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教学院系篇|法学院采取多项举措 提升教学质量

时间:2018-11-02浏览:519设置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文件精神,督导组成员走访校内各教学单位,调查了解本科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的新动态,新举措,通过SISU教学院系篇”栏目大力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助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

为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法学院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党政班子专题学习会、全体教师学习动员会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部署落实。法学院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契机,将文件精神要求融合至相关的制度建设、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严格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具而言之,本学年度将出台六项举措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一、因材施教,探索英语分层教学——开设英语技能提高班

法学院提出分类、分层、精细化的英语教学法:为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开设英语技能提高班。辅导老师为每位学生“量体裁衣”挑选适合的教材、设计强化练习,充分地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开设英语技能提高班也是学院锻炼教师队伍的一个契机和抓手,通过遵循教学相长的客观规律,使英语教师在探索英语分层教学上更有经验,为日后进一步深化英语分层教学做准备。

二、教学相长,提高立德树人水平——组织召开优秀教学经验分享会

由荣获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上外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以及上外优秀教学奖的骨干教师分享优秀教学经验。师生代表互动交流,学院党政领导和教学督导专家进行点评。与会师生一致认为,教学要坚持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既要注重“教得好”,更要注重“学得好”,注重理论联系实践,重视知识、能力和素质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等方面的育人功能。

三、创新载体,打造师生多平台互动——设立青年博士工作坊

安排法学青年教师利用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以坐班制的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组织学生参加法学经典读书会,指导学生申报、参加各类创新项目和法学专业类竞赛。

四、健全制度,强化导师责任意识——明确“三导师制”培养模式

修订《上外法学院本科生导师工作条例》,明确“三导师”法学专业导师、外国文化和外语技能导师、涉外实务导师的权利义务以及评价考核细则并进行定期考评,全面强化本科生导师的责任意识。

五、严格管理,积极倡导学术规范——加强毕业论文质量各环节全过程管理

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举办毕业论文开题指导讲座,通过双向选择制确定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邀请校外专家参加毕业论文开题答辩与中期考核,加强毕业论文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管理。

六、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法律职业伦理——调整本科法学人才培养方案

严格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调整2018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学生法律职业伦理培养力度,开设《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并列入法学A类十门必修课,将实践教育类课程的学分从原有的12学分提升至24学分。

法学院将继续不断深化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为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功底扎实、外语能力过硬的复合型高端法律人才而继续努力!

(供稿:法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