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教学院长(系、部主任)会议,部署本学期本科教学工作

时间:2010-11-16浏览:1992设置

 

115上午,教务处组织召开了教学院长(系、部主任)会议,部署我校本学期本科教学工作要点,扎实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常务副校长谭晶华、各院(系、部)主管教学负责人、教务处处长李基安及教务处各科室负责人出席了会议,教务处副处长赵美娟主持会议。

首先,教务处处长李基安总结了上学期我校本科教学所完成的重要工作事项,他指出,加强管理,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务处长抓不懈的工作重点,也是贯彻落实学校办学方略的工作重点。学校将继续紧紧抓住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依据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从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入手,注重日常教学的过程管理,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学规范管理、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完成2010级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严格教学计划管理

今年上半年,教务处贯彻执行教育部文件有关教学改革的精神和学校本身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系列教研活动基础上,组织各院系修订2010级本国本科生教学计划和本科留学生教学计划,并会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做好2010年本科留学生招生宣传和各级留学生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依据科学性、思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贯彻教学计划所体现的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培养目标,体现教学改革和研究已取得的成果,体现我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实现教育教学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紧密结合。

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纲领性教学文件,各院系必须高度重视其严肃性,加强教学计划管理,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每学期从制作开课计划着手,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开课,对因故不得不调整的课程,严格按教学计划变更的程序进行申报和审批。同时要求任课教师按教学大纲备课,按课表时间安排授课,一旦发现随意调课、停课,按教学差错或事故处理。

本学期初教务处组织召开了各院系教学秘书会议,核查2008级学生各专业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并要求各院系对各级学生的修读学分应该分阶段及时进行清理。学生每学年结束时都要比对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核查本人已经修读学分和应该修读学分的差距,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于四年级毕业生来说,对于学生四年总的学分修读情况进行及时清理尤为必要,各院系请务必在四年级上学期完成。

2.积极稳妥地推进现有专业结构调整,有效实施非外语类专业英语双学位双专业制度

非外语类专业的英语双学位双专业制度已从2008级学生开始实施,这从2008级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得以充分体现。2008级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教学计划基础阶段英语课程学习后,从20109月开始正式进入英语双学位双专业高级阶段课程学习。2010年春季,教务处会同各相关院系进行了宣传、报名、招生等具体工作,本学期已经开始双学位双专业课程的教学。而此之前,非外语类专业英语双学位双专业教学协作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作组会议,研讨双学位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拟定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管理条例和具体实施办法,并报送上海市教委备案。教务处在每个非语言专业学院都组织了学生现场咨询会,解答学生有关双学位方面的疑问,进行了良好的沟通。这一切前期准备工作的有效实施,保证了双学位双专业制的顺利开展。

目前,2008级各非语言专业学生总计580人,其中选报修读英语双学位的学生为410人,故修读人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为71%。各院系学生修读人数具体如下:

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10人,教育技术学22人,广告学22人,广播电视新闻学15人,合计69人。2008级学生总数为124人,修读双学位人数占同级学生总数的比例是56%。新闻传播学院因为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三个专业都属于文学类,故多数学生无法修读双学位,只能获得第二专业证书。

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32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9人,公共关系28人,合计89人。2008级学生总数为152人,修读人数占同级学生总数的比例是52%

法学院:法学62人,国际政治41人,合计103人。2008级学生总数为143人,修读人数占同级学生总数的比例是72%

金融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45人,金融学51人,会计学53人,合计149人。2008级学生总数为161人,修读人数占同级学生总数的比例是93%

3.做好第六批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启动工作,深入开展在建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

根据教育部2007年下发的文件,各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年度按分配额度进行推荐申报,我校2010年尚有一个能得到立项资助的建设点名额和一个只给予立项但没有经费资助的建设点名额,故今年上半年学校推荐了德语和新闻学专业申报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已获批立项建设,其中新闻学专业属于自筹资金建设点。

