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9-11-29浏览:3391设置


各本科教学单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4号)要求,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精神,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学校决定启动2019年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报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我校各本科专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通识课等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


二、申报类型

     (一)线下一流课程。主要指以面授为主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沉默状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较好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主要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大力倡导基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优质课程申报。

(三)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学生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保证课程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申报条件

课程负责人须为学校正式聘用的教师。申报课程须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 是效果,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符合相关类型课程基本形态和特殊要求的同时,在以下多个方面具备实质性创新,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一)教学理念先进。坚持立德树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成果显著。课程团队教学改革意识强烈、理念先进,人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主讲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学术造诣,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学能力强,能够运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三)课程目标有效支撑培养目标达成。课程目标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

(四)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需求进行整体规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设计合理。

(五)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课程内容结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知识体系,契合课程目标,教材选用符合教育部和学校教材选用规定,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

(六)教学组织与实施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创新教与学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知识生成,教学反馈及时,教学效果显著。

(七)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且可测量。教师备课要求明确,学生学习管理严格。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过程可回溯,诊断改进积极有效。教学过程材料完整,可借鉴可监督。

(八)申报书及附件材料真实有效。申报课程须符合《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见附件)其他要求。


四、推荐方式

(一)推荐额度

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推荐额度,2019年度学校推荐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三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总数量不超过8。学校在本年度推荐课程额度上限内,根据申报情况统筹调配三类课程推荐数量,优先推荐前期建设基础好,建设成效佳的校级及以上各类课程建设项目

(二)申报材料要求

各本科教学单应对本单位提交的申报材料(详见下表)进行初审,择优确定推荐课程名单,对推荐课程进行跨类别混合排序,填写《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

申报材料:

1.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

2.教育部要求的附件材料清单(所有附件材料须经申报单位审核并加盖公章):

1)课程负责人的10分钟“说课”视频(必须提供)

校内申报可先提供“说课”视频文字脚本,“说课”视频待学校确定拟推荐课程名单后统一组织拍摄。

含课程概述、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境(课堂或线上或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特色、教学效果评价与比较等。技术要求:分辨率720P及以上,MP4格式,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视频中标注出镜人姓名、单位,课程负责人出镜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2)教学设计样例说明(必须提供)

提供一节代表性课程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尽可能细致地反映出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设计,在文档中应提供不少于5张教学活动的图片。要求教学设计样例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表述清晰流畅。

3)最近一学期的教学日历(必须提供)

4)最近一学期的测验、考试(考核)及答案(成果等)(必须提供)

5)最近两学期的学生成绩分布统计(必须提供)

6)最近两学期的学生在线学习数据(仅混合式课程必须提供,参考样例见附件5

7)最近一学期的课程教案(选择性提供)

8)最近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统计(选择性提供)

9)最近一次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选择性提供)

10)教学(课堂或实践)实录视频(选择性提供)

完整的一节课堂实录,至少40分钟,技术要求:分辨率720P及以上,MP4格式,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教师必须出镜,视频中需标注教师姓名、单位;要有学生的镜头,并须告知学生可能出现在视频中,此视频会公开。

11)其他材料,不超过2份(选择性提供)

3.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

以上材料均可能在网上公开,请申报单位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五、推荐和认定

学校组织对本校申报课程的遴选和推荐,公正、客观、科学地评价课程,择优申报至教育部。

1. 组织申报。各本科教学单位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明确各类课程的建设标准和申报要求,动员课程负责人积极申报。

2. 材料初审。各申报单位对本单位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确保材料真实性,对课程内容、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成员进行政治审查,经党、政负责人签字后,择优推荐至教务处。

3. 校内评审。学校组织专家对符合申报条件的课程进行评审,确定拟推荐课程并在全校公示。

4. 视频拍摄。学校组织拟推荐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拍摄说课视频,课程负责人及教学团队应做好教学安排,如因故无法在相应时间内完成拍摄,学校取消相应课程推荐资格。

5. 材料报送。拟推荐课程负责人完善申报材料并完成网上填写,学校汇总申报材料,报送至教育部。

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学校推荐课程进行认定,经公示后向社会发布。


六、注意事项

(一)从2019年起,教育部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候选课程所涉及的课程负责人及团队主要成员进行课程数量限定,每人每年限一门课程已作为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候选课程的,其课程负责人及团队主要成员不再参加此次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和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推荐

(二)对课程团队成员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问题、五年内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课程内容存在思想性科学性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

    (三)教育部对认定的国家级一流课程实施动态管理,对课程实际应用、教学效果和共享等进行跟踪监测。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的课程须继续建设五年,其建设和改革成果在指定的网站上集中展示和分享,且定期更新资源和数据。对于未持续更新完善、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课程团队成员出现师德师风等问题的课程,将根据教育部要求予以撤销。

(四)申报书填写应严格按照字数上限要求,精简语言、突出特色、注重成果,勿超出规定字数,以免影响网上填报


七、材料提交

请各本科单位汇总课程申报材料,经单位党、政负责人签字、盖章后,将申报材料(《汇总表》、《申报书》及附件材料)电子版打包,121611:00发至jiaoxueke@shisu.edu.cn,申报材料纸质版根据申报附件材料清单顺序装订,送至教务处教学科。逾期申报将不予受理。


联 系 人:刘思诗

联系电话:021-67701028/35372428

联系邮箱:jiaoxueke@shisu.edu.cn


附件(点击下载全部附件):

1.《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4号)

3.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2019年)

4.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2019年)

5.课程数据信息表参考样例(主要参考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据信息表设计)



教务处

20191127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