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督导之声 | 新时代本科教育面面观之郑新民: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从源头杜绝“水课”

时间:2018-10-09浏览:498设置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文件精神,广泛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建言献策,督导之声特别推出“新时代本科教育面面观”专题栏目,与广大师生共同学习和分享。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加强本科教育,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毫无疑问,教育部要求高校淘汰“水课”,取消“清考”,是对“水课”这种让无数学子怨声载道的“教育腐败之一”进行刮骨治疗,旨在“凝心聚力,不忘初心,真抓实干,培养一流本科创新人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但如何具体推动并落实,是值得我们更加关注的焦点。我的思考是:

1.高等教育是对各类人才培养知识的整合,大学课程设置是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大学知识的整合既指各科分支知识的系统化,也指知识意志情感及相应各类学问与价值的有机统一。要实现新时代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绝不能因人设课;

2.对于什么是“水课”,我们不能自说自话,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明确界定,即要确保政治正确和学科特点,依照完善的课程体系要求来制定的一个标准。对于不符合上述基本标准的课程就应该在源头上加以防范和杜绝;

3.然而,有了优质的课程设置并不等于就能完全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因此我们特别需要对课程内容和任课教师进行两手抓。要把教师专业发展当作消除“水课”的一个重要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更新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理念等;

4.同时,学校还要进一步完善包括“督导”在内的各种教学监控机制的建设,形成一套有科学体系的教学评价机制,从而能够更加合理,更加公平地进行教学观摩,教学交流和教学反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