):体育舞蹈运动概述、体育舞蹈运动特点及对身体锻炼价值、体育舞蹈、视频欣赏等;

实践(30学时):恰恰恰的基本技术:握抱姿势、库克拉恰,时间歩,前进后退锁步;方形步,阿丽曼拉,画圆追步,纽约步,闭式扭臀,臂下转;成套恰恰恰c级套路的学习。

授课要求:

1、热爱体育舞蹈运动,具有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素质。

2、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同学们通过学习理解拉丁舞的三大要素——律动、转动和移动,并且能够身体力行,最后完成一整套恰恰恰、伦巴c级(铜牌)基本套路的学习。

3、在技术教学中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先分解后完整”的教学原则,动作规格一定要准确,动作规格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中特别注意个体差异,区别对待。

参考书目:《体育与健康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

考试形式:

平时20%):考勤为主;理论部分(20%):内容:专项基础理论知识;要求:规定时间、以闭卷形式集中考试;专项技能(60%):内容:完成一整套恰恰恰、伦巴c级(铜牌)基本套路的学习;方法:2人一组

实践分评定:完整套路2530(舞蹈节奏鲜明,节奏把握准确。熟练完成单个动作和成套动作,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舞伴的协调510(与舞伴配合默契);           对音乐的处理510(节奏把握准确,处理得当);手位的变化510(准确、美感与一体)

优:5558    优-:5054     良+-良:4549

良――良:4044       良-及格:30-39

主讲教师:闻涛(体教部)

女子防身术

课程简介:本课程属于普通教育课,通过女子防身术的练习,让学生正确理解“健康”的概念,并激起学生对祖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热爱;作为高校安全教育的最具体体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生存能力得以提高,生活质量得以提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不但增强学生的自卫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顽强的意志力,积极进取,完善人格修养。

教学内容:

理论(11学时):女子防身术的发展概况,运动特点、运用原理、锻炼价值等;实践(22学时):1、基本技术:各类手法、腿法、肘法、膝法以及远距离格斗技术;近距离格斗技术;2、擒拿格斗解脱方法、反关节技术;3、专项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

教学要求:

1、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教学过程中按照“少而精、学到手”的原则,突出重点。

2、在技术教学中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先分解后完整”的教学原则,动作规格一定要准确,动作规格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中特别注意个体差异,区别对待。

3、理论课讲解专项知识要结合动作讲,便于理解

考试形式:    30%);

理论部分(30%):内容:专项基础理论知识

要求:规定时间、以开卷形式集中考试

专项技能(40%):内容:所学单练动作和实战动作

方法:2人一组

要求:运用熟练、刚柔兼备、攻防突出。

参考教材:《最新女子防身术》 人民体育出版社  ISBN 7-5009-1567/g.1466

主讲教师:徐林 副教授(体教部)

体育欣赏

教学目的:着眼于对体育欣赏内容的讲解与分析,着重对体育欣赏传统价值观念中继承下来的观念和意识进行深入宣扬。通过体育欣赏课教学使学生提高体育文化素质,培养学生体育欣赏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体育审美和欣赏观念,通过《体育欣赏》,能使更多的人认识和参与体育运动,从而促进体育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任务:传授学生各项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欣赏各项体育运动,理解体育运动的内涵,发现体育运动的魅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领略体育运动的无穷魅力。

教学内容:

第一章:羽毛球介绍(3学时)

第二章:网球介绍(3学时)

第三章:美式足球(橄榄球)介绍(3学时)

第四章:室内排球介绍(3学时)

第五章:沙滩排球介绍(3学时)

第六章:高尔夫球介绍(3学时)

第七章:乒乓球介绍(3学时)

第八章:篮球介绍(3学时)

第九章:足球介绍(3学时)

第十章:台球介绍(3学时)

教学要求:

1.体育欣赏涉及很多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多样也有一定复杂性,在教学中要注意层次性和类别,按照项目分类循序渐进的进行。

2.体育欣赏课,除了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各体育项目外,还要注意教会学生如何作一名观众。

3.各年级、院系及男女生对体育的认知程度各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认真贯彻因人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

考试形式:理论知识:70%(体育基础知识20%、各专项知识50%

    时:30%

主讲教师:王 骏 副教授(体教部)