新闻传播学院在上个月底组织召开了所有专业教师、院系负责人及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新闻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研讨会,正式启动了该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该专业的建设工作,必将有效推动我校非语言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我校现有第一、二、三、四、六批共计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五批是教育部指定学校特殊专业申报,我校没有申报资格)【阿拉伯语、非通用语种群(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希腊语、荷兰语4个语种)、非通用语种群(朝鲜语、波斯语、泰国语、印尼语、西伯莱语、越南语6个语种)、西班牙语、法语、日语、英语、俄语、德语、新闻学】。

关于特色专业建设,教务处负责定期检查专业建设的进度、质量和经费使用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与经费使用挂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专业负责人须根据要求填写《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色专业建设年度进展表》,陈述进展情况,并附阶段性建设成果作为支撑材料,报送教务处及所在学院(系)两方审阅,并由教务处上报教育部备案。待项目全部完成后,专业负责人须填写《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色专业建设点自查总结表》汇报项目总体完成情况,并附最终成果一并交教务处送专家组预审,并上报教育部作最终鉴定。

在特色专业建设期间,该专业如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可继续使用下一年度建设经费。如专业负责人不按规定报送项目年度进展表和阶段性建设成果,或检查不合格,学校暂缓或终止其使用建设经费。经费具体使用范围参见教务处网站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4.加强新专业的建设和管理,促进新办专业教学条件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根据上海市教委的新专业检查有关文件规定,凡新设专业必须接受上海市教委的两轮检查评估,经鉴定合格后才有资格授予学生学士学位。

招收第一届学生的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即5-6月份,新设专业将接受上海市教委的第一轮检查评估,以学校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自评并报送相关支撑材料为主,而后由上海市教委委托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组织专家进行会议评审。如果专家会议评审有质疑,则将于当年10-11月份由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组织专家进校实地考察评估。

招收第一届学生的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也就是3-4月份,新设专业将接受上海市教委的第二轮检查评估,本轮评估侧重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审核,将进一步对第一轮评估的自评材料及相关支撑材料数据进行更新,并增加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指导和撰写等方面工作的考察。

我校2007年获批增设了六个新办专业(翻译、荷兰语、瑞典语、希伯来语、越南语、乌克兰语),其中翻译、荷兰语、瑞典语三个专业于2007年当年开始招生,希伯来语、越南语、乌克兰语三个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生。

翻译、荷兰语、瑞典语三个专业已经于今年5月份接受了上海市教委的第一轮检查评估,其中瑞典语专业一方面属于国家严控专业,一方面在师资配备上专家存在质疑,前几天教务处刚接到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的通知,专家组将于本月15日进驻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评估,要进行专业负责人汇报专业建设情况、听课、师生座谈会、审阅试卷等教学材料、考察办学条件等环节的检查评估。

有鉴于此,希望希伯来语、越南语、乌克兰语三个专业要加强建设,顺利通过上海市教委的新专业检查。同时,翻译、荷兰语、瑞典语三个专业更要精心准备明年三月份的第二轮检查评估,并以迎评为契机,扎扎实实推进新办专业的各项建设工作。

5.组织新专业的申报工作,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全球化步伐越来越快的新世纪,不同国家和民族(包括不同语言集团)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处于这个潮流中心的大国或大都市都很重视多种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和使用。非通用语种在中国的增长前景看好,人才市场上对非通用语种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非通用小语种大学专业毕业生有比较好的出路,近十年来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与人才需求增长联动的是高校招生时考生报考热情持续高涨。

有鉴于此,6月份之前教务处会同东方语学院组织完成了土耳其语的新专业申报工作。本月底,谭校长将带领东方语学院及相关部处负责人赴土耳其进行合作办学有关事宜的商洽,争取师资、图书、学生互换等方面的支持和互助。

迄今为止,如果算上土耳其语专业,我校专业总数将达到36个,其中语言类专业24个,非语言类专业12个。目前在读全日制本科生共计6141人,其中语言类专业学生人数3734人,非语言类专业学生人数2407人。

6.做好2010年度各级各类课程建设工作,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今年三月底四月初,教务处根据《上海外国语大学课程建设管理条例》,会同各院系积极组织了2010年度校级、市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全英语教学示范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重点课程等各级各类课程建设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迎接了上海市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中期检查。本着重点建设,以点带面的原则,着力加强校级、市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本年度各级各类课程建设立项项目如下:

校级课程建设基金资助项目共计18项,其中主干课程7项,一般课程11项;上海市级精品课程1项,是许慈惠领衔的“日语口译”;上海市级全英语教学示范课程3项,分别是张红玲领衔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蒋彦庆领衔的“微观经济学”,王风华领衔的“管理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项,是郭可领衔的“国际传播概论”。

7.完成新一届本科教学督学的聘任工作

1027,教务处组织召开了新一届督学聘任会议,因为工作、年龄或身体状况等原因,李维屏、张绪华、张培德三位老师不再担任督学。增补原教务处处长刁会耀、西方语系缪建华、英语系陆慧敏、东方语学院金秀子等四位老师为新一届督学,本届督学共计19名,名单随后教务处网站会公布。

我校自1996年设立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小组以来,至今已经历时14年,教学督导工作也成为了我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届督学对我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

学校将构建两级分层的、网络化的督导体系,各院系应组建相应的督导工作小组,充分院系专家在学科专业针对性方面的优势,以调动院系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两级教学督导专家由学校与院系分别聘请和管理,并按各自的方式开展工作、行使职能,进一步强化院系自我监控功能,促进督导工作与院系管理的紧密结合。

本学期督学听课工作即将开始,希望各院系向师生做好教学督导工作意义和作用的宣传工作,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学督导工作,并积极配合工作的开展。特别需要提请注意的一点是,对于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新传学院三个非语言专业学院的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一直没有纳入教学督导范畴之内,从本学期起,学校加强了英语专业督学的力量,届时将由刁会耀教授前往听课,希望得到各院系的大力支持。

随后,教务处副处长赵美娟部署了本学期本科教学工作要点。

1.加强基础建设,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1)加强督导和信息反馈。继续完善督导、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定期反馈制度,加强对20082009级本科生培养方案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工作,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课前、课堂、课后等六个教学基本环节的管理,充分发挥任课教师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质量的保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2)加强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检查与指导。为更好地发挥各类质量工程项目的示范作用,学校将对已取得的各级各类项目加强管理,按照质量工程项目实施规划,进行专项管理,实行建设任务责任制,定期开展专项研讨和专项检查,做好市教委、教育部关于质量工程项目的督查准备;加强教学院(系、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工作交流,积极推介成功经验。

3)开展质量工程项目的培育整合。对已经获得校级、市级质量工程项目的,要加大对该项目的支持和建设力度,有针对性地冲击市级、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同时,在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特色专业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实现“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学校给予重点支持。

4)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我校“基础法语”获得2010年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荣誉称号,“英语语法”获得本年度上海市级优秀教学团队荣誉称号。我校及时总结、推广市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经验,为其他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起良好的示范作用。着力加强教研室和教学团队内涵建设,组织开展市级、国家级教学团队中期检查,评选表彰一批校级优秀教研室和教学团队。面向全校本科教学教师,开展2009-2010年度校级“优秀教学奖”的评选活动,遴选出一批教学效果好、有一定科研实力,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的中青年教师,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在全校形成优秀教师、青年教学十佳、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等完整的教学精英梯队。具体的评选要求届时请各位领导关注教务处网站通知。

5)开展校级专业评估工作。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优化各专业的顶层设计,理清专业建设思路,用心培育专业特色,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为中心形成专业建设优势。做好新办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工作,打破院系体制,整合相关学院的资源,构建新的专业培养平台。根据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规范,制定校级专业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在全校范围内实施专业自评,为专业认证制度的实施奠定基础。

