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启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工作的通知

时间:2007-09-11浏览:2168设置

教高司函〔200713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发挥自身优势,办出专业特色,十一五期间将择优重点建设3000个左右特色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建设点分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两种类型分别遴选。现就本科院校的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的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内容和要求

  (一)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目标是,依据国家需要,在优先发展、紧缺专门人才和艰苦行业中,选择相关若干专业领域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推进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一批急需和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内容和要求:

  1.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加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研究,形成有效机制,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2.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减少陈旧内容。有较高外语要求的,要加强国外优秀教材的引进和使用,大力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

  3.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4. 改革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建立学生到工厂、企业、农村、社会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实践实习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要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5. 通过改革和建设,培养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并集成取得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效果,形成该专业建设内容的相关参考规范,发挥推广和示范的作用。

  二、遴选名额与申报条件

  (一)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7年一次完成遴选,分别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软件工程、植物生产类、金融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师范教育类等专业领域遴选(专业领域和遴选名额见附件1)。每个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分四年度共计支持经费80万元。

  (二)申报条件:

  1. 符合本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方向,纳入本校专业建设规划并进行重点建设,建设成效良好。

  2. 具有较长的举***教育的历史(特殊专业领域除外),重视本科教学,具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和教学管理力量、较完备的教学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在同类专业领域内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明显的办学优势,毕业生社会声誉好。

  3. 改革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方案科学可行,管理有保障,成效可测量,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有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4.专业建设能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在与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合作方面有良好机制和途径,合作密切。

  三、申报办法

  1.以学校为单位申报。申报学校依据规定的专业领域,选择本校相关的专业点直接向我部申报。

  2. 申报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需填写《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见附件2)一式三份、《高等学校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汇总简表》(见附件3)和《高等学校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单位及联系人信息表》各一份(见附件4)。以上报表可以登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www.hie.edu.cn)下载。网站联系人:王晓霞,联系电话:010-64894899  010-64969576

  3. 申报学校将上述申报材料报送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办公室,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北11号,西单饭店东区619房间(位于教育部东门对面)。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办公室,邮编:100816。同时发送电子文档至tszy2@hie.edu.cn。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办公室联系人:沙玉梅、赵锋,联系电话010-66097229010-66011537

  4. “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的截止时间为2007921。逾期申报不予受理。

  四、评审

  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的评审将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公平公正,注重特色,择优资助的原则进行。申报情况及评审结果将通过网络进行公示。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及时将本通知转发所属高校,指导所属高校做好申报工作。我部联系人及电话:高等教育司综合处,010-6609686766097289,孙立海、李智。

  附件:1.“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领域与遴选名额表

     2.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

     3. 高等学校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汇总简表

     4. 高等学校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单位及联系人信息表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
二〇〇七年八月二十日


附件1

“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领域与遴选名额表

 

申报代码

领域、方向

计划

点数

备注

A01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2

该类本科专业已有二届以上本科毕业生。

A02

新闻传播类

20

原则上举***教育15年以上。

A03

外语非通用语种

30

可按语种群进行申报。除非通用语种外,通用语种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也将建设少量的特色专业点。申报的语种专业设立时间须有两年以上,学生有机会赴语言对象国学习和实习。

B01

软件工程

40

专业课教师队伍中,具有工程经历的专职教师比例占50%以上;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须在企业进行,时间不少于六个月;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办学、联合申报者优先。

B02

集成电路

20

B03

通信工程

10

B04

网络工程

10

B05

信息安全

20

B06

地质学

5

B07

煤矿与安全工程

30

B08

石油天然气

10

B09

核技术

5

B10

水利工程

10

B11

动漫

20


 

C01

植物生产类

30

具有一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基础;与现代农业企业、科研院所有良好合作关系;具备现代农(牧、渔)业和新农村建设典型特征的实践教学基地,有效的实验、实习、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C02

森林资源类、草业科学类、环境生态类

10

C03

动物生产类、水产类

10

C04

动物医学类

5

C05

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

5

C06

农林经济管理类

5

D01

临床医学类

15

参照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积极开展课程计划改革;有临床实践教学资源优势;有严格的临床教学、实习、考核制度;每个申报点应结合一所附属医院申报。

D02

口腔医学类

4

D03

中医学类

8

E01

金融学国际化人才培养

10

在招生、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试点经验;通过建设,50%以上的专业课采用英语教学。

E02

会计学国际化人才培养

E03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化人才培养

E04

法学国际化人才培养

E05

经济学类

20

专业设置时间较长,近三年招生、就业状况良好;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45%,聘请有经验的社会人员到校兼职授课;有与相关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关系;有良好的校内外实验、实习条件。

E06

工商管理类

E07

法学

E08

物流管理

F01

师范教育类

50

围绕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的目标,调整教师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教育实践,教育实习原则上不少于一个学期,有相对稳定的中小学实习基地;形成教师主动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并聘请中小学一线教师兼职兼课制度;近三年毕业生到中小学就业率较高;为基础教育服务并有较大影响。

 


附件2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 校 名 称       (盖 章)        

专 业 名 称                       

专 业 代 码                       

申 报 代 码                           

领 域 方 向                       

填 报 日 期                       

学 校 归 属 部委院校□    地方院校□

 

 

教育部 制

二○○七年七月


 

 

填 写 说 明

 

 

1.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3.申报代码、领域方向的内容请在附件1中选择并填写。

4.学校类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

5.申报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一、简表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专业代码

 

学位授予

门类

 

本专业设置时间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首届毕业生时间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出生年月

 

   

 

   

 

所学专业

 

毕业院校

 

   

 

   

 

所在学校通讯地址

 

   

  办公:                         手机: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学校情况

所在省市

 

学校财务部门

审核盖章

银行开户单位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二、建设目标、思路、 方案及成果预测

 

 

 

 

 

 

 

 

 

 

 

 

 

 

 

 

 

 

 

 

 

 

 

 

 

 

 

 

 

 

 

 

 

 

 

 

 

 

                                                               (可另附页)

 


三、基础与改革

 

3.1 教学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等内容)

 

 

 

 

 

 

 

 

 

 

 

 

 

 

 

 

 

 

 

 

 

 

 

 

 

 

 

 

 

 

 

 

 

 

 

(可另附页)

 


三、基础与改革

 

3.2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制度、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等方面内容)

 

 

 

 

 

 

 

 

 

 

 

 

 

 

 

 

 

 

 

 

 

 

 

 

 

 

 

 

 

 

 

 

 

 

                                                       (可另附页)

 

 


四、建设保障

4.1学校的支持保障措施

 

 

 

 

 

 

 

 

 

 

 

 

 

(可另附页)

 

 

4.2经费预算表

支出科目

(含配套经费)

金额

()

计算根据及理由

1.

 

 

 

2.

 

 

 

3.

 

 

 

4.

 

 

 

5.

 

 

 

6.

 

 

 

7.

 

 

 

8.

 

 

 

合计

 

 

 


五、学校学术委员会意见

 

 

 

 

 

 

 

 

(盖 章)       主任签字:

 

     

 

 

 

六、学校审核、推荐意见

 

 

 

 

 

 

 

 

(盖 章)     学校领导签字:

 

                                     

 

 

七、学校主管部门意见

 

 

 

 

 

 

 

 

       (盖 章)    

 

                                     


附件3

 

高等学校“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汇总简表

 

高等学校(加盖公章):

 

序 号

申报代码

领域、方向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附件4

高等学校“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申报单位及联系人信息表 

 

 

高等学校(加盖公章):

 

学校

所在省市

银行开户名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联系人:

姓名

部门

职务

电话

传真

手机

电子邮件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