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其尧:阅读文学经典 提高人文素养

时间:2018-04-22浏览:5057设置

【编者按】本科教学督导组是监控学校教学质量,为人才培养建言献策的重要团队,他们或是深耕专业领域的学者,或是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或是活跃教学一线的教师。本学期“督导之声”系列将邀请教学督导畅谈教育教学,交流心得体会,与广大师生一同分享。

本期“督导之声”邀请到了吴其尧教授,吴教授担任教学督导组副组长,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的研究、翻译和教学工作,曾开展了“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重读经典和人文教育”等专题讲座。吴教授强调,阅读文学经典是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和拓宽视野的必由之路,他与大家分享的题目为《阅读文学经典 提高人文素养》。

美国著名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价值》一文中就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区别这样讲过:“有关大学教育和商业、技术或职业学校教育的比较,我们经常听到的议论有哪些呢?大学教育之所以称为高等教育,是因为其通识性与非功利性。大家知道,在‘学校’里掌握的是相对狭隘的实用技能;而‘大学’给人的是更加开明的文化修养、更加开阔的视野、历史的视角、哲学的氛围,或用这类词句所表述的东西。”詹姆斯指出大学教育的两大特性:通识性和非功利性,同时也指出了大学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视野、培养历史和哲学的视角,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阅读文学经典是必由之路。

    首先,多开设一点文学课程,多阅读一些文学经典,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作家、诗人和文学批评家,而在于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实际工作,这种能力都会很有用。孔子教育他的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就是说,没有文学修养,说话就没有感染力。孔子本人并不热衷于文学,但他很重视使用语言的实际能力,而且知道只有通过学诗即学文学,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水平。语言中最优美、最有力,但也最复杂、最难学的部分,往往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因此,多读一些文学作品,对语言文学多一些接触和感受,无疑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对语言的鉴别能力,即在语言方面的敏感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不多读文学作品,提高语文水平也就难免流于空谈。所以,无论是学习中文、英文,还是其他语言,十分有效的办法就是阅读文学经典。

其次,什么是经典?中文里最早论及经典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宗经》里:“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外国文化里也不乏对经典的精彩论述,法国著名批评家圣伯夫认为:“经典必须能丰富人的头脑和精神,使人接近道德的真理,其表现形式宏大精美,既独特又具普遍性,可以为任何时代的人所欣赏。”德国批评家伽达默尔认为:“经典超越时代和趣味之起伏变化,体现审美经验的同时性(Contemporaneity)。”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以开玩笑的口吻给经典下了定义,虽有戏谑的成分,但也讲出了部分真理:“人人都挂在嘴边,却谁也不去读的书,就是经典。”英国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T. S.艾略特认为经典意味着“成熟”,他说“假如我们能找到这样一个词,它能最充分地表现我们说的经典的含义,那就是成熟。”经典作品只可能出现在文明成熟的时候,语言及文学成熟的时候,它一定是成熟心智的产物。

    最后,阅读文学经典的意义是什么?

    一、扩大和充实我们的心灵空间。用歌德的话来说就是“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英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Dorris Lessing曾到访上海,她说:“在英国有高学历的‘野蛮人’越来越多。这些‘野蛮人’懂得最先进的科技知识,能操作最复杂的机器,但缺乏感情,缺乏情趣,缺乏宽容博爱的精神。造成他们‘野蛮’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读经典文学作品。”实际上,我们通过阅读文学经典,可以培养同情心(sympathy)和换位思考(empathy)的能力,例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文字:
    In my younger and more vulnerable years my father gave me some advice that I’ve been turning over in my mind ever since. “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he told m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From The Great Gatsby

我年纪还轻、涉世不深的时候,父亲曾经教训过我一句话,直到如今我还是放在心上反复思考。他对我说:“你每次想开口批评别人的时候,只要记住,世界上的人不是个个都像你这样,从小就占了这么多便宜的。”

Ours is essentially a tragic age, so we refuse to take it tragically. The cataclysm has happened, we are among the ruins, we start to build up new little habitats, to have new little hopes. It is rather hard work: there is now no smooth road into the future; but we go round, or scramble over the obstacles. We’ve got to live, no matter how many skies have fallen.
From Lady Chatterley’s Lover

我们这个时代说到底是一个充满悲剧的时代,所以我们才不愿意悲剧性地对待它。大灾大难已经发生,我们身处废墟之中。我们开始建造新的小小生息之地,培育新的小小希望。这是相当艰难的:没有一条通向未来的现成坦途,但我们绕道而行,或爬过障碍。我们总得活下去,不管天塌下了多少。

    二、提升我们塑造自我、认识世界的能力。英国现代小说家Arnold Bennett写过一本通俗的小书:Literary Taste,我们姑且译为《文学的修养》,书中虽然有许多观点值得商榷,但仍不失为一本富有启发性的书。Bennett一开头就指出:“文学是完整的,是生活上的一种必需品,与吃喝睡眠一样重要。”他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跨进文学的园地,可以说还在呱呱坠地之前那种沉睡的状态之中没有醒来。我这话一点也不算过分,因为这样的人还没有跳出娘胎,他不能好好地看,好好地听,好好地感觉,他只能吃喝。”Bennett还表示:“研究文学的人,并不是在消磨一些闲暇的时间,而在于使人醒悟,使人活泼,使人增加享乐的、同情的、了解的能力。他并不光是影响一个小时的生活,而是影响一整天的生活。他可以完全改变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让我们有欣赏文学的能力,欣赏世界的能力。文学好比一幅综合的地图,聚集并连接在一起,不是孤立而不相连贯的部分人生,而是整个的人生。……文学这东西,彻头彻尾是一种生活的工具。我们努力于文学的修养,也就是要充分利用这生活的工具。”

    三、提高包括写作、翻译和鉴赏能力在内的语文修养。例如,我们阅读鲁迅先生的《野草·秋夜》,对于开头一段:“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这段文字到底该如何理解,不妨看看诸家的解释:叶圣陶和夏丏尊在《文章讲话》中说:“这一不寻常的说法,拗强而特异,足以引起人家的注意,而以下文章的情调,差不多都和这一句一致。”李欧梵教授认为:“这种看来平实的句子其实是障眼法,因为随着作者想象的飞翔,这种意境立即转化为仙境了。”日本鲁迅研究专家片山智行教授表示:“不管怎么说,如此重复地叙述,是使枣树的形象更鲜明,更具有存在感,从而引起读者的注意。同时,分别表述两株枣树,也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当时的寂寞与孤独。”台湾作家张大春认为:“一旦修剪下来,读者将无法体贴那种站在后园里缓慢移动目光,逐一审视两株枣树的况味。”

    最后,我引用上海著名作家、散文家赵丽宏先生的一段话作为结语:在黑夜里,书是烛火;在孤独中,书是朋友;在喧嚣中,书使人沉静;在困慵时,书给人激情。读书使平淡的生活波涛起伏,读书也使灰暗的人生荧光四溢。有好书作伴,即便在狭小的空间,也能上天入地,振翅远翔,遨游古今。漫长曲折的历史和浩瀚无尽的宇宙,都能融会于心,化作滋养灵魂的清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