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关于加强研究性教学、 培养创新人才的若干意见 为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完善我校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现就推进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若干意见。 一、改革新生教育模式,开设新生研讨课 各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专门为全校本科新生开设一类新的课程——新生研讨课,即在教授主持下,围绕师生共同感兴趣的研讨专题, 二、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推广研究性课堂教学 要加大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努力推广研究性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由教师进行学科知识的单向、系统传授的模式。采取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完善学业评价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鼓励学生质疑、批判、发表独立见解,使学生在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丰富专业课教学手段,倡导采用专题研讨模式 在高年级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做好准备。为更好地实现专业课的功能目标,应在专业课教学中探索采用专题研讨模式。专题研讨的内容要紧密围绕专业课教学内容展开,立足于教材。要按照专业课的教学目标,将部分或全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组,精心设计一些小课题或项目,以这些小课题研究或项目的设计为教学的切入点,创设类似于研究的情境或途径,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融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合理的归纳与总结,将支离琐碎的知识和隐含的学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更多的创造机会,在创造中感受成功,在成功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研究性内涵 要在实验、实习、课程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以及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强化研究性。 对实验教学,在保证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实验方法的前提下,应压缩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大幅度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使学生有较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对实习教学,要增加经费投入,保证实习时间和质量,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关系,加强与产业、企事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积极主动地开发和建设校内外优质实习基地。 对课程论文(设计),要大力推广这一开展研究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并以研究性教学的理念,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内容、要求与方法。 对毕业论文(设计),要努力解决目前存在的学生时间投入不足、教师精力投入不足等问题,使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真正成为学生本科阶段研究性学习的一次高峰体验。 对学科竞赛,要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对创新创业训练,要结合学校的专业学科特点和优势,紧密结合专业、课程及教学实践,创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展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研究,将创新创业项目纳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 对第二课堂,要坚持与第一课堂的有机结合,鼓励与支持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主题词:人才 培养 教学 意见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办公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