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 |【师者】沈赟璐:慧心轻灵蹁跹,描绘北欧诗篇

时间:2019-12-27浏览:581设置

编者按:作为上外首届瑞典语专业毕业生的她选择留在母校,传承瑞典语教育的薪火,走上三尺讲台。课堂上,她带领学生走进瑞典语这门“高冷”语言的世界,领略北欧诸国的风土人情,耐心启迪着每一个瑞典语“小萌新”。课堂之外,身为国际关系在读博士的她以北欧为研究重点,积极治学,实践“多语种+”战略。她就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的获得者,来自德语系的沈赟璐老师。


“最孤独专业”:耕耘探路,上下求索

瑞典语,曾被戏称为“上外史上最孤独的专业”,每四年招收一届,每届学生大概在十到二十人,整个专业只有三名老师。在沈赟璐老师看来,瑞典语低年级的教学任务还不算重,但是到了高年级,由于老师数量有限,她和同事每人要分别负责包括翻译、听力、精读、写作、国家概况等多门专业课程,备课任务也就相对更繁重一些。

虽然授课任务重,参考先例少,但包括沈老师在内的三位年轻教师还是努力摸索出了教学门道。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在教材选择上首先要有细心的考量。经过前期备课阶段的了解对比发现,瑞典本国的语言教材主要面向移民,内容不够专业凝练;国内瑞典语教材则因为未经大量实战检验、修改调整,所以相对粗糙。缺少一本较为完善的教材,这为瑞典语教学带来了困难。

思及此,经过精心挑拣和筛选,沈老师和同事们选择了几本不同的教材配合使用。“我们专业会以一本教材为主,每天老师们都带着学生读。但这本教材可能在语法上比较薄弱,我们就会用另外几本教材作为辅助材料。”她戏称这种方式为“DIY教材”。这样一来,同学们日常接触的学习材料更为充实可靠,语言教学的质量也更高。


课堂之上:融会贯通,轻盈点拨

五尺讲台上,沈赟璐老师的课堂独具魅力。在学生们看来,沈老师的课堂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她新颖独特的授课思路、开阔的视野和随和开朗的性格。

沈老师是理科出身,常把自己的理科思维巧妙地融入语言教学中。教授瑞典语中动词的祈使形式时,她引导学生们用数学中“集合”的思想来理解这个知识点——祈使形式其实是动词原形和一般式的“并集”部分;单词记忆环节,沈老师常常带着学生们探究单词背后的奥秘,把单词的变化与读音相结合,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在讲述瑞典语种介词的用法时,沈老师会在在黑板上分别写下了日文、汉语及瑞典语,将几种语言进行类比——她借助自己在语言学习上涉猎广泛的优势,带领学生们联系不同语种间的异同点,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更高效地掌握语言知识。“这种记知识的方式确实能让学习效率提高,也让我们记得更牢”,她的一名学生这样评价。

除此之外,沈老师的课堂上的“头脑风暴”环节更是亮点纷呈。口语课时,她常选取诸如生育政策、流行疾病等热点话题,要求学生们即兴演讲,将课堂教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培养学生们学习和思考的方法、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而不只是单纯地学习语言。”在沈老师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在语言学习上同样重要,学习语言知识也要逐渐应用于现实。

当然,教学的过程不总是顺利的。讲台之外,沈老师有时也会为学生们不够投入的态度而烦恼。“教学相长,如果学习者不够努力,那么我们的输出也效果也不好。”为了帮助大一新生更好地进入状态,沈老师会分配任务,让同学之间互相督促帮扶,也会单独找学生面谈,督促他们的学业关心他们的生活。每周五,她和同事都坚持轮流到办公室答疑。沈赟璐老师的负责与关爱让学生们深受感动,“我们有问题都可以随时邮箱或者微信和沈老师联系,她也都会最快时间解答。”正是这份细致呵护,让学生们得以更快地成长。


译者与编者:字间细语,北欧之声

教学科研之外,沈赟璐老师也是一名北欧文学爱好者和译者,除了教授瑞典语,挪威文学也是她课上的常客。对于亚洲读者来说,大多数人了解北欧文学都是从瑞典文学开始的,因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缘故,瑞典文学的作者和作品数量都很多。但在她眼里,挪威文学也充满了魅力,“西方文学中,挪威文学是属于自然派,挪威作者们都很会讲故事,他们的故事比较纯粹,并不是天马行空、扑朔迷离的,读者甚至能在开头就隐约感觉到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但这并不影响阅读体验,因为作者讲述的方式非常自然,没有太多弦外之音,使读者完全沉浸在故事本身中。”

沈老师表示,尽管近年来,国内对挪威文学的了解日益增多,但挪威文学的译介出版仍然处于边缘地位。于是,为了让中国读者更好地领略北欧、尤其是挪威的文学之美,沈赟璐老师参与编译了《迪娜之书》、《雪晶的重量》和《流浪》三本挪威小说。2019年夏季,这三本小说作为上海译文出版社“挪威现当代文学译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正式与读者见面。沈老师自己也期待着这套译作能够成为国内北欧文学译介之春。


此外,沈老师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上外多语种门户网站的瑞典语版编辑。通过编译上外瑞典语网站,她开启了文化交流的另一扇窗。在她的努力下,瑞典文字与上外蓝交相辉映,更多的瑞典语使用者也可以通过她的文字走近上外独特的校园文化,了解上外背后的故事。

“多语种+”:有机融合,面向未来

上外的“多语种+”办学战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卓越化国际人才,沈老师在教书育人,培养多语种+人才的同时,其实她自己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多语种+”人才。2008年,当时仍然是大二学生的她选择在学习瑞典语的同时辅修金融专业,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但她仍出色地完成了辅修学习。2013年,大四赴瑞典交流归国后的她也并没有感到毕业季的迷茫,因为她早已找到了自己的心仪方向——国际关系,并决定跨专业考研。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成功考入上外国际关系专业;2016年,她更是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卓越的学术能力,开始了自己的博士学业。

一路走来,沈老师对“多语种+”的培养战略也有了更多认识。她认为,“多语种+”,表面看起来就好像是除了学语言专业,还得再“贴”上一项技能。但是我们绝不能生贴,硬贴,而是要做到要“有机融合”,要学以致用。“拿国际政治为例,学习语言的同学如果投身国际关系专业,那么就可以将这两门学科有机融合起来。学习语言出身的同学可以阅读许多一手的小语种材料,比之没有相应语言功底的同学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因此,在她看来,学习语言并不意味着“单一受限”,如果能以自己的兴趣点为专业导向,努力耕耘,一定能够做出优秀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她常也以自身为例,鼓励学生们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开发自己的兴趣,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走出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当初去学高数也是很累的,但是现在我发现自己所学的东西其实最后都派上了用场。比如现在凭着数学知识能看懂政治领域的数据表。所以说,趁年轻要多尝试,别后悔。难的不是学,而是迈出舒适圈,去试一试”,沈老师感慨,“并不是每一所大学都愿意进行’多语种+‘转型;这种转型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耐心,首先我们的老师需要进行转型,然后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

  “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丧失语言学科的优势而局限学生的发展。青年教师们要做的首先慢慢完成自身转化,然后再做学生们的引路人,引导他们往更长远广阔的方向看,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上外学子们走得更远。”从一名“多语种+”上外学子到致力于培养“多语种+”人才的上外青年教师,沈赟璐老师,一路走来,且歌且行,轻灵蹁跹。


(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公众号)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