论语精读

课程简介:孔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何在、出路何在?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怎样做才能走向世界?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走近国学、了解一些最基本的门径?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妨首先从研读《论语》开始,借助宋儒乃至清儒的注疏,细读原典,在了解文本的基础上,来作出自己的思考、判断,而不仅是靠今人的一些引述。经学在当代可谓已经绝迹,但对经典的研读却依然有其价值。历史终将证明,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全盘否定孔子无异于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既不可取,也不可能;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将之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加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讲:学而第一,为政第二;

第二讲:八佾第三,里仁第四;

第三讲: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

第四讲:述而第七,泰伯第八;

第五讲:子罕第九,乡党第十;

第六讲: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

第七讲: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

第八讲: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

第九讲: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

第十讲: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

使用教材:自备《论语》,版本不限。

推荐书目:[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杨伯峻《论语译注》。

参考书目:[]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刘宝楠著《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

授课教师简介:张煜,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佛教与中国文学”方向博士,南京大学哲学(宗教)系“东方哲学与宗教”博士后,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副研究员。2006年国家社科《北宋文人与佛教论稿》项目负责人,正在参与的国家重大项目有《儒藏》、《中华续藏经》等。发表专业论文三十余篇,译有“剑桥中华文史丛刊”之《唐代佛教》。曾在松江校区开设公选课《佛教与中国文化》、《孟子精读》等。

印尼文化

教学时间:授课10次,第11次考试,共33学时,2学分

课程简介:印尼文化主要授课对象为对印尼历史文化,东南亚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本科生,其内容主要讲述印尼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宗教,民族,政治,民俗,艺术等,其目的是使听课者对印尼文化有一个较系统的完整认识,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主讲教师:黄跃民(东方语学院)

诗词欣赏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系统了解、进而扩大有关中华诗词的知识面,引发他们学习与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培育其人文精神,并使学生初步掌握欣赏与分析诗词作品的一般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精选从唐代至晚清思想健康而且艺术性较强的格律诗名作(自然不同于《古代诗文选》所讲的篇目),串讲大意,归纳主题,分析艺术特点,同时以教师讲授为主,随时进行课堂师生互动与交流,期末将组织难度不大的笔试。

教学内容:  

