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材基金项目成果——《实用英汉口译教程(第三版)》

时间:2019-12-02浏览:578设置


《实用英汉口译教程(第三版)》于2019年11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受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材基金项目资助,是上外“英汉口译”课程的配套教材。《实用英汉口译教程》自2003年首版以来,作者根据自己在高校多年英语教学的切身体会,联系英语中高级口译考试的现场反馈以及考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其在多年的口译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对教材进行不断更新与完善。

    《实用英汉口译教程(第三版)》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一单元以源语复述开始,加强记忆的训练;第二部分复合听写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一定的笔记训练;第三部分是视译,以此来夯实学员的口译实践能力;第四部分是听译,综合了前三个部分的能力。每一单元还附有极具特色的小讲座和误译笑话,让学员能以层层递进的方法提高口译的自我训练,为口译考试和口译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第一作者杨辉老师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副教授、口译专业硕士生导师,曾担任剑桥商务英语(BEC)口语考官、上海市高级口译考官以及中央电视台希望英语比赛评委,具有近25年英语教学及实践的经验。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杨辉副教授)

    在谈及教材编写时,杨辉老师希望和有志于考出中高级口译证书并在不久的将来从事口译的读者分享教材的特色和口译学习的体会:

口译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员的记忆力,确切地说,取决于译员的瞬间记忆能力。然而,人的短时记忆是有限的,因此,口译中做好笔记非常重要。口译的笔记求快求精,但不能潦草。口译的笔记可以用源语(source language) 或目标语 (target language) 并附加一定的符号。无论选择单一的语言还是混合语言,标准只有一个:如何更好更快地记录所听到的内容。影响口译难度的有两大因素,即指待处理的信息量(amount of information)和处理信息的时间(amount of time available)。由于有些口译的句子语言结构比较复杂,考生不能掌握其主干内容,即主语—谓语—宾语,其处理句子结构的时间会自动延长,翻译句子的时间相对减少,这样,就容易漏译、错译句子,达不到口译的要求。读者可对本书的文本练习,借助音带进行口译笔记训练,有效提高笔记的速度及抓住关键内容的能力。

    对于口译者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生僻的主题。特别是对于自由职业译者而言,可以选择不去做这类主题。只有在具有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引下,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尽可能知道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但如果你不去接触困难的题材,你就永远没有提高的机会。只有自我加压,敢于尝试,才能做到处乱不惊,游刃有余。当经历了各种话题的洗礼,某天你发现自己在接触某一完全生僻题材时有触类旁通,茅塞顿开之感。这个时候你对各类口译题材的掌握,就达到了苏格拉底说的“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境界了。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