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机制体制,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本科教育可持续发展

时间:2008-01-15浏览:4580设置

-----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

 

200814,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圆满召开。本次会议由教务处主办,主题是“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机制体制,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本科教育可持续发展”。常务副校长谭晶华主持会议,吴友富书记、曹德明校长、李月松副书记、冯庆华副书记、王静副书记、盛裕良副校长、张曙光副校长及相关部处办、院系(所)负责人共70余人出席了会议。

首先,常务副校长谭晶华作了重要讲话。他特别指出,为了召开本次教学工作研讨会,教务处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文献查阅、走访调研、专题研讨、专家咨询、政策咨询、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获得了丰富的实证材料,撰写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深化学分制改革的建议方案》《上海外国语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等征求意见稿,并对通识教育的实施情况做了分析总结,这些工作的开展必将为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奠定良好基础。

2007122,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教高〔20071号文《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217,教育部又颁发了教高〔20072号文《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7年,我校始终围绕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线,认真研讨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文件精神,并基于我校本科教学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在扎扎实实开展常规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先后进行了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及特色专业等多项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并积极地开展了相关工作,在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成功申报荷兰语、瑞典语、希伯来语、越南语、乌克兰语、翻译6个新专业,其中荷兰语、瑞典语、翻译3个专业已于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接受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估专家组对我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的检查评估及非通用语种(西欧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的考察验收,获得专家组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组织申报上海市精品课程,曹德明教授领衔的“基础法语”、虞建华教授领衔的“美国文学史”荣获2007年度上海市精品课程称号,逐步建成了校级、市级和国家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组织申报上海市级教学名师奖,曹德明教授荣获上海市教学名师奖;组织申报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项目;组织申报国家级第一类、第二类特色专业,取得了良好成绩,据悉,第二类特色专业已批准我校的阿拉伯语、西班牙语、非通用语(亚非语)、非通用语(西欧语)4个项目,第一类特色专业包括法语、日语2个专业,目前正在评审之中;组织申报上海市优秀教材奖,何兆熊教授主编的《综合英语》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所有这些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终极目标,大学有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科学研究等主要功能,其中培养高质量人才乃是其最主要、最基本的使命,我校每年的本科教学研讨会,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方案,求得改进,实现突破。

谭晶华副校长特别强调,究竟如何实施好学分制这一教学管理制度,既遵循教学和教学管理规律,又体现我校特色,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是我们面临的难题,也是必须深入思考、深入探究的课题。学生的先天禀赋各异,兴趣不同,社会的要求层次不一,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制度能为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如何构筑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何科学合理地修订我校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每一位管理者应当深切关心、认真思索、积极面对和妥善解决的问题。他说,教务处的同志们一直在思考、探索这些问题,在广泛听取校内外专家意见、在积极向兄弟院校学习、在不断深化自身理论素养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和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议方案,这些方案需要完善,需要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努力。教学研讨会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的平台,希望籍此机会,畅所欲言,为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建言献策,推动改革不断深化,将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擢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而后,教务处处长李基安作了主题报告。20071222,陈至立国务委员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上作了题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的重要讲话,强调党的十七大对新时期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推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要把握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贯彻“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李基安处长紧密结合教育部颁发的教高〔20071号、2号文件要求,结合陈至立国务委员的讲话精神,在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从深化学分制改革、深入开展专业建设、努力推进通识教育、切实建好课程中心等四个方面就进一步深化我校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实施办法作了全面汇报。具体分述如下:

