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2010年度课程建设工作会议在虹口校区英伦厅召开。会议由校课程建设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赵美娟副教授主持,校课程建设委员会全体成员出席了会议。校课程建设委员会主任、常务副校长谭晶华教授作了重要讲话。
会上,教务处副处长、校课程建设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赵美娟副教授作2009—2010学年课程建设工作汇报。
(1)校级课程:2009年立项课程建设项目25项,其中精品课程1门、主干课程3门、一般课程21门。结题项目12项。2009年7—10月,教务处组织专家对2007年立项项目进行阶段性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反馈至各项目负责人。赵美娟副处长强调,各类课程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应按照《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课程建设基本标准(修订)》《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干课程建设标准(修订)》《上海外国语大学精品课程建设标准》进行建设。
(2)市级课程:2009年,《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获得2009年度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称号。新闻传播学院郭可教授负责的《国际传播概论》、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于朝晖副教授负责的《公共关系学概论》、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曾嵘副教授负责的《市场营销》3门课程被评为上海市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吴友富教授负责的《公共关系学概论》、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戴宝玉教授负责的《日语写作》、法学院宋锡祥教授负责的《国际私法》、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范徵教授负责的《跨国公司管理》、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张美霞副教授负责的《审计学》等5门课程获2009年市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10年,学校推荐《日语口译》《阿拉伯语语法》《日语写作》《俄语口译》4门课程申报市级精品课程,推荐新闻传播学院张红玲副教授负责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王风华副教授负责的《管理学》、蒋彦庆副教授负责的《微观经济学》3门课程申报上海市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目前这些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
(3)国家级课程:2009年,《英语语法》获得2009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2010年,学校推荐《俄罗斯文学》《英语口译》《基础英语》《美国文学史》4门课程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中《俄罗斯文学》《英语口译》两门课程被市教委推荐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高级日语》通过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直接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推荐《国际传播概论》、《市场营销》2门课程申报全国双语示范课程。
赵美娟副处长指出,我校课程建设软件平台“上海外国语大学课程中心”目前在建课程224门,在推动我校课程改革和建设,加快教学信息化建设方面发挥着的重要的作用。2009年教务处共组织开展课程中心使用培训3次。2010年课程项目立项后即组织相关教师开展使用培训。
校课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教务处处长李基安教授指出,课程建设重在过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课程的建设者和管理者都应该重视教学互动过程的建设,在教学中不断推进和完善课程建设。
校课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蔡伟良教授从作为评审专家的角度指出精品课程建设的五要素(1)打造精品教学团队(2)选择一流教材与教辅材料(3)制作优秀教案和教学录像(4)拥有丰硕的教学研究成果(5)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会上讨论通过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课程建设管理条例》(修订),并对申请2010年度课程建设基金资助的课程项目进行了审议。经课程建设委员会评审,我校2010年共有21个项目获课程建设基金资助,其中主干课程10门,一般课程11门。
谭晶华副校长在讲话中指出,课程建设工作是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我校近年来从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紧抓课程建设工作不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精品课程的建设重在培育工作,我们应该多学习现有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经验,保证精品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学校正在研究制定的教学科研综合评价体系中对课程建设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校也将一如既往地加大在课程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他希望我校课程建设工作继续遵循全面规划、分级建设、突出重点、提高质量的原则,按照一般课程→主干课程→精品课程的分类分层次建设要求,不断发挥学科优势,争取多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