6)开展校级专业实验室评估工作。目前我校共有七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分别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广告图形图像创作实验室、多媒体制作实验室、公共关系实验室、会计学实验室、模拟法庭、同声传译实验室,今年上半年我校还向教育部申请了专项建设经费,打算增建媒体融合实验室、ERP实验室、管理决策模拟实验室等专业教学实验室。面对日益加强的专业实验教学环节,我校应进一步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充实实践教学内涵,根据市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估标准,制定校级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和评估方案,在全校范围内逐步开展专业实验室自评工作,以评促建,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7)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打造优质教学资源。牢固树立课程建设在专业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通识教育课为重点,兼顾学科和专业分布,继续加强各级各类课程建设。以课程为主线,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政策制定、中期检查、开展研讨和师资培训等多种方式,通过“课程中心”,集成和整合精品课程、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示范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库,逐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全校共享。

自从“课程中心”网站建立以来,截止目前,其浏览量已经达到115万之多,有效网站(有实际建设内容的课程)285个,每年以良好的势头快速增长。教师和学生的建设使用积极性很高。希望各院系加强“课程中心”建设、使用的宣传。

2008年,通过申报教育部的专项经费,获得资助,于今年上半年增建了71间多媒体教室,2间全自动录播教室。到目前为止,隶属于各院系的多媒体教室为数不少,为了保障充分、有效的使用多媒体教室,希望各院系能指定专人负责。前不久,在新的多媒体教室建成后,教务处多次组织了全校性的和分院系的使用培训,培训对象涉及各院系领导、任课教师、教室管理人员、教学秘书。

现在,各个多媒体教室都安装了无线网卡,教师可以直接调用“课程中心”网站上的课程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师的课程教学资源在家里、课堂及校园等任何地方的全面对接,今后教师上课可以不带备课笔记、不带优盘、不带个人电脑,直接进入课堂就可以顺利开展教学,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实现与授课班级学生的良好互动,这极大地改善了我校的基本教学条件。

2007-2009年获得资助的课程建设项目中期及结题评审,近期即将启动,且皆在网上进行,请各院系督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及时更新“课程中心”上的课程网站内容。课程建设基金项目的资助目的就是为了促进课程建设成果在课堂、课后的有效充分应用,故专家评审时将非常重视师生互动等模块的使用情况,请各院系务必关照各负责人加强这些应用模块的有效利用。

各专业的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必须全部上网,即输录进入“课程中心”。教学大纲是最基本的纲领性教学文件,课程教学基本任务完成与否、完成的质量如何都是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评估的。每门课程都要在“课程中心”上建立网站。另外,教务处将准备结集出版各专业课程的简介,随后会发放通知,希望各院系积极配合这项工作。

8)积极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满足广大学生选课的需要,开展素质教育系列讲座,提高素质教育的成效,加强常规教学检查力度,促进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9)推进非语言专业英语双学位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开展学院间的教学协作,通过“课程中心”,集成和整合双学位课程教学资源,并通过教学检查、开展研讨和师资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双学位人才培养质量。四个非语言专业学院的英语双学位教学成立了教学协作组,各学院一名协作组成员,实行组长轮值制,第一任组长为工商管理学院的徐永老师,成员分别是金贸学院的陆远老师、法学院的陶茜老师、新传学院的王正老师。教学协作组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实现资源共享,推进互利合作,并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

10)进一步拓宽合作办学的领域。认真总结东北片高校14年、松江大学园区高校9年的教学协作经验,加强与合作办学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协调解决教学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确保跨校辅修、选修、教师互聘、名师讲座、专业实验室资源共享各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并进一步拓宽彼此的教学资源共享领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努力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多校联合、社区参与、整体优化的教书育人环境。

11)语言文字工作常抓不懈。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发布10周年的纪念活动,组织开展第十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做好语言文字水平测试工作,做好我校“十一•五”获上海市级语言文字科研立项资助的课题结项工作,并以国家、上海市的“中华诵”、“中华赞”、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等活动为依托,多方位、多元化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为全校相关部处、院系以及所有语委成员订阅《语言文字周报》和《咬文嚼字》,在更大范围内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了解当前语文动态。