1.深化学分制改革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保障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我校应当紧密结合学校“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有特色、善创新”的国际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尤其是教学管理改革,在推进学分制改革方面加大突破力度,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分制是建立在选课制基础上的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包括数量和质量)的单位的教学管理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一些高等学校陆续试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并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使学分制管理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均有了新的发展。但是,在实行学分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致使学分制的实施陷入了困境。如何使我国高校的学分制走出困境,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一大难点,但同时也是各高校教学管理探索的热点和突破点。我校在人才培养、教学建设方面的改革起步较早,1993年就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试行学分制,初步建立了具有上外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系统的教育教学框架。但正如曹德明校长20066月在《学校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十多年后的今天,当外界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群体较从前有很大不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时,我校却仍基本保持着1995年设计的·二分段式的学分制模式。虽然十年流程,十分规范,但模式已陈旧。较之其他高校的进步,我们已显得有所滞后。因此,在正确处理教学管理规范与创新的关系时,特别要强调在规范基础上的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从而与时俱进,居安思危,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0073月,我校向上海市教委递交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关于报送学分制收费办法的报告》。同年6月,上海市物价局、财政局、教委及相关高校专家组成的评估专家组到我校实地考察,召开了我校相关部处、院系负责人、学生代表座谈会,审阅了相关文件资料及管理制度,检查了教学教务管理系统等支撑软件系统的运行实施状况,通过多方面的综合论证,评估专家组认为我校已满足了实施按学分收费、深化学分制改革的相关保障条件,对于报送文件予以批复同意,这为我校深化学分制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持。

我校将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实行按学分收费制度的基础上,全面修订教学管理条例,逐步完善选课制、学分计量制、学分绩点制、弹性学制、学业导师制、免修免听制、补考重修制、“2+1”学期制、学分互认制等教学管理制度;全面修订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着“淡化专业、拓宽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创新、提高素质”的原则,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强化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和适应性,注重因材施教,实施分级、分类、分流教学,适当减少必修学分和课内学时,增加选修学分和课外学时,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坚持“打厚基础、拓宽领域、提高能力、培养个性、增强适应性”的课程建设总原则,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根据培养目标整合课程设置,优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知识体系在课程建设中的结构,进一步充分发挥我校外语学科优势,同时凸现经济、管理、法学、教育学等特色学科的特点,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建构起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教育环节三大模块并充分体现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利于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的提高,以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构筑多层次复合型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中心,体现因材施教原则,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提高机会,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辅修制、双专业双学位制、本硕连读、综合培养(创新实验班模式)、合作培养(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委托(订单式)培养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修订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加大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力度;增加课程总量,扩大选课范围,给予学生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时间的自主权,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改革分配机制和用人机制,在不提高办学成本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学校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配置效率,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建设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建立规范灵活的教学管理模式、科学合理的管理标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深化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图书馆管理等配套制度改革,增强综合保障工作。

2.深入开展专业建设

我校当前的本科专业建设面临两大任务,即非语言类专业的入流和语言类专业的提高。

我校非语言类专业经过20来年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基本合格、英语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全国外语教育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时代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外语强、专业亦强这一更高要求。我校非语言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目前面临着专业师资不足、课程不足、课时不足等困境。遵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既要提高办学质量,又要坚持办学特色,要在全国同类专业中脱颖而出的精神,非语言类专业不仅要入流,还要入主流,回归专业内涵,着力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引进博士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做实本科教学,稳步发展硕士点博士点;按照教育部各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减少英语课程所占的学分比例,充实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实践教育环节,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双学位制,各专业原有英语课程34-56学分不等,第一至七学期完成,现英语课程减少至30学分,在第一至四学期全部完成,减少的英语课程纳入双学位教学计划,加修30学分,在第四至七学期完成,同时默认已修英语课程30学分,共计60学分,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证书,继续保持我校非语言专业的外语强势,体现我校人才培养特色。

语言类专业是我校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但仍面临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各语言类专业尤其是非通用语专业本着严格要求、精细训练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了听、说、读、写、译的外语技能课程体系和纯语言技能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纯语言技能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凸现出了它的巨大局限性,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在知识面、思辨能力、人文底蕴、学术视野、工作能力、发展后劲等方面的缺陷。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过于强调语言技能,文化教育不足,国情了解不深,能力培养滞后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应当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认真反思,梳理问题,深入研讨,达成共识,找出一条既能弥补不足,又不违背外语教学规律,且能继续保持我校传统特色的教学改革之路。

