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学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验收的通知

时间:2007-12-04浏览:1984设置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Advisory Committee of Less Commonly Taught Languages (ACLCTL)

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dvisory Board unde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关于高等学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验收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学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接教育部高教司文科处通知,高教司将20071210日起对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进行验收。本次考察验收工作将按照《关于批准北京大学等高等学校建立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及下达基地建设经费的通知》(教高函[2001]4号)、《关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建立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的批复》(教高函[2001]14号)文件精神,参照20053月高教司下发的《高校外语专业教学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司函[2005]42号)的主要内容实施。

高教司委托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实施验收工作。验收方式以专家入校考察为主。因时间较紧,请有关高校在收到高教司文件之前即开始准备。在专家入校考察前一周内,将“高等学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自评报告”和“高等学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数据汇总表”邮寄至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处,并请尽快用电子邮件方式通知秘书处负责本基地此项工作的联络人和联络方式。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联系人:姜景奎,电话:010-627515746276771813426280929

电子邮件地址:jiangjk@pku.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外文楼外国语学院东语系  邮编:100871

附件一:入校考察时间

附件二:高等学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情况汇总表

附件三: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方案(试行)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20071116


附件一:

入校考察时间安排

第一组:

北京大学:          2007121011

广西民族大学:      2007121314

第二组: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07121719

中国传媒大学:      2007122021

第三组: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121718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2007122021

第四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712242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7122728

 


附件二:

 

 

高等学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建设情况汇总表

2001—2007

 

 

 

高等学校:

 

基地名称:

 

 

 

 

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表

2007   


     

 

一、本表的统计范围应确属本基地工作范围,内容必须属实。统计时间严格界定在20011120071031。统计数据要准确无误、有据可查。

二、本表填写中所涉及的人员均指本基地专职人员,即人事关系隶属本基地的人员,兼职人员不计在内;所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科研奖励、教学成果奖励等)指本基地专职人员获得的成果,引进人员在调入本基地之前署名其他单位所获得的成果不填写、不统计。

三、各项经费应是本基地实际获得并计入财务帐目的经费。本表所列经费单位,一律为万元。

四、使用小四或五号宋体填写本表。复制(复印)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A4,装订要整齐。

五、本表各栏除特别规定外,均可以自行加行、加页。

六、其他注意事项,详见各表脚注。

 


一、本基地人员情况

院系

语种

       

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具有博士学位人员

具有硕士学位人员

 

 

 

 

 

 

 

 

 

 

 

 

 

 

 

 

 

 

 

 

 

 

 

 

 

 

 

 

 

 

 

 

 

 

 

 

 

 

 

 

 

 

 

 

 

 

 

 

 

 

 

 

 

 

 

 

 

 

 

 

 

年龄结构

专业技术职务

合计

35

以下

36

45

46

55

56

60

61

以上

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注:按照组成本基地的各单位和专业语种依次填写,兼职人员不得计入。

 


二、专业(语种)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1.专业(语种)名称:

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本专业人员情况(人数)

姓名

 

 

 

教授

副教授

具有硕士学位

具有博士学位

出生年月

 

 

 

职称

 

 

 

 

 

 

 

2.专业(语种)名称:

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本专业人员情况(人数)

姓名

 

 

 

教授

副教授

具有硕士学位

具有博士学位

出生年月

 

 

 

职称

 

 

 

 

 

 

 

3.专业(语种)名称:

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本专业人员情况(人数)

姓名

 

 

 

教授

副教授

具有硕士学位

具有博士学位

出生年月

 

 

 

职称

 

 

 

 

 

 

 

4.专业(语种)名称:

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本专业人员情况(人数)

姓名

 

 

 

教授

副教授

具有硕士学位

具有博士学位

出生年月

 

 

 

职称

 

 

 

 

 

 

 

5.专业(语种)名称:

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本专业人员情况(人数)

姓名

 

 

 

教授

副教授

具有硕士学位

具有博士学位

出生年月

 

 

 

职称

 

 

 

 

 

 

 

6.专业(语种)名称:

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本专业人员情况(人数)

姓名

 

 

 

教授

副教授

具有硕士学位

具有博士学位

出生年月

 

 

 

职称

 

 

 

 

 

 

 

注:专业(语种)需全部填写,可按顺序增加。

三、人才培养

1.本基地招生和授予学位人数

 

本科生

进修生

招生数

授予学位数

招生数

授予学位数

合计

其中

留学生

合计

其中

留学生

合计

其中

留学生

合计

其中

留学生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本基地20012007年本科生发表论文和参加校际(外语)比赛获奖情况

专业(语种)

作者/参加人

论文/项目

发表刊物/获奖情况

时间

 