1)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沈佺期的《杂诗》(之三);(3)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4)王绩的《野望》;(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6)杨炯的《从军行》;(7)骆宾王的《咏蝉》;(8)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9)孟浩然的《过故人庄》;(10)储光羲的《江南曲》(之三);(11)王维的《相思》;(12)高适的《除夜作》;(13)岑参的《逢入京使》;(14)王昌龄的《从军行》(之五);(15)李颀的《送魏万之京》;(16)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7)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8)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9)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20)卢纶的《晚次鄂州》;(21)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22)戴叔伦的《三闾庙》;(23)张籍的《夜到渔家》;(24)王建的《雨过山村》;(25)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26)元稹的《离思》(之四);(27)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8)贾岛的《题李凝幽居》;(29)李贺的《南园》(之六);(30)李商隐的《无题二首》(之一);(31)杜牧的《山行》;(32)皮日休的《春夕酒醒》;(33)陆龟蒙的《和袭美春夕酒醒》;(34)杜荀鹤的《山中寡妇》;(35)罗隐的《绵谷回寄蔡氏昆仲》;(36)韩偓的《已凉》;(37)温庭筠的《望江南》;(38)李珣的《南乡子》;(39)韦庄的《浣溪沙》;(40)李璟的《山花子》;(41)冯延巳的《鹊踏枝》;(42)李煜的《浪淘沙》;(43)穆修的《鲁从事清晖阁》;(44)王禹偁的《村行》;(45)梅尧臣的《鲁山行》;(46)苏舜钦的《夏意》;(47)欧阳修的《踏莎行》;(48)王安石的《桂枝香》;(49)王令的《感愤》;(50)晏殊的《浣溪沙》;(51)晏几道的《蝶恋花》;(52)范仲淹的《渔家傲》;(53)张先的《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54)柳永的《雨霖铃》;(55)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56)黄庭坚的《寄黄几复》;(57)陈师道的《春怀示邻里》;(58)秦观的《望海潮》;(59)张耒的《夏日三首》(之一);(60)贺铸的《青玉案》;(61)周邦彦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62)李清照的《一剪梅》;(63)曾几的《寓居吴兴》;(64)陈与义的《雨中再赋海山楼》;(65)岳飞的《满江红》;(66)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67)杨万里的《小池》;(68)范成大的《州桥》;(69)陆游的《书愤》;(70)辛弃疾的《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71)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72)刘过的《唐多令》;(73)姜夔的《翠楼吟》;(74)史达祖的《双双燕·咏燕》;(75)吴文英的《风入松》;(76)王沂孙的《眉妩·新月》;(77)周密的《扫花游·九日怀归》;(78)张炎的《解连环·孤燕》;(79)刘克庄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80)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81)方岳的《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82)文天祥的《过零丁洋》;(83)刘辰翁的《柳梢青·春感》;(84)汪元量的《醉歌》(之五);(85)谢枋得的《武夷山中》;(86)谢翱的《书文山卷后》;(87)郑思肖的《送友人归》;(88)林景熙的《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89)元好问的《岐阳三首》(之一);(90)刘因的《木兰花》;(91)赵孟頫的《岳鄂王墓》;(92)萨都剌的《满江红·金陵怀古》;(93)王冕的《墨梅》;(94)杨维桢的《题春江渔父图》;(95)倪瓒的《题郑所南兰》;(96)刘基的《五月十九日大雨》;(97)高启的《清明呈馆中诸公》;(98)袁凯的《客中除夕》;(99)杨基的《天平山中》;(100)于谦的《石灰吟》;(101)李东阳的《游岳麓寺》;(102)李梦阳的《晓鹰》;(103)何景明的《长安》;(104)王世贞的《暮秋村居即事》;(105)唐寅的《感怀》;(106)袁宏道的《游虎跑泉》;(107)钟惺的《夜归》;(108)谭元春的《瓶梅》;(109)陈子龙的《秋日杂感》;(110)夏完淳的《别云间》;(111)张煌言的《甲辰八月辞故里》;(112)钱谦益的《留题秦淮丁家水阁》;(113)吴伟业的《过吴江有感》;(114)顾炎武的《又酬傅处士山次韵》;(115)屈大均的《秣陵》;(116)宋琬的《初秋即事》;(117)施闰章的《过湖北山家》;(118)王士祯的《江上二首》(之一);(119)纳兰性德的《浣溪沙》;(120)陈维崧的《醉落魄·咏鹰》;(121)朱彝尊的《卖花声·雨花台》;(122)沈德潜的《梅花》;(123)翁方纲的《望罗浮》;(124)袁枚的《箴作诗者》;(125)赵翼的《论诗五首》(之二);(126)蒋士铨的《贺新凉·》(之二);(127)张问陶的《芦沟》;(128)郑燮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129)黄景仁的《绮怀》;(130)舒位的《读<文选>诗九首》(之一);(131)项鸿祚的《清平乐》;(132)周济的《渡江云》;(13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五);(134)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135)魏源的《寰海后十章》(之八);(136)姚燮的《澄灵涧》(之二);(137)郑珍的《晚望》;(140)金和的《春闺曲》;(141)康有为的《登万里长城》(之一);(142)谭嗣同的《狱中题壁》;(143)章炳麟的《狱中赠邹容》;(144)秋瑾的《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145)蒋智由的《有感》;(146)黄遵宪的《上岳阳楼》;(147)丘逢甲的《春愁》;(148)王闿运的《重悼师芳》;(149)陈三立的《园居看微雪》;(150)苏曼殊的《本事诗·春雨》;(151)蒋春霖的《唐多令》;(152)王鹏运的《念奴娇·登旸台山绝顶望明陵》;(153)朱孝臧的《鹧鸪天·庚子岁除》;(154)文廷式的《贺新郎》;(155)郑文焯的《忆旧游》;(156)况周颐的《减字浣溪沙》。

参考教材:自编。

授课教师简介:郑有志,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共汉语教学部副教授,岳麓诗社社员;出书五本,发表论文18篇,其中核心期刊15篇,发表诗歌60首,发表其他文章13篇;开设现代文学、古代诗文选、大学语文、外国留学生中文写作等课程。