对于语言类专业建设发展所面临的困惑及应当采取的措施,他以英语专业为例,具体加以分析说明。英语专业目前是全国设置院校数量最多的专业,90年代中期200多所院校设置该专业,2004年增至598所,2005790所,2006871所,2007年逾900所。英语专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非专业英语教育普及;受教育者英语水平提高;市场对单一英语专业人才需求有限;专业英语教育优势减弱。面对这一困境,我们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修订人才培养规格,将英语人才培养类型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进行课程体系的结构调整,努力建成包含外语语言技能、国别文化与国情、相关地区文化与国情、中国语言文化和通识教育课程的多元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增加经典人文内容和学科发展前沿知识,并适当增加教学信息量,使学生在容纳各种观点的同时善于分辨和选择,达到丰富文化底蕴、拓展思路、提高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目标;改进教学方法,精讲多练,增加研究型、讨论型和自主学习型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独立学习,自由思考。研究型(英语专业),减肥瘦身,小规模,高质量,精英教育,遵循本科→硕士→博士→高校师资/研究人员的发展途径,要求学生的英语技能特别强、中外文学语言学理论基础扎实、相关人文知识全面。应用型(翻译专业),扩大招生,大规模,普及型,少量的高端产品(国际公务员实验班),要求学生英语技能扎实、第二外语乃至于第三外语具备基本交际能力、相关人文知识达标,少数高端拔尖人才与高级翻译学院的继续培养接轨。现英语专业(国际公务员实验班),建议改成翻译专业(国际公务员实验班),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高、宽、强”,利用学校整体资源,以学生所在学院为主轴、以教务处为纽带、以相关院系为战略伙伴,建立权利和责任对等的协调机制和运作机制,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

无论是非语言类专业的英语教学,还是英语双专业双学位制的有效实施,都有赖于合适的实体单位承担相应的教学和管理任务,提请学校逐步完成院系结构的合理调整,即英语教师逐步脱离非语言类院系,归入国际教育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回归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不再招收英语专业学生,现有英语专业学生或转入英语学院,或届时自然毕业;国际教育学院可更名为英语教育学院,主要承担非语言类专业英语、二外英语、双专业英语、双学位英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各专业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紧密结合学校“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有特色、善创新”的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战略思路和建设发展方案,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定位的全面改造,通过对课程体系的全面重构和教材教法等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进一步凸显、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立足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具有高水平教学、科研、咨询服务的教学研究一体化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和非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的对外交往输送大批急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并在全国外语院校充分发挥专业建设的示范辐射作用。

3.努力推进通识教育

    20065月,“积极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列入《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教务处认真领会“十一五”发展规划精神,并就如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发展特色推进通识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对实施通识教育的理念、目标定位、操作办法、实施现状、面临障碍等方面以及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理念定位、模块设计、课程设置和组织操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撰写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关于在本科阶段实施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9月、12月,教务处组织召开了教学改革高级专家咨询会和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实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同时又从多层面、多角度就我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操作方案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意见。教务处还多次与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所)负责人及校内外有关专家沟通磋商,征求意见和建议,获得理解和支持,为通识教育实施方案的最终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的通识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并初步归纳出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四项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校领导高度重视通识教育,具有明确的通识教育实施理念,将通识教育与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紧密结合,为我校通识教育实施方略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学校制定出适合我校特点的通识教育实施方案,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有良好的课程体系设计,这是实施通识教育的根本所在;教师学生对于通识教育有强烈的认同感,为我校实施通识教育营造了良好氛围;各院系的积极参与,广大教师积极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第一线的实践者。

