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教材|《荷兰语基础语法教程》

时间:2020-06-22浏览:1807设置

SISU教材|《荷兰语基础语法教程》


《荷兰语基础语法教程》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193月出版发行,编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荷兰语专业青年教师陈琰璟。该教程是国内首本面向荷兰语本科专业的语法教材,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编排紧凑。全书共分10章,涵盖《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荷兰语A1-B1级别要求掌握的所有语法点,包括荷兰语单词拼写规则、名词和冠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动词、连词和句子组合、副词及代词性副词、句子结构和语序以及荷兰语语言知识等几大板块的内容,适合本科专业学生在低年级阶段以及语言爱好者学习使用。





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陈琰璟老师


编者简介:陈琰璟,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荷兰语专业青年教师。2011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荷兰语专业,同年留校任教。2012年赴比利时鲁汶大学文学院攻读荷兰语语言文学硕士。2017年于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发表多篇论文,包括《17世纪的荷兰饮茶风》、《1622年荷葡澳门之战新考》、《17-18世纪中荷檀香木贸易研究》及《从“东印度女王”到“不健康的城市”》《17-18世纪巴达维亚的建设与环境问题研究》等论文。曾出版脑科学译作《我即我脑》、地质地理译著《地狱为什么充满硫磺的臭味》。目前,正在着手编写《荷兰语阅读教程》。



问:这本教材的编写背景是怎么样的?

答:200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率先在华东地区招收了首届荷兰语专业学生,至今已有12年光景,编者也有幸成为该专业发展的亲历者。这些年来,上外荷兰语专业发展从小到强,教师队伍日益壮大,教学经验逐步累积,国际交流多点开花,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面对这一系列的成绩,所有教师都在考虑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合理地规划专业发展,并构建荷兰语学习生态圈?我们找到的答案是:教材建设。

目前,国内荷兰语学习者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除了大学的专业教学之外,越来越多的人出于工作、学习、文化交流、生活等目的需求迫切希望学习荷兰语,学习者队伍不断壮大,教材的需求量因此不断增长。


问:为什么会选择语法教材作为入手呢?

答:一直以来,我们通过引进原版教材,消化吸收其中优点,再结合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那么以何种教材为切入点呢?在与不同学习者交流之后,我们发现,反馈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荷兰语语法。由于其规则较为复杂,特例较多,并同汉语以及常见的英语语法皆存在较大差异,在没有教师的讲解或辅导下,初学者很难找到最优的学习途径,这样势必造成一定的外语理解障碍。而一本可供专业学生课后复习、供自学者翻阅的语法书就显得极有必要。


问:编写过程中有哪些国际化合作?如何对中国学习者进行更有针对性地讲解?

答: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国外同行的很多经验,2010年由迪特·门纳先生所编写的《荷兰语基础语法教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蓝本,其涵盖了《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A1-B1级别中要求掌握的所有语法点,并搭配典型例句,给读者以最直观的讲解,唯一的遗憾是,该教材原版以德语写成,目标群体为德语国家的荷兰语学习者。不过,由于该书编排结构清晰、各知识点关联紧密,这一因素成为外教社决定将其作为参考模板引进,并进行本土化改编的重要考量。考虑到荷兰语和德语为“近亲语言”,门纳先生在原书中通过大量简单的类比,巧妙地将某些艰深的知识点化繁为简。

立足中国学习者”始终是改编的指导思想,进行全面、系统性、有针对性地改编成为该教材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罗珏老师先期德汉翻译的基础上,编者根据近10年的教学经验,调研、分析了中国学生学习荷兰语语法时的主要问题以及学习特点,充分听取了各界学习者的意见,调整了原书中讲解语法点的方式,并对语法学习中的难点进行了细致地还原和梳理,利用大量例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得该语法教程成为真正适合中国学生使用的专业语言学习教材,受到使用者的好评。


2019级上外荷兰语专业全体学生


问:目前该教材的使用情况如何?

答:经过一年的使用后,目前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正确度较往届同时期学生有较大幅度提升。201910月,荷兰驻中国大使馆高级教育官、政策推进官Tjarda Arendz女士推荐该书成为国内“荷兰语专业建议用书”。在这里,我们要感谢所有荷兰语教师在各自岗位上辛勤的付出,也希望各位同仁和学习者对此教材多多批评指正,为今后荷兰语专业教材建设提供宝贵建议。

返回原图
/