书法

课程简介: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笔墨如歌的文脉传承史。中国书法艺术课是提高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与热爱。本课程可使学生理解书法历史各时期文化演进过程中的人文态度和审美情趣,启发学生在当今科技发达时期对传统艺术的思考与追求。通过书法课程的教育和学习,在探源文字,承载传统、抒发心志的同时,理解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必要性,为倡导新世纪书法推向世界有可靠人才资源,使中国的书法艺术不断发扬光大。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艺术类院校和大学中文专业学校所学的一门文化知识与书法技艺共享并用的文化艺术课。该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书法技艺,掌握、应用这门称之为国粹的独特艺术。同时,在基本技法的训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横竖撇捺点中学习学书做人的基准,从而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视与热爱,完善其对艺术的人生追求。

教学方法:

1、以专题形式逐渐了解书法的学习意义和要求,认识相关知识和技法欣赏能力。

2、课题教学和课外自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为主

3、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学生了解书法的知识、提高学书兴趣(包括参观、参赛、展览等形式加以辅导)

教学内容:

第一章  书法——中国人的心画

教学目标:1了解书法的意义和历史;2掌握用笔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书法的产生和发展轨迹;2、文房四宝;3、怎样学好书法;

4、执笔与运腕

教学重点:执笔与运腕

第二章  楷书基本笔画及间架结构

教学目标:1掌握楷书的特点;2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

教学内容:1、楷书的偏旁部首;2、楷书的间架结构;

3、结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4、章法布局

教学重点:基本笔画的写法

第三章  行楷的结构特点与神韵

教学目标:1、理解行书和楷书关系;2、领悟行楷书写笔画的变化

教学内容:1、书法中的中锋与侧锋;2、方圆、疾涩、运笔的节奏

3、讲解书法中的筋骨血肉、笔力、墨法

教学重点:行楷书写的方法

第四章   行书特点及写法

教学目标:1、理解行书的特点;2、基本掌握行书的写法

教学内容:1、学习古文、唐诗练习书法;2、行书基本知识;3、笔势、笔意;

4、书法中的阳刚、阴柔、虚实、方圆

教学重点:行书的写法

第五章  书法艺术的欣赏与创作

教学目标:1、掌握欣赏书法作品的基本方法;2领悟书法创作的方法

教学内容:1、书法审美的共性与标准;2、书法创作辅导;

3、书法作品品评、测试;4、创作书法展览作品、交流

教学重点:1、书法作品的赏析;2、书法创作的方法;3、作品布展

第六章  讲评、考核

教学目标:总结学书体会

教学内容: 1、总结学书体会;2、讲评学生作品

教学重点:讲评学生作品

授课教师简介:董祖豪,男,浙江宁波籍人,现居上海。三次赴日本进行讲学、文化交流活动,获日本文部艺术大赏奖、泰国世界华人艺术金奖、台湾中华书法艺术特等奖。2007年—2008年迁址松江任松江方松社区《新松江区》编委。20092月任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书法客座教授。现为中国九三学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美协会员、世界艺术协会副主席,香港远程教育学院书画系教授、上海民族画院名誉校长、中国书画协会名誉主席以及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课程简介: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度,她地跨欧亚,文化兼有东西方的特点。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国家近在咫尺,却又因为相互的不了解而似乎远在天边。本课程旨在介绍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中的精华(具体内容包括: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著名城市,民间习俗,音乐、芭蕾、电影等方面的成就,民俗和交际特点,等等),使大家对这个国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全部课程均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授课教师:赵蓉晖 副教授(文学研究院)

大众体育舞蹈(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主要是学生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了解和初步掌握体育舞蹈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以及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良好品质及勇敢、顽强的进取精神,激励学生勤奋、刻苦学习,勇于拼搏和攀登及敢于竞争的意识品德。

