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文件精神,督导组成员走访校内各教学单位,调查了解本科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的新动态,新举措,通过“SISU教学院系篇”栏目大力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助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立德树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我校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固本铸魂,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从六个方面着手,推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迈向新的高度。
第一、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认真学习,真正弄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与发展逻辑,撰写相关学术论文,并组成论文集出版。2018年12月,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学观摩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两周年交流研讨会”。
第二、在认真学习领会,弄懂、弄通基础上,通过专题化教学等形式,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与成功逻辑,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各教研室专题化教学成果由专家评审验收。
第三、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学督导到课堂听课,实地考察教师课堂讲授内容,是否落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要求,并与全国外语高校交流切磋。
第四、不仅加强教研室集体备课,而且松江四所高校示范马院的各门课程教师开展集体研讨、备课,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教师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宫维明老师在2018年度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荣获三等奖。新教师孙志伟参加上海教育电视台组织的“空中课堂”,进行公开宣讲,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第五、为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课程体系。根据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外语类高校的特点,建立完善专题化教学、实践课教学、网络化教学三位一体教学体系。邀请在全国思政网络化教学中成就卓著的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传经送宝。
第六、积极参与推动我校专业院系课程思政建设,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帮助其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打造我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焦点访谈”等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报导。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建设的《世界中国》,作为我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课程,已申请建设成为教育部在线开放课程。
卓越国际化人才不仅要有一流的国际视野、学术水平,更要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爱国情怀。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现有成绩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我校立德树人、固本铸魂做出更大的贡献。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