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简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大致分为:新的心理健康观;大学生自我意识;大学生人格发展;大学生学习与创造心理;健康的恋爱观;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大学生情绪健康;挫折、压力及应对;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课程设置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朝鲜半岛历史与文化课程简介
给学生提供和讲解朝鲜和韩国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朝鲜半岛。
阿拉伯社会与文化课程简介
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学生了解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教学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地区历史,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等;石油问题;中东战争;阿拉伯各国概况,如埃及、也门苏丹、约旦、科威特等。
参考教材:《阿拉伯各国概况》 陈万里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印度尼西亚概况简介
给学生提供和讲解印度尼西亚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教育、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使学生较系统的了解印度尼西亚。
电子商务课程简介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网络化社会。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网络经济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网络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和手段。当代中国企业如何运用电子商务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虚拟化的环境中实现组织与管理的变革、塑造新的核心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企业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电子商务的形成和发展、电子商务的主要技术(网络技术、安全技术等)、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网站技术、企业如何开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运行环境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运作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电子商务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方法、网络营销策略与促销方法,电子支付的理论与流程、网络交易安全基本思路与方法、物流基本原理等内容。
主讲教材:《电子商务导论》,黄永斌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教材:《电子商务概论》,高家望 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电子商务基础》,李鼎 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美关系述论课程简介
中美两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中美关系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内政、外交影响巨大。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可预见的将来无疑仍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对象。在中国走向统一和现代化的过程中,美国不仅能提供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经验,而且在一些重要领域如台湾问题上,它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因素。本课程将系统阐述中美关系的历史和现状,详细探讨美国对华政策及中美关系发展演变的背景和动因,深入揭示科学制订中国对美战略的重要性,并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预测。
公共关系学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工商管理类和经济类部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以管理科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的,研究公共关系的社会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综合性、应用性的边缘学科;是公共关系学科中的一门入门的基础理论课程。公共关系学科以建立与社会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为主线贯穿始终。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发掘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潜能,运用公关知识树立组织或个人良好的形象。
课程主要内容有:
公共关系概述:基本内涵、定义、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
公共关系工作对象和工作类型;
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的实施;
公共关系策划;
企业战略战略(CIS)导入;
公共关系整合传播;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等。
企业信息化管理课程简介
该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公共选修课,打破文理专业壁垒,向不同专业学生展示信息化、管理、IT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提供用信息化管理解决企业问题的方法,介绍信息管理学科前沿研究成果、新趋势等知识。
该课程预计用30课时,在系统讲述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各类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案例开展讨论分析,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利用网络开展教学辅导,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掌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全球制造环境下基于Internet的企业信息化模式,熟练把握信息技术、企业组织和人对企业信息系统的综合运用。
教学大纲如下:
第一部分 企业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第二部分 企业信息化管理概述及其规划建设
第三部分 管理信息化
(一) 物料需求计划MRP
(二) 制造资源计划MRPII
(三) 企业资源计划ERP
(四) 知识管理KM
(五) 决策支持系统DSS
第四部分 基于Internet的企业信息化管理
(一) 电子商务EC
(二) 客户关系管理CRM
(三) 供应链管理SCM
(四) 协同商务与商务智能
第五部分 企业信息化工程的设计与实施
应用统计学课程简介
自从300多年前“Statistics”首次被使用,时至今日,统计一直都是世界上各个国家政府机构的重要支柱。全球统计已经成为许多国际组织,像跨国公司,联合国和一些关注人口密度、生态灾难和疾病流行的组织等重点关注的对象。
在我国,统计学是2000年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统计学是用一门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汇总、描述和分析数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断和决策的科学。
统计学不象其他科学,它没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来自任何领域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只要有数据的地方,就会使用统计学。
马寅初先生说: “学者离不开统计而究学,政治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施政,事业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执业”;
