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论教|胡媚媚:当古典文学遇上现代技术

时间:2020-03-18浏览:2824设置


    【编者按】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结合疫情防控和教学实际情况,保障“停课不停教,停课停学”,经前期精心准备和严格测试,我校于202032日正式开始线上授课。线上授课期间,我们将邀请教学督导和任课教师就线上授课的经验与心得体会撰写文章,通过SISU论教”栏目报道推出,与广大师生交流分享。

在此次疫情之前,学院对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等形式也有过初步的设想。而疫情防控和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停学”的举措,加快了线上课程建设的速度。这对我们实现教学方式和教材的多元化以及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这段时间线上授课的实践和经验,让我重新思考文学课的教学目标和效果。文学课与直播的结合,也赋予了“中国古代文学”这门传统课程新的气息。

胡媚媚老师线上授课


一、线上教学与师生互动新模式


面授课和网络课的差别是教学形式的差别,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计划、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应受到空间和媒介的巨大影响。面授课和网络课的关系,如同纸媒和新媒体的关系,将会实现二者的融合。此前,当我们提到线上教学,可能会带有偏见地认为这种授课方式缺少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不佳。但就我个人的上课体验而言,网络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们主动在留言区提出自己的困惑,表达个人的见解。从这个角度来看,线上教学的师生互动更加及时、频繁和便捷,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明显比线下要高。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对等”的关系,让学生更有机会质疑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也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这种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短期内的学习兴趣。直播平台可以进行PPT播放、板书,学生可以上台发言,这些功能都模仿了线下课堂的真实状态,满足了教与学的基本条件。当然,线上教学也需要克服不少难题,比如教师的工作量在线上教学初期会相应增加,学生也存在线上学习的适应期等问题。网络课是防控疫情的应急措施,但我们积累的教学经验仍可以被线下课堂借鉴,互补长短,不断改善教学。



二、文学教育如何通过线上教学引导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全面而系统地讲解中国古代文学史,并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文学知识的输出,可以做到线上、线下基本一致。但是,涉及经典作品的感知和审美等方面,线上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难度明显增大。如果学生选择关闭摄像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领悟程度几乎无从得知。这就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教师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可以借助线上教学,实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适当地增加学习方法的指导、工具书的介绍等内容。课堂的文本细读容易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因此,相应地减少这个部分的时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阅读的习惯。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录制诵读音频,帮助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韵律和美感;举办线上读书会,共同探讨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思潮、流派和观念等。

开展线上教学以来,学生在线问学的热情和频率很高,曾有学生提到自己从小上的是以朝鲜语为主进行教学的朝鲜族学校,没有深入学习过汉语言文学,但对古代文学十分感兴趣,希望老师提供一些学习建议,帮助她准备期末考试。可见,快节奏的线上教学,能够让学生迅速认识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差距,并作出积极的反应。而教师也可根据学生不同的文学基础和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指明学习方向。凭借丰富的在线教学、问学的方式,学生可以应对考试,而人文教育也通过教师的熏陶和文学的浸染得以延续。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师胡媚媚)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