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7] 24号)

时间:2007-05-08浏览:533设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精神,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由每三年评选一次改为每年评选一次,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经研究决定,我部开始启动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以下简称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普通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中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已获得第一届、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教师不再参加评选。

二、表彰名额及奖励办法

表彰名额为100名,其中,97名为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3名为军队院校教师(由解放军总参军训部负责评选)。获奖教师由我部颁发奖章、奖杯、荣誉证书和奖金。

三、评选基本条件

从事本科教学的参评教师须受聘教授职务,坚持讲授基础课;从事高职高专教学的参评教师须有5年以上高职高专教学经历,且具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和行业影响力,并以专业教学工作为主。其他条件参照《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本科部分)》(见附件2)和《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高职高专部分)》(见附件3)。已退休的参评教师须为学校返聘教师,并由学校出具返聘证明。

四、评选步骤与方法

1. 符合上述评选基本条件的教师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择优推荐,报学校所在地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评审。

2. 教学名师奖依照《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本科部分)》和《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高职高专部分)》评审。各高等学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据本通知的精神,组织开展校级、省级教学名师奖的评选表彰工作。校、省级教学名师奖在推荐、评审过程中,应设立公示环节,以提高评选表彰工作的透明度。

3.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审后,按名额分配方案(见附件1)规定的名额向我部推荐候选人。

4. 本次候选人申报采取网络申报方式,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于2007年5月8日起,登录教育部主页http://www.moe.edu.cn/,点击“高校教学”,进入工作链接中的“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按要求进行申报(流程见网站上的说明)。

同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请将以下材料寄送至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①教学名师奖候选人汇总表(见附件4);②教学名师奖候选人推荐表(见附件5、附件6),一式五份,含一份原件;③候选人的个人资料(电子版)(见附件7);④候选人的15-30分钟讲课录像光盘一张(文件为rm格式,不大于50MB),录像内容须真实反映候选人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联系人:邓捷、吴博,电话:010-58581448、13901248921,地址:北京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4号C座10层,邮政编码:100011,电子信箱:dengjie@crct.edu.cn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网络申报候选人汇总表截止时间为2007年5月25日;候选人个人资料网络填报以及书面材料提交截止时间均为2007年6月10日,逾期不再受理。我部将及时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候选人材料在网上公示。

本届教学名师奖评选工作由我部高等教育司财经政法与管理教育处负责,联系人:杨擎宇、李静,电话:010-66097814、010-66096448。

5. 我部将组织有关专家通过网络和会议方式对候选人进行评审,确定表彰人选并进行表彰。

五、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将本通知转发至本行政区域内所有高等学校。

组织开展教学名师奖的评选表彰工作是激发高校教师从事一线教学、促进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充分重视,认真组织,坚持标准,宁缺毋滥。


附件:1.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候选人名额分配方案

2.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本科部分)

3.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高职高专部分

4.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候选人汇总表

5.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本科部分)候选人推荐表

6.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高职高专部分)候选人推荐表

7.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候选人个人资料(电子版)清单

  


附件1: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候选人名额分配方案

序号

地区或单位

2006年度本科院校教授数

2006年度高职高专专任教师数

本科

名额

高职高

专名额

名额

合计

1

北京市

8906

4829


21

2

天津市

2782

7184

4

1

5

3

河北省

3494

16730

5

2

7

4

山西省

1758

8854

2

1

3

5

内蒙古自治区

1255

7251


2

6

辽宁省

4988

9229

8

1

9

7

吉林省

3100

4615

5

1

6

8

黑龙江省

4145

9463

6

1

7

9

上海市

4707

4932

8

1

9

10

江苏省

6300

25193

10

2

12

11

浙江省

3288

12500

4

2

6

12

安徽省

2322

13501

4

1

5

13

福建省

2032

8498

3

1

4

14

江西省

2270

14931

3

1

4

15

山东省

5445

26908

8

2

10

16

河南省

2529

21522

3

2

5

17

湖北省

5752

18088

10

2

12

18

湖南省

3645

19924

5

2

7

19

广东省

4874

19415

7

2

9

20

广西壮族自治区

1314

8523

2

1

3

21

海南省

350

2077


1

22

重庆市

1779

5343

2

1

3

23

四川省

3765

13297

6

2

8

24

贵州省

846

4581


1

25

云南省

1368

6510


2

26

西藏自治区

53

410


1

27

陕西省

4593

11197

7

1

8

28

甘肃省

1137

4413


2

29

青海省

304

655


1

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355

1254


1

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03

4472


1

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


合计

90059

316299


176

注:因个别省(市)高职高专名额不足1个,故本科名额与高职高专名额未细分。这些省(市)在名额范围内推荐本科教学名师奖候选人及高职高专教学名师奖候选人均可。


附件2: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本科部分)

评选项目

分值

评选内容



1.教师风范


10

政治立场坚定,师德高尚;事业心强,富有创新协作精神;治学严谨,教风端正,诚信育人,为人师表。


2.授课情况与教学水 平

授课情况

10

长期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坚持讲授基础课程。


教育思想与教学内容

5

教育思想先进,符合时代要求;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条理性强,符合认知规律;能及时把国内外教改成果以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教学内容能与国际同类课程媲美,信息量大;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教学艺术与方法

5

因材施教,方法灵活;课程讲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和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给学生以深刻的创新熏陶;积极开展教学法研究与应用,科学、合理、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效果好,有自己研制的多媒体课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文授课部分使用普通话。


教学成就

10

主持过重大教改项目,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做出重要贡献,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发表多篇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或出版具一定影响的教改教研专著