一位留美学者说“统计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一位资深海外统计学家说 “统计就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存在时并不觉得很突出,一旦不见了,人生就是黑白的了”;台湾辅仁大学一位教授说“统计即生活,统计即人生”;一位著名学者说“没有统计,其他科学可以存在,但是很渺小”。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 统计无处不在,统计无人不用”。只要稍加注意,你就会发现,没有一份报纸、周刊或杂志不刊登以统计为基础的文章,你的身边处处都有统计的身影。
通过学习应用统计学这门课程,你将学会怎样从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现象或事物中获取数据(即收集数据),再从数据中整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可学会在Excel软件下完成诸如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列联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非常实用的一系列统计分析工作。从而帮助我们对该现象或事物作出合理地推断或决策,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追求我们所拥有的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获取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三部分,合计30学时:
1. 描述统计学: Ch1~Ch4
2. 推断统计学:
(1)基础知识: Ch5~Ch6
(2) Ch7~Ch10
3. 应用广泛的统计方法简介: Ch11、 Ch12
使用教材:
统计学 贾俊平 何晓群 金勇进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参考书:
1.管理统计学 徐国祥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
2. 统计学 袁卫 、庞皓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9月
3. 统计学学习指导书 贾俊平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犹太文化》学期目录及课程简介
一、概论:
1~中国的犹太学研究:特点、发展阶段、现状
二、犹太文化
2~犹太历史中的主要人物与大事
3~希伯来语与犹太教介绍:犹太教的发展,基本教条,派别,哲学基础和现代发展
三、犹太历史
4~古代巴勒斯坦犹太国家的兴衰,犹太人大流散
5~犹太宗教复国思潮发展为全球锡安主义运动的过程,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的移民运动
6~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列强对锡安主义和犹太人问题的态度7~犹太“民族家园”在英国统治下巴勒斯坦的形成和发展
8~纳粹大屠杀及其后果之一 —— 锡安主义再掀高潮
9~英犹冲突升级和巴勒斯坦争端的激化,苏美支持巴勒斯坦分治的原因
10~锡安主义运动的最后冲刺,以色列国的建立
四、以色列研究
11~以色列国建国后再度崛起的原因及其独特发展道路,以色列经济奇迹的特点
12~以阿关系从战争走向和平的历程
13~以色列的政治发展道路
14~以色列的社会发展与文化教育,以色列的外交政策。
五、中以研究
15~犹太人在中国历史
16~中以战略关系:犹太人和中国-新世纪的古老文明
课程描述:本课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对以色列、阿拉伯方面以及欧美各国有关资料和学术成果广泛收集、细心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犹太文化。
课程目的:本课程作为以犹太文化主线进行犹太研究的课程,着力构筑该研究领域内中国学者自己的理论框架,在实事求是、论之有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既不同与欧美学者,也有别于阿拉伯和以色列学术界的见解和观点。本课程还希望可以我国与中东及阿以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提供帮助;通过对犹太民族复兴历程和以色列国发展过程中一些规律性因素的分析和总结,为振兴中华民族,完成祖国现代化大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课程内容:全课程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概述,主要介绍中国的犹太学研究:特点、发展阶段、现状。
第二部分为犹太文化,内容包括犹太历史中的主要人物与大事中国的犹太学研究:特点、发展阶段、现状;希伯来语与犹太教介绍:犹太教的发展,基本教条,派别,哲学基础和现代发展。
第三部分介绍犹太历史,主要分析古代巴勒斯坦犹太国家的兴衰,犹太人的大流散,犹太宗教复国思潮发展为全球锡安主义运动的过程,犹太人开始回归巴勒斯坦的移民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列强对锡安主义和犹太人问题的态度,英国对巴勒斯坦政策及贝尔福宣言的发表,犹太“民族家园”在英国统治下巴勒斯坦的形成和发展,巴勒斯坦阿犹冲突的逐步升级和英国政策的调整,二战前和二战期间大国对巴勒斯坦的争夺,战时英犹关系的演变和犹太“民族家园”的发展,纳粹大屠杀及其后果之一 —— 锡安主义再掀高潮,英犹冲突升级和巴勒斯坦争端的激化,英国退出巴勒斯坦和联合国的介入,苏美支持巴勒斯坦分治的原因,锡安主义运动的最后冲刺和以色列国的建立。
第四部分主要集中在以色列研究。包括以色列国建国后再度崛起的原因及其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特别是以色列经济奇迹的特点,以阿关系从战争走向和平的历程,以色列的政治发展道路,以色列的社会发展与文化教育,以色列的外交政策。
第五部分则是中以研究,包括犹太人在中国历史和中以战略关系:犹太人和中国-—新世纪的古老文明两大内容。
个人信用与理财
本课程属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财产观念,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掌握必要的理财知识与技能。本课程所介绍的“理财”并非通常所指高风险的“投资”行为,而是侧重于对个人现时及未来收入的合理消费与储蓄安排进行指导。
课程内容拟分成三部分:
1. 个人信用与社会信用体系
2. 财务知识与理财产品
3. 理财习惯与财务规划
本课程教学中仅涉及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等学科的初级知识,没有深奥的专业知识,适合各年级各专业学生选修。
《俄语入门1》
帮助初学者了解掌握基本的俄语语音、语法、词汇知识,培养学生运用俄语进行交际
的基本技能。本课程分语音导论阶段和入门阶段。入门阶段选用包含基本词汇、语法知识,能反映俄罗斯文化的短小课文。每课都配有练习,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进行词汇、语法、口笔语训练。
参考教材:《新编俄语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任课教师自备讲义。
《俄语入门2》
帮助通过《俄语入门(1)》的同学在掌握俄语语音、基本语法、
词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运用俄语进行交际的技能,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的语法、词汇知识,培养一定的阅读技能。本课程选用包含基本词汇、语法知识,能反映俄罗斯文化的短小课文。每课都配有练习,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进行词汇、语法、口笔语训练,布置一定的材料供学生课外阅读。
参考教材:《新编俄语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任课教师自备讲义。
跨文化交流学概念
跨文化交流学是本世纪70年代在发达国家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学科。课程综合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历史学等学科有关理论,与实用性密切结合的学科。
跨文化交流学适应了当代社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借助现代交通工具、传播媒介和互联网,交流日益频繁,希望消除相互沟通障碍的迫切要求。
跨文化交流学有助于从事或即将从事涉外事务的各类人员和学生,掌握与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方法,提高文化自觉性和提高工作效率。
跨文化交流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吸收和借鉴西方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我国与本学科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文化和国情,进行系统的讲述。
讲授大纲:
第一讲 文化差异和理解——涉外交往中的问题
1.涉外交往的频繁性
2.中外理解与沟通的关键
3.跨文化交流学研究对象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讲 文化与交流及其关系
1. 文化的概念、要素、特征和功能
2. 交流的定义、层次、模式和功能
3. 文化与交流的关系
第三讲 跨文化交流的途径与特点
1. 跨文化交流的分类
2.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
3. 跨文化交流者之间的关系
第四讲 中外跨文化交流的主体(一)
1.认识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文化自我意识)
2.中国文化的主导模式及其评价
3.中国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