2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1)筹备召开2010年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根据学校 “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主题,巩固建设成果,针对教育教学中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加快试点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步伐。加强对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深刻理解每门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推进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3)努力构建创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使用教育部拨发专项建设经费,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加大开放力度,充实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涵。加强实践环节,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顶岗实习。组织召开各院系专业实习、专业实验教学等工作交流会,总结交流实习、实验教学和管理经验,探讨模拟与企业实习结合、实习与实训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于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这两个实践教育环节,需要提请各位注意的是,从2008级学生开始,早已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均各有2学分或2学分以上的要求。学校也按照每位教师指导20名学生的社会实践或毕业实习,计算相应的工作量,相当于一学期每周授课2学时。希望各院系做好这方面的指导教师安排工作,并做好学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总结报告的撰写、评阅、存档工作,这和保存试卷一样的严肃。

4)开展2009-2010年校级“教学成果”的评选活动。结合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做好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的结题工作,整合具有潜力的项目,为下一届市级、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申报打好基础。评选通知于11月底12月初将在教务处网站上发布,同时也会将通知的电子文档发送到各位正副院长(系、部主任)邮箱里,请各院系积极认真梳理总结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经验,积极推荐申报优秀教学成果。这同时也是为上海市和教育部的四年一度的市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做前期准备工作。

3深化管理改革,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行机制

1)全面修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根据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变化规律,针对我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重新修订或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尽可能将所有的教学环节都纳入制度视野和范畴,使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和完善与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这将在教学研讨会时发放给各位领导,集中大家的智慧,进一步修订完善。

2)完善教务管理系统在线的网络功能,全面实现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积极开发课程网络资源,保障网络运行畅通,为广大师生提供及时、准确、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

3)深化学分制管理改革,加强教学管理队伍业务培训学习,注重调查研究,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内部执行力,提高职能管理效率,建立与应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机制。

4)开展“外教社杯” 校级英语演讲比赛。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进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经过院(系)初赛选拔,将于12月上旬在松江校区举行全校决赛。

5)加强留学生入院系的管理工作。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为世界各国培养优秀人才是高校传播中国文化、发展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目前,我校在国家有关留学生教育工作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正积极稳妥地发展留学生教育事业。但随着留学生数量的增加、专业分布的扩大,在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加以探索和总结。留学生工作不只是一种管理,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做好留学生工作,才会稳步推进我校留学生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留学生的转学、休学、复学等相关教学管理流程已经制定完毕,届时将以文件形式发送给各院系,请参照执行,加强留学生管理工作。

我校自2008年至2010年留学生人数及专业分布比对,说明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具体人数分布如下表所示:

序号

专业

人数

2010

2009

2008

1

俄语

/

/

1

2

日语

6

10

5(其中回国服兵役休学3人)

3

西班牙语

4

4

2

4

葡萄牙语

1

/

/

5

英语

12

12

2

6

翻译

1

/

7

阿拉伯语

/

2

/

8

印尼语

/

1

/

9

朝鲜语

1

/

/

10

法语

2

1

/

11

德语

1

/

/

12

公共关系

/

2

/

13

工商管理

2

/

/

14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

/

15

法学

/

1

/

16

国际政治

/

1

1

17

新闻学

/

/

2

18

教育技术学

/

1

/

19

广播电视新闻学

2

/

/

20

广告学

1

/

/

合计

32

38

13

6)教务管理工作特别需要提请各院系注意的一些环节。第一,每学期结束前请各院系务必将本部门有学籍异动(休学、复学、留级等)的学生情况及时申报送教务处,以便教务管理系统的相关信息及时得到更新。第二,学生不能按时参加正常教学活动者,必须提前请假并获得批准,请假应严格按照学生手册规定操作,不得事后补假。第三,各院系应提前将公派留学信息报送教务处备案,回国后成绩折算施行办法已发放至各院系教学秘书,请严格按照办法实施。第四,任课教师在学期结束时需按时提交学生的总评成绩,根据我校学生手册中学生成绩记载规定,任课教师应在学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内,填写成绩登记表送教研室(组),由教研室(组)收齐并审核后再报送各院系办公室,不得拖延时间。第五,请各院系部门在每学期第16周之前确定下学期的课程,第16周为学生选课第一周,为保证选课环节顺利进行,并降低对其他院系部门开课的影响,在16周之后原则上不得调整下学期各门课程的开课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第六,2011年以后入学的新生选课方式将要调整,由原来的第一学期批量选课调整为第一学期新生本人登陆选课系统进行选课,请各院系在新学年开学第三周之前的入学教育中,向新生介绍选课规定和方法(届时教务处向每一位新生提供一份选课指南)。