 

 

 

 

 

 

 

 

 

 

 

 

 

 

 

 

 

 

 

3.本基地所属语种研究生招生和授予学位人数

 

硕士生

博士生

招生数

授予学位数

招生数

授予学位数

合计

其中

留学生

合计

其中

留学生

合计

其中

留学生

合计

其中

留学生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四、教材和课程建设

1.本基地20012007年出版教材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时间

出版社

备注

 

 

 

 

 

 

 

 

 

 

 

 

 

 

 

 

 

 

 

 

 

 

 

 

 

 

 

 

 

 

 

 

 

 

 

 

 

 

 

 

 

 

 

 

 

 

 

 

 

 

 

 

 

 

 

 

 

 

 

 

 

 

 

 

 

 

 

 

 

 

 

 

 

 

 

 

 

 

 

 

 

 

 

 

 

 

 

 

 

 

 

 

 

 

 

 

 

 

 

 

 

 

 

 

 

 

 

 

 

 

 

 

 

 

 

 

 

 

 

 

 

 

 

 

 

 

 

 

 

 

 

 

 

 

 

 

 

 

 

 

 

 

 

 

 

 

 

 

 

 

 

 

 

 

 

 

 

 

 

 

 

 

 

 

 

 

 

 

 

 

 

 

 

 

 

 

 

 

 

 

 


 

2.本基地2001—2007年获得的省、部级以上教学(材)成果奖

序号

成果名称

获奖人

获奖类别名称、等级、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3.本基地2001—2007年获得的省、部级以上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持人

类别名称、等级、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科学研究

 

1.本基地20012007年已完成的省、部级以上立项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下达编号

项目、课题名称

   

起讫时间

科研经费

(万元)

完成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2.本基地2001—2007年获得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成果名称

获奖人

获奖类别名称、等级、时间

 

 

 

 

 

 

 

 

 

 

 

 

 

 

 

 

 

 

 

 

 

 

 

 

 

 

 

 

 

 

 

 

 

 

 

 

 

六、学术交流

1.本基地2001—2007年举办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序号

学术会议名称

举办时间

     

总人数

海外人员参加人数

1

 

 

 

 

2

 

 

 

 

3

 

 

 

 

4

 

 

 

 

5

 

 

 

 

2.本基地教师2001—2007年在国外大学讲学或在国际会议上做报告情况

序号

讲学或报告

人员姓名

国外大学名称

或国际会议名称

讲学或报告时间

讲学或报告

名称

1

 

 

 

 

 

2

 

 

 

 

3

 

 

 

 

4

 

 

 

 

5

 

 

 

 

3.本基地2001—2007年承担的国际国内交流合作项目

序号

国际国内交流合作项目名称

起始时间

合作对象

1

 

 

 

2

 

 

 

3

 

 

 

4

 

 

 

5

 

 

 

 

七、建设资金

1.本基地2001—2007年建设资金来源情况(实际到帐资金)单位:万元

合计

“211工程

“985工程

其他建设项目

主管部门

地方政府

学校自筹

其他

科研经费

总经费

其中纵向

 

 

 

 

 

 

 

 

 

 

2.本基地2001—2007年建设资金支出情况                单位:万元

合计

人才

培养

教材

编写

学术

交流

仪器

设备

实验室建设

网络

建设

其他

 

 

 

 

 

 

 

 

 

 

学校审核意见:

 

   

 

 

 

 

 

 

 

 

 

 

 

 

                   校(院)长:              (学校公章)

 

                   日期:

 


附件三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方案

(试行)

 

一、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 学科规划

*1. 1 学科定位

1. 2 专业建设特色

1. 3 发展目标

 

2. 师资队伍

2. 1 整体结构与规划

*2. 2 专任教师基本状况

*2. 3 专任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状况

2. 4 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状况

 

3. 教学资源

*3. 1 教学基础设施

*3. 2 图书资料

3. 3 网络资源

3. 4 国际、国内学术交流

 

4. 教学内容与管理

4. 1 教学计划

*4. 2 课程建设

4. 3 课外活动

*4. 4 质量控制

 

5. 教学效果

*5. 1 学生外语基本功

*5. 2 学生专业知识

*5. 3 学生创新能力

5. 4 学生综合素质

5. 5 学生就业情况


二、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指标等级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等级标准

内涵说明

A

C

1.