我校的通识教育改革正处于积极推进阶段,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寻找思路。首先,在通识教育理念方面,要继续加强通识教育的宣传,注重通识教育理念的推广。通识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创新,推广通识教育,不能只靠课程设计,还必须努力培养一种大学通识教育的文化,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通识教育理念,结合“格高致远,学贯中外”新校训精神,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倡导我校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使广大师生都能深入理解通识教育的理念。其次,在通识教育课程方面,课程数量亟待增加,尤其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课程开设力度有待加强。非正式课程的建设和开发需要加强,进一步拓展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加强各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合作,整合现有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入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精神。在增加课程数量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的申报、审核、评估、推进机制,重视核心课程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保障通识教育课程质量。进一步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再次,在通识课程的制度化建设方面,应制定通识课程的有关规章制度,规范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的发展,并加强对学生在通识课程方面的选课指导。最后,通识教育改革不仅仅是通识教育理念的确立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还涉及到体制改革,这也需要我校结合自身特点提出新的思路和改革策略。

4.切实建好课程中心

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基础性。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业务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它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实现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具有积极和重要的作用。课程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按照课程的学科性质和任务,逐步完善和优化课程建设的相关要素,强化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系统,建立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良性机制,使教学计划内的课程建设标准化、规范化。

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全面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如何构建网络辅助式学习环境,使建设好的课程资源让师生受益,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学校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我校即将启动的课程中心平台系统的建设,将较好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适应构筑多元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建立以院系为核心分步建设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体系的组织形式,兼容原有课程建设的成果,实现新老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传承。本着直观、易用、易建设的原则,课程中心将吸引广大教师积极投入课程网络资源建设,鼓励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资源建设,开展研究性教学;鼓励全校学生积极使用,推动学生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保留成熟的精品课程,开发有学校特色的功能模块。

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教务处将会同校课程建设委员会的专家们对校级各类课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做进一步规划,实现学校核定教学单位课程建设年度任务、院(系、部)计划和教师个人申报三方结合,并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课程建设的最终成果质量评审确定课程建设经费的最终资助额度,力争三至五年完成课程中心的基本建设工作,顺利实现课程中心在课程建设、教学运行、课程评价、资源计算、统计分析、信息查询、成果展示、交流观摩的作用。

课程中心建设的具体实施步骤: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平台系统启动及初步建设,各级各类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上网;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推广平台系统,鼓励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使用平台,校级课程建设基金资助项目教学资源逐步上网;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规定所有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上传教学资源信息;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将课程教学资源上传课程中心共享平台,利用课程中心辅助教学等纳入教师教学岗位职责范畴之列,对师生使用课程中心的情况进行合格/优秀评估。

曹德明校长高度评价了李基安处长所作的主题报告,并就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进一步深化改革所涉主要工作做了重要指示。他说,谭晶华副校长已经提及,2007122,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教高〔20071号文《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217,教育部又颁发了教高〔20072号文《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他重申了文件中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要加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组织建设,完善由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院系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本科教学管理组织体系。” “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 2007年,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在谭晶华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在教务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围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线来开展,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卓著成效。今后,我校仍将始终围绕这一主线,认真研讨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有特色、善创新”的国际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化学分制改革,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真正做到从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要求出发,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社会的需要,在选择中自主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曹德明校长提出,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什么要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大学的英文University,词根是universus,意味着普遍性、普适性、世界性、宇宙性。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中国著名教育家、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说:人才培养上,大学无不以培养通识博学,具有高度教养和全面发展的通才,具有较为完满的人格追求,以别于专门教育造就的狭窄单薄的技术专才。大学的课堂不仅要教给学生立足于社会的特定技能,而且要唤起青年人对追求知识与真理的无限兴趣,并赐与他们对生活与工作的正确态度。大学教育要把促进和提升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它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的基本目标与使命,它要扩展人的精神视野、深化人的人文素养、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空间、完善人的人格魅力,它要立足于把人塑造成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并对人的价值与生命意义有最深刻的认同,它要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学分制正是基于学生在能力和禀赋上存在差异而提出的,核心是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尊重个性差异和兴趣发展。它打破了专业和年级的界限,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特长、能力跨专业、跨年级选课,允许延长或缩短学制,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曹德明校长还提出,如何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创新人才?为什么要深化学分制改革?他认为,创新是教育的生命,更是大学教育的关键。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培养个性,承认人的个性,以人为本。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建立允许个性发展的环境,构筑个性发展的空间,提供学生个性得以发展的条件,形成支持个性得以表达的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创新教育才能真正得以实施。他说,李基安处长在报告中所论及,通过深化学分制改革,可以有效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文理渗透,促进通识教育的顺利实施;高校之间教学资源共享;为发展新兴的学科和边沿学科创造条件,将科研的前沿知识转化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深入改革可以更大程度地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构筑这样一个良好的柔性大环境。他说,目前,我们的教学管理上仍存在过于刚性的主要缺陷,这种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选择学习内容(专业、课程)的余地较小;二是培养方案中讲授内容较多,留给学生自学思考的时间较少;三是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出及时调整的能力较低;四是课程广泛性和总量较少,难以在学科专业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五是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活动的空间较小,多数教师基本上都是仅仅在某个专业领域(一般为二级学科口径)内进行活动。深化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就是要把这几个方面刚性机制变为柔性机制,实现我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充分满足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发展需要的目标。

