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督导之声|新时代本科教育面面观之高少萍:不忘老传统 牢记新使命

时间:2018-10-26浏览:282设置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文件精神,广泛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建言献策,SISU督导之声特别推出新时代本科教育面面观专题栏目,与广大师生共同学习和分享。

教育是一个有目的、计划和组织的人与人之间教化培育的实践活动。好的教育是指被教育者经过学习其自我认知不断完善、心智逐渐成熟、思辨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上外作为“老牌”外语专业特色院校,拥有辉煌的创校历史和丰厚的教学经验。学校立足于外语教学优势,将传统教学理念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根据教育部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强化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丰富教师对本科教学活动重要性和教学的认知,实现教书育人的职业理想,并培养出造福人民的外语人才。

20186月,在成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直言本科教育存在理念滞后的问题,并指出本科教育的重要性。914日,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中,更加明确高等教育的可行性目标:“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

第一,“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要求我们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外语专业教学法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密切相关。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教师要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根据学生情况开展教学实践。教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将学生注意力集中于不断变幻的屏幕,借助网络进行快速切换链接、展示多姿多彩的语言文化世界、用音画共融的形式传输信息知识,并实现师生多人同步交互行动。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可完整重现并保存。然而,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学生的差异化问题需要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解决。上外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外语口笔语能力、天赋、知识积累存在差异,授课教师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发挥传统教学因材施教的优势。在课堂上密切观察,用风趣的语言、恰当的语境、富有情感的表述以及必要的身势语言进行授课,更充分展示教师人格魅力、发挥语言和思想的感染力,激励学生战胜困难全身心投入学习。必要的板书、纸质教案不可或缺。此外,传统教学手段为教师随机应变提供更多可能,教师通过语言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建构多样的话语场景,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发挥语言的表达和认知的功能。

第二,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交互言语行为。翻译教学法、自觉实践法、听说视听法、认知法等教学法都必须以师生彼此信任为基础才可以付诸实施。师生相互之间最理想的模式为双方互为主体的地位,相互尊重、彼此认同接受。教学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劳动,充满艺术和智慧的劳动。教师运用母语或者外语进行授课,其言语或幽默、或高雅、或新奇等特点,无不传达出教师个人学养、情感和思想,教师形成个人风格,学生被引领、被感召、被激励。师生之间语言各个层面的知识传授、文化沟通等言语行为,是师生、生生之间运用语言进行感性和理性认知的互动、补充、修正和推进。师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或缺。教师珍惜学生所有的反馈,赞美学生的顿悟、接受他们的困惑乃至质疑,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尊重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参与行为,携手并进日臻完美的教学活动才能承担完善人格的重任。

第三,培育人才、造福人民。教学双方是教学实践中相辅相成的两个主体。在外语各个层面知识传授实践教学过程中巧妙融合道德、美德、品德等内容,教师可持续观察授课对象的特点、思想情感状态、普遍或个别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个别交流、课堂互动或集体作业反馈中获取信息。通过对比差距分析问题寻求答案,设计更优化的方法和策略,不断调整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及其具体课程内容。与学生共同探讨人生、价值观以社会问题等,各抒己见的平等探讨既锻炼师生双方的思辨能力、学生之间形成同伴激励的互助人际关系,也为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不断全面丰富对自我的认知。良好语言技能、独立思辨和正确价值观引领的教学环境力方能培养出真正的优秀人才。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