学科规划

*1.1.学科定位

●学科定位规划

学科定位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现有条件以及外语学科的基本规律

学科定位基本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现有条件以及外语学科的基本规律

1.       学校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自身的条件找准自己的位置。

2.       专业定位要与学校的目标定位、层次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相一致。

1.2.专业建设特色

●专业方向规划与建设

专业方向明确,专业建设规划符合外语教学规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专业建设规划比较明确,基本符合外语教学规律

1.       专业建设规划合理。包括:专业设置适应学校所在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遵循外语教学的规律。

2.       专业建设强项指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中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和特色专业方向。

●专业建设强项

专业建设强项明显,优势突出

专业建设强项不明显

1.3.发展目标

●专业建设的规划

已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有切实可行的提升办学层次、加强专业建设的规划

有切实可行的提升办学层次、加强专业建设的规划

1.       提升办学层次指申报研究生学位授予权。

2.       专业建设规划包括申报校级以上(不包含校级)重点学科、名牌专业或精品课程等内容。

 

●近五年教学科研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落实,措施得力

有发展规划,但缺乏具体措施

2.

师资队伍

2.1.整体结构与规划

●专业教师配备

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均有一定数量的合格教师,能满足课程设置的需要

主干课程配有一定数量的教师,能基本满足课程设置的需要

1.       专业技能课指外语的综合训练课程和外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外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

2.       专业知识课指外国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语言学、词汇学、语法学、文体学、对象国文学、对象国社会与文化等课程。

3.       相关专业知识课指与外语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课程,即有关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

4.       梯队发展趋势良好指有学科带头人,有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年龄层次合理。

●梯队建设

专业课教师的年龄、学历、学位、学缘、职称、专业方向分布合理,发展趋势良好

专业课教师的年龄、学历、学位、学缘、职称、专业方向分布基本合理

 

*2.2.专任教师基本状况

●教师数量

师生比符合教育部对外语专业的规定,专业技能课坚持小班上课。

师生比基本符合教育部对外语专业的规定

1.       师生比以评估当年教育部对外语专业的规定为准。

2.       小班上课指班级学生数控制在30人以下。

3.       在校外或国外学习工作经历包括出国学习进修、工作和在国内其他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选修研究生课程或做国内访问学者。

●年龄分布

有一定数量不超过55周岁的教授和不超过40周岁的副教授

有一定数量不超过60周岁的教授和不超过45周岁的副教授

●学位

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中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大于或等于90%

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中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大于或等于70%

●职称

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45%

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30%

●在校外或国外学习工作经历

在校外或国外学习工作超过半年的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

在校外或国外学习工作超过半年的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

 

* 2.3.  专任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 专任教师开设课程的能力

近三年内已开设不低于两门本专业课程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

近三年内已开设不低于两门本专业课程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60%

1.       学术著作指作为第一或第二署名人出版的学术类论著;作为主编正式出版并经省部级立项,或获省部级以上奖的高校外语专业主干课教材;作为第一译者的15万字以上文学名著或学术著作的译作;获省部级以上奖项的辞书。

2.       论文涵盖有关教学研究、教学成果、学术研究的论文。

3 科研项目指省部级以上社科基金项目。

 

●专任教师近三年出版学术著作

出版学术著作不低于5

出版学术著作不低于2

 

●专任教师近三年人均年发表论文

1

0.5

 

●专任教师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

省部级以上项目1项以上

每年平均1项以上校级立项项目

 

 

●专任教师近三年获奖情况

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以上

校级及以上奖励1项以上

 

2.4. 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状况

●有关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讨论

近三年来定期组织这类讨论,教师积极参加

近三年来学校组织了这类讨论

 

 

●参与校级及以上教改立项教师比例

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5%

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15%

 

 

 

3. 教学资源

* 3.1. 教学基础设施

●教室面积

面积达到有关规定,各类教室能满足教学要求

面积达到有关规定,基本满足教学要求

1.       根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的规定,外语类院校人均教室面积为3.37平方米,综合大学2.52平方米,工科院校3.53平方米,师范院校2.38平方米,农业院校2.51平方米,林业院校2.80平方米,医学院校、财经、政法院校2.28平方米

2.       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指全校供外语专业学生上课使用的实验室和教室。

3.       教育部2002年《关于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规定,国家重点建设的高 校专业必修课中使用多媒体的应达到30%以上,其他院校应达到15%以上。

4.       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设备指能播放PowerPoint文件、DVDVCD光盘,以及能直接上网的设备。

●语言实验室面积

达到人均1平方米

基本满足教学要求

●多媒体教室

 

数量达到有关规定

尚无一定数量的多媒体教室,但有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设备

* 3.2. 图书资料

●本学科拥有的专业图书总量

能满足学科建设需要

基本满足学科建设需要

 

●供学生阅读的与本学科相关国内的期刊

20种以上

1019

●供教师查阅的、国外出版的学术期刊与报纸

10种以上

510

●每年平均购置的、与本学科相关的国外原版图书

50种以上

3050

3.3. 网络资源

 