7)报送各院(系、部)2010年度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计划。今年时值总结“十一五”工作成绩,制定“十二五”工作规划之年,各院系对本部门的工作情况已经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质量内涵建设,更有效地开展2011年的工作,请各院(系、部)对本部门2010年的各项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部门2011年工作思路以及对全校本科教学下一步工作的建议,从而保证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推动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年度教学工作总结和学期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运行和教学管理的基本情况;加强教学建设的情况(包括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情况;对于开展英语双学位教学的几个非语言专业学院,以及开设德、法、日、英语跨校辅修专业的几个语言专业院系,应当在总结和计划中包括开展双学位课程教学的相关内容;已经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立项的专业,既要在年度工作总结和计划中包括特色专业的建设情况,还应当从教务处网站的表格下载“教师专区”中下载并填写特色专业年度进展表。

各教学部门要把年度总结和学期计划工作作为一个提高认识、增强信心、改进工作、提升管理水平的过程。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形式化。总结成绩,重在提炼经验,突出特色;找出不足,重在分析问题,形成对策;提出思路,重在目标务实,措施可行。计划、总结的字数分别不得少于3000。具体的报送要求请11月底关注教务处网站发布的通知。


最后,常务副校长谭晶华就我校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关问题做了深入阐述和重要指示。他指出,李基安处长对于我校上半年本科教学的一些重大事项进行了通报,常规教学工作有序进行,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的申报与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赵美娟副处长部署了本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希望在座各位院系领导在本部门进行广泛宣传、积极推动、认真落实。其实,我们所进行的各项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工作,都是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工作来进行。

谭晶华副校长强调,进人新世纪以来,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挑战、促进知识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许多国家政府都制定了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努力将短期经济刺激与对人力资源、科学研究和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结合起来,把科技和教育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创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把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三大国家战略,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作出新的部署。总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国家始终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点,更加关注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更加关注培养模式创新和体制改革,更加关注质量保障评估的制度建设。

谭晶华副校长特别提及,本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协作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到会讲话。林蕙青指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这是高教战线的历史使命。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扎实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完善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促进高校办出特色。要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

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协作会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上海市教育评估院、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重庆教育评估中心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倡议发起,共有会员单位200余个。我校是会员单位之一,李基安处长任协会理事。来自全国各级教育评估机构、高等学校以及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和港澳台的代表等专家学者50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我校教务处委派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会上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会成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任理事长。

从会上获悉,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下一步走向,一是坚持,二是改进。面对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之重任,评估制度将进一步强化,在坚持周期性的同时,积极加以改进和完善。据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新阶段、新任务和新特点,特别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实施分类发展和分类管理的新要求,强化分类评估、分类指导,通过评估工作引导高校合理定位、提高水平、办出特色。同时,改进评估方式方法,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在评估工作中的科学运用,构建起周期性评估、日常教学基本状态发布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评估新机制。不断加强评估组织管理,减轻评估负担,促进学校将评估工作重点放在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内涵建设上来。有条件地开展专业评估和专项评估,整合已有的评估项目,优化评估结构,提高评估效率和评估质量,以此促进外部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仍将继续进行,评估的基本依据在于各高校每年报送的教育基本状态数据,考察的重点在于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而专门的评估机构的设立是最基本的要求。全国各高校或设立了独立的教育评估中心,或在教务处内部设立了教育评估办公室,我校目前尚无相应的机构建制,必须积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工作。

在政府不断转变职能,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大背景下,我校既要充分利用自主权扩大发展空间,同时更要提高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形成自主发展自我约束机制。我校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探索与国内外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建立符合国情、符合校情、科学规范的教育评估制度,建立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参照社会用人需求信息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提高我校人才培养与国家人才需要的契合度。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