曹德明校长还特别强调,推行学分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因素,必须重视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一是从理论上把握学分制改革。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不少探索和实践,但很多改革难以持久,或反反复复举步维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理论研究不足有直接关系。二是从动态上、整体上把握学分制改革。学分制改革的内容并非只是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整个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三是从教学工作与学校中其他工作的关系上来把握学分制改革,如科研工作、学科建设、招生工作、师资队伍建设、人事制度甚至财务制度等各个方面改革的配套,并将这些考虑纳入学分制改革的范畴。面对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他希望教务处进一步完善我校深化学分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全面提升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这是我校在新的一年的本科教学工作重点所在,每一位管理人员都有责任来关心、来思考、来设计。他希望分组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何深化学分制改革上,学分制改革这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用人机制、分配机制、院系建制等方方面面改革的通力配合才能取得成功。他强调各个院系负责人要特别注意深入研讨《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对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各类课程比例等,要进行仔细论证。为此,既要勇于探索,又要善于借鉴,尽量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既要对局限有清醒认识,又不要困于局限,裹足不前。既要善于向兄弟院校学习,更要善于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以此确立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同时带动学校整体可持续发展。

随后,与会者根据曹德明校长、谭晶华副校长的重要指示,围绕李基安处长所作的主题报告,并紧密结合各部门实际情况,对我校深化学分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分组研讨。分组组长周承副教授、郑体武教授和张祖忻教授分别就三个小组的讨论情况作了全面详尽的汇报,综述如下:

与会者对一年来本科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赞赏。同去年一样,今年的教学研讨会准备非常充分,尤其是会议报告、会议材料内容非常全面、翔实,从宏观思路到具体方案,凝聚了教务处领导和全体同志的心血。与会者认为,曹德明校长、谭晶华副校长的重要讲话,客观地描述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现状,科学地分析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肯定成绩,也不回避难点,同时又对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了发展目标和具体要求,具有战略指导意义,与会者需要继续深入领会学习。李基安处长的主题报告,在充分调研、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精心准备,比较系统、完整、科学地论证了我校深化学分制改革、完善机制体制、深入开展专业建设等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而且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观点,建议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来破解困境,获得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与会者对曹德明校长、谭晶华副校长的讲话和李基安处长的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讲话与报告提出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诸多思考,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希望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在全校师生中的知晓度,让大家了解、理解并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与会者纷纷表示,将积极配合学校改革举措,尽心尽力地做好院系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为学校改革建言献策,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与会者还特别提出,要深刻认识到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在学校发展中处于生命线的重要地位,要举全校之力,从学校发展的定位和特色出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内涵发展,推进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完成校党委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的战略目标,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扎扎实实的贡献。

