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精品课程建设标准

时间:2007-03-15浏览:5934设置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和利用,充分发挥人才培养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作用,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促进院(系、部)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建设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大范围地推进全校的课程建设,带动全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上海外国语大学精品课程建设标准。

一、教学基本条件

(一)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及多媒体课件、参考文献、课后习题、题库、资料库、教学活动制度等教学文件档案齐备,完备率为100%

(二)课程教学大纲充分保证教学要求,同时体现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并具有一定特色。内容周详,文本规范,向学生公布。

(三)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四)具有实验(践)环节的课程,按计划开出实验项目,能开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验设备完好;课程图书资料齐全,能满足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建立稳定的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满足课程教学需要。

二、师资队伍

(一)精品课程由学术造诣高、长期从事本科生教学、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由教学名师或教授、优秀主讲教师或优秀教学骨干以及有能力和潜力的青年教师、辅导教师(鼓励博士生参加)组成的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如有实验课程要求,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二)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培养方向明确,计划具体。坚持相互听课和观摩课制度。

(三)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四)教师获校级以上教学工作奖励。

三、教学过程

(一)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二)遵循课程教学规律和特点,从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出发,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并在网上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渠道。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三)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根据课程特点合理布置作业,批改认真。辅导、答疑及时耐心。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和第二课堂活动。

(五)课程实行考教分离,命题科学,重视过程考核,考纪严明,评分客观公正,编选试题集,建立试题库。

四、教学研究与改革

(一)教学改革有方案,有措施,有总结,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效果。

(二)结合教改,撰写教学研究论文,主讲教师近三年公开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不少于人均一篇。

五、课程特色

有多年来形成公认的、对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突出特色的成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 

                                 二○○六年十一月八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