授课教师:马建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中国茶艺与茶文化概论(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系统学习茶叶商品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国茶道和茶艺知识。学会以茶修养身心的方法,了解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现。同时也为有兴趣参加上海市“茶艺师”和“茶叶审评师”(初级、中级)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授课教师:倪慧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日本文化概论 (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日本人和中国人或者朝鲜人、东南亚各国的人是同一种人吗?为什么中国人喜欢梅花牡丹,而日本人却喜欢樱花?日本历史上的武士和中国的游侠、文士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一方面日本的纯情电视剧(如《一升的眼泪》)感人至深,而另一方面低级下流的作品又充斥在街头巷尾?为什么日本人注重集体牺牲个人?为什么日本人能制造出随身听和任天堂索尼游戏机?为什么日本人给外国人以彬彬有礼的印象,但侵华时又残酷无比?为什么日本首相总是参拜靖国神社?相信对以上问题感兴趣的人不少,而且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回答。本课程意欲通过对以上问题等的剖析,探讨日本的文化,并对以上问题给与一个文化论的回答。

教学目的:1、了解有关日本文化的主要问题,从文化的角度理解日本;2、掌握学习方法,包括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发表。

主讲教师:孙攀河(东华大学)

西方美术欣赏(外校课程)

课程概述:本课程从文化和艺术发展的角度讲授从原始到现代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发展演变的过程,介绍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研究艺术的规律、原则和方法。课程以西方艺术为主线,介绍西方美术的基本原则和欣赏规律。教学采用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方法,展示艺术作品的视觉图像,使学生从作品的欣赏中得到艺术的直觉和感受。

主讲教师:孙乃树(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艺术与设计漫谈(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相对于直接培养人们经世致用能力的科目,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科目以及其他实用性科目而言,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人是需要精神生活的动物,在物欲横流及物质与精神两方面严重失衡的时代,艺术、设计对于人类生存与未的意义,正在越来越清晰地凸显在我们面前。这一课程以培养学生接触与欣赏艺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

1、艺术、设计的起源  2、中外远古艺术  3、中外青铜艺术   4、中国古代艺术  5、中国工艺之美  6、外国古代艺术  7、文艺复兴  8、中国的人文情怀  

9、激情与理性、革命与浪漫  10、与传统决裂   11、寻找新艺术   12、西方的冲击  13、设计的范畴  14、装饰艺术的设计  15、设计与科学   16、设计方法、程序与管理   17、设计与文化  18、设计师与设计  19、走向未的艺术与设计

主讲教师:张德群(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现代文学名作选读(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课程计划选取现代文学史上十多位重要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从创作背景、主题内蕴、艺术形式、文学史价值与意义等层面,综合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对这些作家作品予以比较富于思想和审美深度的分析,引领学生进入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的世界,对民族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现代文学艺术成果有一个初步了解,对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家所走过的艰辛坎坷的艺术创作之路加深理解,启发学生开拓文化视野,更好地认识我们民族刚刚过去的百年历史,中国现代文学所蕴含的最重要的文学艺术精神和艺术启示,从而使青年学子更客观和更具历史感地认识现代中国的国情,艺术与民族、国家、时代、文化等之间深刻而复杂的关系,更深入地理解艺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以现代文学为代表的艺术的审美特质与本土化特征。

主讲教师:李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高尔夫文化讲堂(外校课程)

课程概述:本课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从“高尔夫:西方绅士文化舶来品”的历史说”、“ 高尔夫:“田园社交”向“职业竞技”演进的发展说”、“千年沧桑,百年迂回:中国高尔夫历史时空说”、“千姿百态话球场:高尔夫球场风格说”、“运动与自律的协奏曲:高尔夫运动规则说”、“文明与高雅的和弦:高尔夫运动礼仪说”、“高尔夫:引领休闲时尚文化说”、“高尔夫:新兴产业市场说”等十个专题,向学生讲述高尔夫运动的历史发展,不同社会时期的发展对高尔夫运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当代高尔夫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逐渐成为产业化发展的社会动因。并且,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述方法,使学生了解高尔夫运动的基本知识。

主讲教师:吴亚初(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中国饮食文化(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中国饮食文化主要对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门——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系统地论述。

主讲教师:葛丽芳(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传统文化的涵义。文化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宇宙观、政治观、人生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通过较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而更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认识我们的国情,自觉地摒弃陋习,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主讲教师:黄玮(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外校课程)

课程简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发展变化、学科特点、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规律等内容。

主讲教师:叶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