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
从构思到完成 “一站式”
学术论文指导会
为帮助学生把握开题报告,确定论文方向,解决论文写作方面存在的种种困惑与问题,由教务处主办、德语系承办的德语系学术角暨“本科教学质量月”系列活动于10月25日中午在松江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
活动有幸邀请到德语系董琳璐、刘晗和李晨三位专业课教师为同学们系统讲述怎样写好一篇论文,就文章的主题、篇幅、结构等必备要素展开讲解。
董琳璐老师强调,在写论文前要先构筑好框架,随后以此为依据,搜索自己所需的材料,最后再开始论文的写作。在论文写作中,首先要做到的是“小”:从选定的一个“小”关键词着手,将若干个“小”关键词串联起来,从而完整地叙述事件。
刘晗老师鼓励同学们,在写论文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时间规划与把控,积极与导员讨论、探究论文的大致方向与思路。而在思考论文的选题时不能游移不定,需要对一个问题足够坚持、深耕细作。此外,刘晗老师还建议同学们关注“德语教务”公众号,明确论文要求,保证论文的规范性,注意论据的正确性。
李晨老师建议大家参加论文社团,不论讨论的主题是否与自己专业有关,可以先学习如何阐明观点、如何做到逻辑自洽,从而让自己的论证更具有说服力,之后再将这些方法融会贯通,用德语表达出来。而论文考察的要点就是观察学生能否用德语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表述清楚。
讲解结束后,同学们也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困惑,老师们对此一一进行解答。尤其针对如何防止将论文写成读后感、论文篇幅过长等问题,建议可以从历年的论文中学习了解、汲取经验、感悟结构特点。此外,老师们还强调,在论文写作中,同学们需要保持写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并不断提升个人写作能力,用德语将自己所想表达的表述清楚。
除解答问题外,老师们又带着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现场分析一篇论文的篇幅与结构,深化同学们对于论文相关知识的了解。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表示受益良多,不仅对论文的轮廓有了初步的概念,也逐渐明晰了论文写作的方向。同时,学术视野得到扩宽。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学术储备上的支持,更拉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后续德语系也将继续开展学术系列分享会,欢迎更多的同学们积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