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学术文化带 | 学术角第八十六期:在场·再现:媒介行动中的观察与创作

时间:2025-05-06浏览:10设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上海外国语大学自2020年起推出“SISU学术文化带”系列活动,旨在提升本科生的思辨能力、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卓越人才。

学术角作为“SISU学术文化带”系列活动之一,集专业性、前沿性、创新性于一体,致力于培养本科生学术旨趣、拓展学术视野、打造交流平台、营造互动氛围、提升人才质量。

  

  

   SISU学术角第八十六期由教务处主办,新闻传播学院承办,以“在场·再现:媒介行动中的观察与创作”为活动主题,将于2025年5月9日(周五)13:00-14:30在松江校区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大楼303室准时开启,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活动议程


主持人开场及活动简介


报告一:蒋珂彧《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AIGC媒体内容真实性检测方法》

现场提问及互动

报告二:张铭玥《为“你”造梦:乙女游戏〈恋与深空〉玩家的同人文创作实践》

现场提问及互动

报告三:陆之奕、林柳含、焦俊鹏《巴黎奥运田野调查:大型盛会与城市国际形象传播》

现场提问及互动


点评嘉宾评阅与总结








汇报主题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

AIGC媒体内容真实性检测方法


汇报人

蒋珂彧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23级本科生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的广泛应用,虚假信息和内容幻觉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事实核查手段难以应对信息体量大、内容复杂、生成手法多样等挑战。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AIGC媒体内容真实性检测方法,通过AIGC生成新闻与真实新闻图谱间的结构感知相似度(Structure-Aware Similarity,SAS)映射其内容的真实性,实现对虚假信息或内容幻觉的初步筛查与可解释性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检测AIGC媒体内容真实性方面可行且有效。本研究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可为AIGC内容管理、平台治理和公共信息安全提供有效支撑。



图片


为“你”造梦:乙女游戏《恋与深空》

玩家的同人文创作实践


汇报人

张铭玥 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2021级本科生


摘要

乙女游戏是专为女性玩家设计的游戏,玩家可在游戏世界与多位虚拟男性角色展开浪漫互动。随着乙女游戏的影响力与玩家基础扩大,游戏相关的同人文化也日益蓬勃。玩家社群挪用游戏叙事,创造了丰富的同人作品。通过深度访谈乙女游戏《恋与深空》的同人文作者,并在相关同人社群内开展参与式观察,本研究意在探究乙女同人社群的写作动机与情感表达,理解这一同人创作实践所体现的乙女圈层文化。


巴黎奥运田野调查:

大型盛会与城市国际形象传播


汇报人

陆之奕 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2021级本科生

林柳含 新闻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

焦俊鹏 新闻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


摘要

2024年9月,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法语系联合组织的巴黎调研报道团再度启程。本次调研由林岩、曹帅两位老师带队,6名学生参与,赴法国巴黎开展为期7天的田野调查。调研以“大型盛会与城市国际形象传播”为主题,重点考察巴黎奥运场馆建筑特色、赛后利用、文创经济及体育设施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品牌建设的助力。团队走访法兰西体育场、罗兰·加洛斯体育馆等奥运地标,调研场馆多功能设计及转型规划;通过街头采访市民、志愿者与游客,了解奥运盛会对城市文化与全民健身的影响。同时,团队还访问巴黎第三大学,与校方交流中法文化传播经验。调研成果包括多篇多语种报道,发布于《上海日报》《澎湃新闻》等媒体,并撰写调研报告,为上海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提供参考。


点评嘉宾


徐晨: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传播专业博士研究生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传媒专业委员会会员,上海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会员。此前于山东省高校任教,荣获山东省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主讲《影视配音》《出镜记者报道技巧》等十余门课程,并于《当代电视》《青年记者》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曾任山东省广播电视台新闻栏目主持人全台选拔工作评委,主持山东省委高校工委会议。现参与导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课题项目,研究纪录片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


董嘉骐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业硕士研究生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广播电视学(英语)学士。研究兴趣为媒介社会学,关注青年媒介文化与城市空间变迁。相关学术研究会议论文3篇,曾入选京港大学联盟(BHUA)传媒国际会议并作宣读。参与教育部及校院级科研课题项目3项,海外田野考察项目1项,获上外海外交流基金资助。主持并完成上海市创新创业项目1项。曾获上外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同济大学“惟新”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奖等学术荣誉。



预祝同学们在交流中有所启发收获成长!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