●供学生使用的网络设备

有供学生使用的网络设备,能满足教学的要求

正在购置供学生使用的网络设备

1. 网络资源指全校可供外语专业学生使用的资源。

●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能力的措施

有相应的培训措施,效果较好

相应的培训措施不够落实

3.4. 国际、国内学术交流

●外教聘用

聘用的外籍专家和教师水平较高,能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

有外籍专家或教师,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1.       与国(境)外院校稳定的合作项目是指与国(境)外院校有实质内容的长期合作项目。这些项目应有助于外语专业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图书资料的建设。

2.       与国内院校的合作包括主办国内相关的学术会议、聘请外校资深专家来校讲学、本校教师受聘担任其他学校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与国(境)内外院校合作项目

有比较稳定的合作项目,主办国内相关的学术会议

有一定的合作与交流

 

 

4.

教学内容与管理

 

 

4.1. 教学计划

●专业教学总体计划

较好地执行全国本专业教学大纲对课程结构的要求,对开设的课程、学时和学分有明确规定

有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尚可

 

●课程大纲

 

对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材、教法、考核方式和参考书目有明确规定

主干课的课程大纲比较完善

* 4.2. 课程建设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有总体思路、具体计划和配套措施,执行良好,成效显著

有思路、计划和措施,有一定成效

1.       现代化教学技术主要指使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的新技术。

 

●课程设置

符合本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部分主干课被评为校级以上重点课程

基本符合本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专业必修课和主要的专业选修课均能开全,基本无因人设课的现象

●教材选用

有科学的教材评估和选用制度,执行情况良好,能选用公认水平较高的教材

有教材评估和选用制度,执行情况一般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成效显著

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高职称教师开课情况

55周岁及以下高级职称教师每学年均为本科生开课

80%55周岁及以下高级职称教师每学年均为本科生开课,或举办针对本专业的系列学术讲座

4.3. 课外活动

●组织用外语开展的各种活动和竞赛

方式多样、参加面广、效果明显

有一定的活动,对课堂教学有促进

 

* 4.4. 质量控制

     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管理制度健全,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执行严格

制度基本健全,执行比较严格

1.       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包括目标确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信息的收集、评估、信息反馈、调控等环节。

 

●教学环节的监控

对教案编写、作业批改、考试命题和试卷评阅等教学环节有明确的监控措施,执行得力

有一定的监控措施

●教学评估与检查措施

建立起了本专业课程测试和全国性专业水平测试相结合的教学评估体系;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师评学的活动,成效显著

初步形成了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5. 教学效果

* 5.1. 学生外语基本功

●外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

听说读写译基本功普遍比较扎实,综合运用能力较强

基本符合全国本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的要求

 

* 5.2.  学生专业知识

●对外语专业知识的掌握

外语专业知识面较宽

有一定知识面

 

* 5.3.  学生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

达到本专业教学大纲对论文的要求,质量较高

基本达到本专业教学大纲对论文的要求

 

●在与外语有关的比赛中获奖情况

本专业学生近三年获得省级及以上的奖项1项以上

本专业近三年在省级以下、校级及以上比赛中获奖

5.4. 学生综合素质

●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

比较高

基本符合要求

1.       与本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指除了需要熟练掌握的外语专业知识外还需了解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涉及包括外交、外事、金融、经贸、法律、新闻等诸多学科领域。

 

●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

选修了一定数量的复合专业课程,知识面比较宽

参加了复合专业知识讲座,有一定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

 

 

●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近三年学生较多参与与本专业有关的涉外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活动,评价较好

近三年学生参与与本专业有关的涉外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活动

 

5.5. 学生就业情况

●近三年就业率

 

就业率和就读研究生比率在本地区同类专业中居领先地位

就业率和就读研究生比率较高

 

●社会评价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高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一般


 

三、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结论标准

 

 

       本方案二级指标共20项,其中重要指标(带星号*10项,一般指标10项。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列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其标准如下:

       优秀:A15(须含二级指标5.1), C4,(其中重要项目A8C1),D=0

    良好:A+B15,(其中重要项目A+B10D=0),D1

    合格:D3(其中重要项目D1)。

 

 

四、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方案有关说明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通过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加强对全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监控,促进高校自觉地加强外语专业学科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外语专业教学质量。

1.评估方案努力体现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对新世纪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反映各外语专业语种教学基本要求中规定的各项要求。

2.本方案适用于各类普通高等学校中的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英语专业以外的其他外语专业对部分二级指标中的量化标准经教育部批准可作适当调整。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