教材建设

5

自编、主编高水平、有特色、版本新的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教学效果

10

教学效果好,主讲课程在全国同领域内有较大影响;形成独特而有效的教学风格,在国内起到示范作用;学生评价优秀。


3.教学梯队建设与贡 献


10

自觉指导和帮助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水平,重视教学队伍建设,作为课程主持人或主讲教师对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形成本校该领域教学的历史地位做出重要贡献。


4.科学研究与学术水 平

学术地位

10

学术造诣高,在同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知名度。


科研能力

10

主持或承担多项高级别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多,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特殊学科的,酌情考虑)。


学术成就

10

出版多部科研专著或发表多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科研成果的学术意义或社会经济效益大。


5外语水平


5

有用外语发表的学术论文,外语交流能力强,能使用外语讲授课程知识要点(特殊学科的,酌情考虑)。



附件3: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高职高专部分)

评选项目

分值

评选内容



1.教师风范

10

政治立场坚定,师德高尚;事业心强,富有创新协作精神;治学严谨,教风端正,诚信育人,为人师表。


2.企业经历与行业

影响力

15

具有相关企业相应技术工种3年以上的专职工作经历,且近3年仍能在相关企业参加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并做出实际成果,在行业企业的技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


3.


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

15

积极研究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规律,将高职高专的教育教学要求融入专业发展规划和课程改革的设计之中;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更新变化,并及时纳入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教学艺术与效果

15

注重分析学生群体特点,坚持因材施教;教学手段先进,应用得当;教学方法灵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和开发学生潜在能力。教学效果好。


教学资源建设

10

积极进行教学条件建设特别是实训教学训练条件的建设,注重传统教学仪器设备的改造和二次开发,以及相应教学实训项目的设计和更新,并能有效应用于本专业领域教学中,有一定推广价值;能够及时编写(或选用)高水平、具有高职特色的新版教材;积极开展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训项目、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及数字化。


教学组织与管理

10

能够根据高职教育特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方面有创新举措;积极进行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的评价方法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4.技术服务能力

15

面向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主动承担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项目,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并对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起到促进作用。主持或承担有来自相应行业企业的横向课题或获得有具有产业价值的技术专利。


5.教学团队建设

10

重视教学梯队建设,自觉指导和帮助本专业教师关注一线用人部门对高技能人才能力的需求,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育人水平,重视师德教风建设,促进教师的职业养成,形成良好的“传、帮、带”团队文化。




附件4: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候选人汇总表

推荐部门(单位):(公章)

序号

候选人

年龄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职务

主讲课程

所属学校、院系

类别(本科/高职高专)











































附件5

总编号: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本科部分)候选人推荐表

选人


  

讲课程


  

学校名称(盖章)


  

管部门


  

荐部门


  

表时间


二○○七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表说明


1. 封面总编号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统一编写。

3. 教学论文及著作一栏中,所填论文或著作须已刊出或出版,截止时间是200730教学手段是指多媒体课件、幻灯、投影等,应用情况是指是否经常使用及熟练程度。

6. 

表说明


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封面总编号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统一编写。

3. 申请人填写的内容,所在学校负责审核。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

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span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style=line-height: 30px;font-size: 19px;font-family: 仿宋_GB2312>

一、候选人基本情况

学校:     院(系):


出生年月


性别


政治面貌



职业资格等级及

获取时间


专业技术职务

及晋升时间


行政职务及

担任时间


从事相关专业领域教学时间累计(年)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电子信箱


联系地址、邮编


何时何地

受何奖励


学生评价情况


主要学习培训经历

起止时间

学校/培训单位

所学专业/培训项目










相关产业领域主要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工作单位

所从事专业领域及岗位










主要教学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工作单位

所从事教学专业领域及岗位


















二、候选人教学工作情况

1. 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内容与

课程改革设计


②实训项目设计


③实训条件改善


④自编或选用教材情况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⑤数字化状况


2.因材施教

做法及效果


3.教学组织

特点及效果


4.教学考核方法

改革及效果


5.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及效果


6.候选人近期推进教学改革的设想


三、候选人产业融入度与影响力情况






序号

技术服务项目名称

服务效果

时间

是否

主持人

1





2





3





序号

目前承担

横向课题名称及来源

成果/进展情况

起讫时间

课题经费(万元)

署名

排序

1






2






3






序号

所获专利名称

获得时间

产业价值

署名

排序

1





2





3





本人签字2007年月日

四、推荐、评审意见

申报学校

教务处对

候选人教

学工作的

评价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

联系电话:2007年月日

有关行业

企业对候

选人技术

服务水平

与影响力

评价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

联系电话:2007年月日

申报学校

意见

(公章)

校长(签字)

联系电话:2007年月日

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

联系电话:2007年月日

教育部

意见

(公章)

2007年月日



附件7: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候选人个人资料(电子版)清单

1.个人简历500字左右;

2.名师心得,500字左右;

3.名师寄语,200字左右;

4.名师名言,100字左右;

5.名师先进事迹,2000字左右;

6.所属专业领域、学校文字介绍,500字左右;

7.彩色数码照片(实训基地工作照片、与学生互动工作照片),像素为300万以上,横竖各三张;

8.详细联系方式。

材料要求:所有材料须经有关学校审核。个人简历、名师心得、名师寄语、名师名言、所属学科学校文字介绍及名师先进事迹综合为一个电子文档(WORD)提交,并以本人中文名字为文档名(人名.DOC)。照片以JPG格式提交,以本人中文名字为文件名(人名.JPG)。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