与会者在充分肯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学分制改革、通识教育取得成效的同时,非常赞同李基安处长提出的“需要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思考、改变”的观点。目前,我校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归纳起来,就是要打破专业制约、机制滞后、结构困境等瓶颈。各专业之间兼容性不足,导致在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上各自为阵、资源重复。分配机制、用人机制,与学校发展目标确实存在滞后现象,尤其需要加强和改善学校层面与院系层面各种机制的对接和互动,进而寻找、制定符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各院系或同一院系不同专业的师资结构困境、专业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人才结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分制改革。但这些困境应该破解,不能成为零和游戏,以减少一个方面优势的代价,去填补另一方面的弱势,要共赢。

与会者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一是要把握国家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战略,围绕国际型创新性人才培养做足文章。通过国际型人才创新平台建设,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全国外语院校充分发挥专业建设的示范辐射作用。无论是人才培养的方向、目标,还是教学工作的模式、体系,都要创新,寻求更大、更广的发展前景。二是要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地有系统地实施改革、创新。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学分制改革,不仅仅是教学工作的改革,还触及到教育理念、队伍建设、分配机制、学生管理等等的改革。在明确了目标、统一了认识后,从不同层面,逐步形成配套改革放案,保障这一改革有序推进。三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和学分制改革,是大势所趋,也是学校打造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的必然选择。方向是对的,但也涉及到已经固化的历史积淀和传统观念的改变。建议将讨论适当引向深入、引向基层,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参与度,在理清思路、分析矛盾、制定对策、整合资源、分解目标后,从体制机制上支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和学分制改革。四是要增强实施方案的操作性、人本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难性和长期性,增大对改革的承受力和包容度,因为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有一个逐步推进、逐步适应、逐步完善的过程。与会者相信,深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和学分制改革,必将成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改革的良好契机。

最后,吴友富书记就本次教学研讨会作总结讲话。他强调,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发展到任何阶段,质量都是永恒的主题。我校去年教学研讨会的主题是教学质量的提高,今年的主题是教学改革的深化,完全符合了党中央对“211”重点高校的要求。

他指出,长期以来,招生和就业等社会各方面的反馈信息表明,我校的本科人才培养特色鲜明,优势显著,质量上佳,但培养国际型创新人才这一发展新目标对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和上升潜力。为保证培养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国际性创新人才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要进一步完善校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过程监控系统,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动态的有效管理;要继续加强考核与评估,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机制,采用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客观有效地评价工作状况,肯定工作成绩,发现存在问题,为改进工作指明方向;要更加有效利用激励机制,通过客观公正的教学考核与评估结果,对优秀者加以奖励,对工作质量未达要求甚至造成教学事故者进行必要的惩罚,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使教学过程的管理由外在的强制性控制转化为内在的自我控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他希望,将深化学分制改革、完善机制体制、实施通识教育、实行双学位双专业制、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等工作同国际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继续保持并加强我校外语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努力增强各非语言专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增强我校的整体发展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党的十七大对新时期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优先发展教育,将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我校作为“211”重点高校,责无旁贷,必须为上述两个目标的实现而改革创新,必须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战略高度来深刻认识和把握高等外语教育事业发展改革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坚持和提升我校一贯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精英教育和卓越教育理念,从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入手,推进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在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同时也为我国高等外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贡献。

谭晶华副校长特别强调,教务处要认真、深刻领会吴友富书记、曹德明校长对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指示,并及时归纳总结各位与会成员在会议中提及的问题及建议,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继续深入调研,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分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增强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并分步有序推进。在改革举措推进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但校党政领导肯定会给予大力的支持,各职能部门、各院系肯定会积极参与、积极配合,各位专家在后续工作中也肯定会继续给予教务处积极的支持。他坚信,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各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举措的有效实施,必将为我校“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所确立的本科教育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务处 肖琳)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